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0 15:27:26kpk

九華山之旅之一--業盡情空

九華山之旅
離開黃山市
1999年八月末梢由「黃山」歸回黃山市;次日七點十分前我吃完早餐,與旅舍結帳完畢,慢慢走向黃山市火車站,立於站前旅客出口位,等候約往「九華山」上海交通大學同學。

不久上海交大同學走來了,抱歉的說,無法跟我去「九華山」,但已商量叫另位同學與我同行,當然,也是戴眼鏡同學,他要趕回上海,上午745火車,匆匆忙忙的走向黃山站,沒道再見,似乎是很急之事,他急的連道再見都忘了,我內心祝他順風,陪我同上「飛來石」同學,成績進步,一日千里。他叫何名我也沒問。我即與另位同學,由黃山市「荷花東路」走向汽車站。

汽車站類似彰化客運站,等候位置有如120度扇轍,每條路線規劃妥當,每條路線寫上;我用「臺灣常熟國語」問汽車站販賣香煙老婦人,老婦人對我建議想上九華山的汽車,可先坐至「橋頭店」,再轉車至「青陽」;「橋頭店」那兒往九華山車子較多,再問一下絕對沒問題。謝謝婦人好心,很抱歉無法同您買香煙,阿彌陀佛,祝您財源廣進,謝謝您的指點,祝妳多福多壽。

蘇雪林故鄉太平縣與業盡情空
這樣子,我買兩張至「橋頭店」票,等候車子,約800左右即等到車子,上車車往前駛,是往黃山方向,經「湯口」,約1000至「橋頭店」,「橋頭店」屬安徽省太平縣,於此地產下橫跨兩世紀文人,蘇雪林女士。

蘇雪林(1896~1999),原名蘇小梅,字雪林,原籍安徽太平縣永豐鄉嶺下村,1896年2月24日生於浙江省瑞安縣縣丞衙門,常自嘲為半個浙江人。
她文學啟蒙初期是於家鄉「海寧學舍」,為祖父建造中西合壁閣樓,現已闢建為「蘇雪林紀念館」。
蘇女士於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學校畢業,曾執教蘇州東吳大學、上海滬江大學、安徽大學、武漢大學。

其歷經辛亥革命、義和團事變,見及八國聯軍事變,列強入侵、清室腐敗,孫中山先生崛起、五四運動、袁世凱稱帝、國共對立、對日抗戰、共產黨據有大陸、國民黨退守臺灣、臺灣民進黨崛起、台灣親民黨成立…。

兩度先後留法,民國41年(1952)來台,任教台北省立師院(即現台北師大前身)。45年(1956)應聘至鳳凰城臺南市成功大學中文系任教,直至退休。

民國87年(1998)5月,以年紀103歲歸鄉,回到闊別70多年家鄉。民國88年4月21日去世於台南,家人將其骨灰運回永豐鄉,實現其葉落根願望。

蘇女士來台幾近半世紀,從無自豪道已是台灣人!

她走經漫長不快樂兩世紀,見證不快樂中國,天下蒼生人民四處逃難遷徙流離,一生中,覺得老是被欺負打壓,造成不快樂的她,是不是這樣研究楚賦、屈原離騷,藉以抒情?

我於十七歲,買下第二本散文集即是「綠天」,17歲的我時仍懵懵懂懂,覺得與買的第一本散文張秀亞女士著「牧羊女」風格大異其趣,蘇女士散文心胸寬廓,文筆縱橫、跳躍上下、古今往來有如天馬行空,未知其人會誤解她應是偉丈夫;張女士文筆柔美。

「綠天」是蘇女士創作第一部作品,她把一生初創首部作品贈予魯迅,其對魯迅孺慕可想而知,想不到後來會對魯迅詆毀和辱罵!

蘇女士內心世界永遠是謎,一生未婚,留待後世有興趣者考究了。

「業盡情空」,這句話真對!有位常至台灣南投「仰德禪寺」念佛師姊告訴這句話。
業盡了,四大分離,「地水火風」化為塵土,要執著什麼?即無愛憎對象。
常往南投「仰德禪寺」念佛「陳錦繡」師姊,丈夫於四十歲往生,先生生前任職於臺灣鐵路局。

於少女初見先生,是經相親媒人介紹時,心中泛起念頭:糟糕我會嫁給他!念頭起後,不久即與先生結婚了。

婚後初懷胎時,丈夫因不明藥物中毒開始洗腎,洗腎人很苦,一段時間要洗,否因血液酸化中毒,起初她駕機車載先生往返醫院,那時懷孕期間其母不忍女兒如此辛苦,借錢要她買汽車,她學好開車取得駕照開始駕車,執行週期式洗腎,往返醫院。

某日駕車前往埔里某佛寺(玉佛寺旁)皈依佛門即與先生開始持素,先生持素加以持續洗腎,首先需瞞醫師,不讓醫師知道,因醫師懼怕會造成病人營養不足。
經一個月檢查血液,很奇怪先生檢查報告血紅素濃度,非但沒降下反而增加,血液品質反變好,血壓降至正常值,如之,她偷偷減少降血壓藥,到後來居然連降血壓藥都不吃了!血壓居然保持正常,真是奇蹟!

但先生繼續洗腎,持續八年,某日早餐先生覺的心臟異常,休息片刻即恢復正常,那日她建議先生不要上班了,在家休息,先生接受建議在家休息。

但至中午時先生昏迷了!她想救先生,按摩先生手腳,感到手腳逐漸冰冷,最後無意撫觸到先生心臟居然還是暖和、頭部溫暖,之時她還未知先生已往生了!她還一直替丈夫按摩心臟!阿彌陀佛,還想挽回先生性命!一直按摩!

直到當日夜晚,她看一隻美麗蝴蝶不知何時飛入屋內,飛入屋內後即直撞牆,直覺她知道先生回來了,羽化成蝶回來看她,不知為什麼,她心裡反而安靜下來,不再掉淚,心頭篤定對蝴蝶說,既然已至佛國了,就不要再回來看我,在佛國候我,如此說,蝴蝶就飛走了!她停止了動作,擦乾眼淚,替先生安排後續事務。

她同妻子說,先生曾托夢予某師姊,叫她勿要煩惱,叫她要懇切至誠念佛,他會於佛國守候。

她生下個漂亮女兒,現就讀台中二中三年,現與女兒相依為命,母女感情很好,我常於「仰德禪寺」作義工時遇見她們。祝福她們。

「綠天」、「牧羊女」這兩本散文對我影響不大,到了20歲,直到我看到三島由紀夫與芥川龍之介著作時,立即被其作品古典憂鬱美吸引,文體絢爛光彩無比美吸引,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看到了卡里‧紀伯崙「先知」(Prophet)述及眾生平等精神,廣泛無私大愛把我拉回,造成今日的我。阿彌陀佛。

老舍之死
我於「橋頭站」換車,約於1050車子往「青陽」進軍,路經太平湖,太平湖位於黃山與九華山之間,是青弋江上游人工大水庫,其高約70米,長約400米,庫壩雄峙涇縣陳村,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總面積88.6平方公里,位於黃山北麓,湖東西長80餘公里,平均水深40米,南北最大寬度4公里,寬處煙波浩渺,坦坦蕩蕩,含蓋範圍涇縣、黃山市、石台縣,三區環繞,距屯溪143公里,九華山南大門40公里,南依黃山,北鄰九華,是黃山公路途經九華必經之地。其又有「水中黃山」、「東方日內瓦」、「未經雕琢的翡翠」之美譽。我沒遊過太平湖,此太平非彼太平,僅路過一瞥而已,短短一瞥足已回味甚久!因其使我聯想到「老舍之死」。

1966年大陸名作家老舍於北京太平湖自盡,自殺前完全沒有任何預兆,1966年8月24日,其於北京太平湖畔散坐整日,次日清晨人們發現死於水中!是否選擇「太平」二字是否表示對「天下太平」渴望?

他與蘇雪林女士同樣歷經中華民國初起,天下戰亂,百姓不安,巔沛流離時代,所以安安靜靜走向太平湖中心,是不是嚮往太平?此答案留在風雨中的中國迴響,無人知曉!斯時也無人敢說!

有人說老舍實是被人謀殺,惜無真實憑據。

近於民國92年11月14人間福報「藝文萬花筒」版面,有篇報導揭開老舍生前不為人知故事,他一直遺憾「正紅旗下」未完成。
因為妻子將「正紅旗下」原稿藏於煤堆中,因此原著於文革期間,得以保全。
「正紅旗下」經三次改編,西元兩千年經「上海話劇社」公開演出,劇中感人之處,乃是呈現滿清末年中國時代悲劇,老舍透過不同旗人家庭,寫出藏於背後複雜關係。

演員焦晃先生曾說,「老舍形像應是「拱著身」讓觀眾踩他背從台下走到台上,讓演員從台上走到台下。」焦晃先生再補充:「老舍是個溫良的人,其態度是,您坐坐,您坐坐,您隨便聽、您不聽也罷!絕對不強迫人。」。有如佛典內故事–割肉餵鷹。

老舍北京人,生於1899年2月3日,卒於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人。生於貧苦家庭,1918年北京師範學校畢業,曾任小學校長和中學教員,曾於文革受難。

1966年8月23日被紅衛兵以「掃四舊」為名,押至孔廟和蕭軍、駱賓基…等30多位知名作家、藝術家遭批鬥,污辱,老舍抗爭被毒打, 當場暈倒,血流滿面。次日凌晨二時,被接回家時對妻子胡潔青女士說,「請告訴朋友們,我沒有問題,我很好…。」。

可憐的中國人,文人為生活附庸於政治之下,無法自主,獨立宣說理念、暢所欲言!

文化大革命,思想改造、洗腦,中國人歷史大浩劫,近代典型的文字獄,人心相互猜忌,狐疑未定;親子互疑,彼此控訴,互不信任;恰如身處地獄之中!縱使身處黑暗中,隨時隨地感到充斥無數眼睛在監視,即使睡覺入夢亦無一絲安全感。

常熟工作時,我常聽到中國同事同我說,文革時期在街道走動,見到別人,首要呼喊「毛主席萬歲,大躍進萬歲,三面紅旗萬歲…」,口號喊的呼呼架響,而實則相互監視!這是什麼樣世界,足足讓中國進步倒退二十年!

另位留法女博士,來亞太推銷水處理藥劑,丈夫是法國人;女博士與我年齡相若,依稀記是浙江省人,長相纖弱,戴眼鏡,父親是大學教授,亦於文革受難逝世,慈母費盡千辛萬苦,送她往法國留學,於法國邂遇現之先生,她對先生說,我們無法交往,她要再回中國,但先生極為堅持,最後深為感動與之成婚,婚後育有二兒,於兒女長大後,一種對祖國感情促使,她對先生說,要再歸回中國工作,先生應允,女博士即返歸中國,專事水處理藥劑銷售,我聽之極為感動,惜她僅從事水處理藥銷售,之時我主掌工程,無法幫助,實感歉意!

文革幕後主使者,立於高位冷冷觀察、吼叫–無產階級是人民的主人、無產階級當政…,主使者利用群眾盲目,近乎沸騰無知的手,冷冷處決眾多無辜善良無罪百姓!主因理念不合!掃除異己…切勿再來!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