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6 19:17:29kpzod6

子宮頸息肉的診斷

子宮頸息肉是婦科常見的疾病,它是因子宮頸粘膜局部增 生而形成的贅肉。若息肉較小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如果是較大的息肉應該會出現一定的,通常是在婦科檢查時被發現。
子宮頸息肉發生的原因,常是因子宮頸內膜的增生與慢性發炎長期的刺激有關。但並非所有的子宮頸息肉均是宮頸內膜引 起的也常見到一小部分患者息肉發生於子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部位,此種類型的息肉一般沒有較細的蒂,呈舌狀突出,質地比較堅實,不易出血,表面被覆鱗狀上皮,色澤與宮頸表 面的顏色一致,呈粉紅色。而起源於子宮頸管粘膜的息肉,大多有一個細長的蒂,表面鮮紅色,質軟,極易出血。息肉可能只有一個,也可 能很多個,息肉的大小形狀,所產生的位置也不一,所影響的症狀也同。
子宮頸息肉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在40~45歲以後的婦女。較大的息肉可能出現白帶增多 ,或性行為後會出血,排便後出現點滴狀出血或血性白帶,出血量一般不多。
子宮頸息肉一般均為良性,但摘除後常復發。子宮頸息肉也有癌變的可能,一般癌變率為 0.2%~0.4%,45歲以後的可能高達10%~15%,在息肉 摘除後應常規送病理檢查,確定是否為惡性的以免延誤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