2004-05-06 23:58:00Louis

再啟蒙的知識份子

啟蒙大師康德生前寫的最後一篇文章,名為「論哲學的永久和平」。文中對於知識份子多有期許,認為哲學界的永久和平並不在於互執一見,認為自己的意見就是終極,而是應該互相了解,進而達到某種程度的平衡。

康德的言論相對於現代政治思想的複雜或許顯得天真,但卻在一定程度裡面提供我們反思的角度。對於康德而言,哲學家或是知識份子是得要時時刻刻面對上帝和人類共同命運的質疑的,不可以一時鬆懈下來的。從他對所謂的「謊言」的重視,就可以知道,知識份子不僅要公正,還要懷疑自己的言論,畢竟無法被對手證明邏輯有問題的意見並不一定代表是真理,最主要還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當然我們也知道,沒有一個知識份子會認為自己在說謊、是偏頗的。可是正因為知識份子面對的是上帝和良知,所以更應該面面俱到。更進一步,康德的言論也間接暗示了沒有所謂的高人一等或是絕對的,他之所以對謊言多所著墨,還是在於對知識的永久不確定有所認知,而知識份子只能盡其所能的去避免武斷和一廂情願。對他而言,「哲學界的和平」是在於公民能夠透過不斷的互相衝擊和交流,進而達到智識的開迪。真正的啟蒙是由下往上的,而不是反方向的。

一生反對西方霸權、撰寫「東方主義」的愛德華‧薩伊德教授也對同樣的主題寫過不少的文章。他所鍾愛的十八世紀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和現代主義大師康拉德﹝吉姆爺和黑暗之心﹞無一不是「失根」的文人。當然,薩伊德教授並不是要知識份子自我流放;對他來講,知識份子無時無刻處於失根的狀態,不能依附於任何的文化、力量和霸權。也唯有這樣才能跳脫框架,知道自己的侷限,進而思考未來。

我寧可相信目前一些由知識份子發起的運動是不偏頗的、是不帶有所謂的政黨意識型態的。可是偏偏在康德和薩伊德的眼中,往往自認為是「清流」、自認為可以登高一呼、風行草偃的知識份子才是違反了啟蒙的精神。這樣子的想法間接暗示了自己的至高無上,也否定了自我懷疑的價值。

最後還是回到康德的一句老話,真正的啟蒙是「公民自我運用理性而不受他人引領」。不知道「再啟蒙」的知識份子有沒有這樣的信心呢?

上一篇:Where is the river where

下一篇:初夏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