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07 16:33:04kpk

黃山行之一單獨步行前往白鵝嶺

黃山之旅
報名黃山旅行
1999年8月下旬即將離開亞太紙業,工作結束前,開始規劃前去黃山、九華山,我上江蘇省蘇州市,專門安排黃山遊覽旅行社報名,其位於人民路右側,一甚不起眼屋舍二樓內;我依稀記得約繳了不到300元人民幣報名費,主要包括蘇州至黃山市火車單程車資,進入黃山響導費,黃山市一日旅舍費。在電廠工作大陸籍同事說收費合理,如此我把錢交給蘇州旅行社。

約一星期旅行社電話通知我,只有我一人報名!如此可以成行嗎?我問道?旅行社負責人告知在等一星期看看,如果沒人,僅只一人也照樣成行。真的無人報名!旅行社人將車票交給我,最後我單獨由蘇州坐火車出發了。
我坐的是對號快車,這是大陸同事跟我建議,他們說乘坐太遠了,如坐普通車人蛇雜處,偶而會發生偷竊事件,碰到就倒霉了,還不如多發些錢,討個吉利。
從蘇州起站經無錫、常州、鎮江、南京、馬鞍山、蕪湖、績溪、最後到達黃山市,由早晨9時左右出發,到達目的地已近下午5點了,火車上很多招攬黃山旅行團,我謝謝其好意,與招攬人其說我已安排好了。

下車等黃山接待之人,等很久對方居然無人接待,喔不好,我第一次到黃山市對方居然無人接送,此如前同上新加坡般,飛經馬六甲海峽後,遭到機場人員百般挑剔毛病,不知如何是好。
我等了很久只好叫部出租車(計程車),請他送我到已與蘇州方面協定好的旅舍,司機一看旅舍名稱,喜極於色,很爽快的說好。
黃山站前路叫「前園北路」,由前園北路右轉黃山東路,一會兒到外觀非常樸實旅舍停下,司機要我車資30元人民幣,我看看手錶不到5分鐘,我笑笑的將30元交給他。
由蘇州往黃山市火車錢差不多70元左右,坐了將近八個鐘頭,此地5分鐘不到要我30元!
我同他說假若我知道旅舍在此,我一定用走路的,謝謝你了,司機靦腆的笑一笑,趕快開車走掉,看來他良知未泯,懂得羞愧。

同旅舍訂房人員確認,旅舍管理人員查訂房名單,有我的名字,阿彌陀佛,今夜住宿有著落了。
黃山市古稱新安,依新安江貫穿市內而取名,新安江滙集橫江、率水而成,最後流向新安江水庫。

說「新安江水庫」臺灣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千島湖」臺灣知道人就多了,曾發生風景區遊客遭奪財害命之事。出外旅行身上首飾不要帶多,太顯眼炫耀,往往自取其辱。

黃山市是個新興旅遊城市,全市管轄黃山風景區、屯溪、徽州、歙縣、休寧縣、祈門縣、黟縣。美麗自然風景,燦爛徽州文化融為一體,是令人響往旅遊勝地。

那晚,於旅舍餐廳點碗湯麵就食,我特別同餐飲負責小姐要求不要加肉,不要添佐料,純素添加青菜即可,餐飲負責小姐可能感到訝異,她與同事二人站在旁邊看我吃麵,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我同她們說,我原是素食主義者,我一吃肉就會嘔噎反胃,那碗麵加上青菜,坐一天火車讓我胃口大開,吃個盤底殆盡!她們很奇怪,一碗麵加上菜而已,這客人怎可吃食?看來這客人很好款待。

那時,有三個臺灣人,人說故鄉人親,也在用餐,由氣質顯現,我感覺出來,點了五、六樣菜,並同時喝酒。我沒同他們打招呼,是否臺灣人的形像都是如此,他們也不知道我是臺灣人,我想於大陸工作三年了,所穿衣服皆已是大陸製,加上當時體重也於62--64公斤徘徊,實與大陸人氣質相同。
走過三位酌酒猜拳台胞旁,沒同其打招呼,直接走回我的房間,坐一日火車其實很累了,由江蘇省坐火車到安徽省,該有500公里左右了,真想睡一大覺,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吧!

第二日前往黃山登上白鵝嶺
第二天清晨約六點左右,我走出旅舍第一想到早餐要解決,旅舍旁有幾家賣早點,我買了兩個饅頭,這樣早餐解除警報,再來問題是要如何上黃山。

我想聯絡蘇州旅行社,已緩不濟急了,要補償亦鞭長莫及,走向火車站,心想該會有人要往黃山,熱門風景線一定會有,果然有人招攬要上黃山車子,裏頭已坐數人,是約15人左右中型遊覽車,我學乖了先問價錢,認為合理,還有響導領隊,二日一夜要價100元人民幣,包含五餐正餐,於山上四餐最後下山一餐,山上中繼旅舍房資自付,往返交通車資,到時響導談好房資酌情收錢。

那時連大陸領隊都不知我是臺灣人,很幸運,以大陸同胞價格相待,實際我走的尚比大陸同胞快,從頭到結束全靠腿走路,連經常帶隊走黃山的響導周金言先生,最後知道我是臺胞還是1951年出生,而且都走於最前頭,佩服極了,他原先預估我可能走第一天就會累壞了。他不知道我於工地巡察,一來一往需一個鐘點以上,腳勁無形鍛練出來。
可能他看到臺胞只是有錢,財大氣粗而已,真正臺灣人,往往忍辱負重,刻苦自勵,這是我心中臺灣人,成長時期所看到的臺灣人,像父親一輩子沒用多少物質,只是工作,生產東西給人用,小時我穿的木屐,父親利用鐵道更換下的枕木製作,非常堅硬耐穿,其特色遠遠的走來,都是聲響。自己一生不倚賴它人,自已會作木工,小時我看他經常作桌子、椅子、凳子;往生前一日,還自行上廁所,父親生活態度永遠是我一輩子學習標準。

車子於人員找齊約七成後,開向「橫江大橋」方向,出了大橋後,不久車子停下來再補足五人,如之全員到齊了。

車子往郊區駛出,逐漸看到房宇構造與江南不同,安徽屋舍黑瓦白灰塗刷壁堵,有其特殊人文風格,此是地方景觀與其餘地區不同風格,此即是安徽省風骨;可見潺潺小溪環繞,典型農村景緻,三、五房舍,點綴其間,一幅悠閒氣象,此是我夢中樂土,心靈故鄉,響往已久的地方,不知何時才能到達?

我由孩童時期懂事以來(小學六年級),即覺異常忙碌,服完兵役後又負起房屋貸款,心頭總是沈澱澱,剛就業擔任全廠保養工作,又是要維持全廠完好電氣輸送,半夜常被呼喚出門,難得輕鬆。
後來父親替我擔待一切經濟問題,但三個女兒教育又讓我費心,人生總是如此,過了一關,還有一關,除非絕情,說要放下,根本不可能!

此地特色,即是無大煙囪,無工廠,此地以農為主。溪畔看見婦人拿木槌敲打衣服,彷彿回到孩提,母親在井邊洗衣,槌打衣服年代。

途經「積溪」,此地出了有名文人「胡適之」,也就是民國46年11月四日曾任南港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先生。其於1962年2月24日下午於南港主持院務會議猝逝,胡適先生是中國新詩開山祖,對文言文轉為白話文影響頗巨。

車子行駛約一個半鐘頭,到達黃山大門,車子到此換搭大型遊覽車,此是專門行駛大門至雲谷索道間專車,很奇怪大車反而危險使用,小車不用,大概是其已熟悉路徑,專門車子管理,較為一致。

換大車後即有阿嫂上來兜售小袋山楂,一袋三元,生山楂我還第一次看到販賣,喊價大聲,最後車子要發動了,降為一元!
山楂古來作為「消食、化痰、通氣」,不好吃,買的人很少,未知她們一日能賣出多少?看樣子生意不好,此地盛產山楂,所以直接採下販賣,如於臺一定加工成山楂片,起碼外觀上比較吸引人。

車子發動後往前行駛,行經「攬勝橋」後,即上坡環繞,沿途初始看到瀑布,第一瀑布有個幽雅名字叫「百丈泉」,再來則是彎來繞去,且路往上行,經約半個鐘頭最後到「雲谷索道」入門處下車,由黃山市至此地約兩小時終於到達登山地點,雲谷索道之處。
我問導遊周先生,由登山口至白鵝嶺需耗時多少?周先生說要兩個鐘頭。

看到乘坐纜車人太多了,等車人多到排隊幾乎要到外頭門了,如之我決定步行,最後有三個年輕人不猶疑跟我走來,此一男兩女都是大學生,萍水相逢,我也未問姓名,氣質溫雅修養極好,兩女是姊妹都長的很苗條,男的清瘦應是男朋友。我想二女加上一男加以爬黃山,男生苦頭有得吃了,如不行就得伸出援手,結果此三人都安然無事走出黃山,真是真人面前不露相,「黑瓶子內裝醬油,看不出來。」,到後來才知道姊姊以前是田徑隊。

令我感觸一件事,於走往白鵝嶺的石階梯,我看到黃山挑夫肩挑極重帆布袋,內應是山上旅舍吃的伙食,另外準備支休息支撐扁擔,絕大多數上坡,挑夫站立休息,帆布袋二袋幾將至肩膀等高,如坐下來要重新綑綁,於上水泥階梯就麻煩了,挑一次我問他們,居然不到人民幣70元,真辛苦!
他們以此為生,我問他們為何不用纜車載送?他們告訴我說,纜車非常貴!老板請人挑便宜多了,我再問一日能挑幾次?他們笑笑說一次就夠累了,還能幾次。我思考歷代以來,挑夫行業靠勞力為生,即存在著。
每項行業有其職業尊嚴,而視其工作情況,容易損傷脊椎,祝福黃山挑夫,每個人永遠挺立,如山上松樹,永遠長青。黃山上過客要想,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要對挑夫有感恩之心。阿彌陀佛。

以後我了解為何名為「雲谷索道」?此處經常風起雲湧,氣候稍微為變化,霧即瀰漫至前不見四指境界,五分鐘後,即開朗放晴,陽光普照,霧即逐漸消散,氣候變化莫測,取名「雲谷」,貼切恰如其名。
於爬階梯途中最先看到「入勝亭」,到此景緻一變,雜樹變少了,松樹多起來,晃如國畫再現,真美麗!
我於亭中休息約十分,即起程,山路愈見陡峭,途經一景點名為「仙人指路」也沒停下來看,直上白鵝嶺站,到白鵝嶺約耗兩個鐘頭,於此等同隊人員來到集合。

最後我知道乘坐纜車人太多了,所有人到齊約費三個半鐘頭,我在白鵝嶺約等了一個半鐘頭,想都想不到我居然是最早到的!再者是緊跟後頭一男二女三人。
走路遠比乘坐纜車快,可見乘纜車人踴躍,可用人山人海形容。
乘坐纜車一次需65元人民幣,折算約將近270元台幣,可由台中坐高速公路到台北了,近年大陸經濟蓬勃發展,亞洲金融危機之時,已近尾聲,捨得發錢人還是很多。

於「白鵝嶺」站等候時,看到有人正在販賣書籍,一面黝黑中年男士站於推車前,很客氣正在推銷賣書,山上有人賣書,聞所未聞,朝前一看,是針對黃山風光攝影書,印刷十分精美考究,我中意兩本,一本為華藝出版社發行,為北京出版,福建彩色印刷公司印製;另一本黃山書社出版,安徽合肥發行,杭州影天印務公司承印。
單看發行製版南北交錯,兩本齊買要價60元人民幣,我實不忍心殺價,我想書要帶上白鵝嶺,他定走路提帶上來,太辛苦了!最後成交。此是我於黃山白鵝嶺上所買的兩本書,都不厚,照相製版印刷,值得寫上回憶之中。
在嶺上等了一小時多,本覺得燠熱異常身體,逐漸冷卻覺得冷,加上件外衣,此時是夏日末梢,然而白鵝嶺上清涼感到寒意,要上黃山勿忘準備外衣。

在等人時際雲湧而起,雲谷索道即由東海穿過,取名海實在傳神!實際說來,它不是海,是雲海,山谷之中,絕大多數只見松樹,松樹與雲霧相互繚繞,晃如畫境再現,坐於嶺上候人,陽光忽隱忽現,雲霧忽來忽去,氣象萬千,變幻莫測。

黃山有五海,前名前海,中名天海,餘名東海、北海、西海,白鵝嶺上觀東海。上黃山勿忘相機及底片,底片最好備高感光度ISO200,如果有錢則不必準備太多底片,因為嶺上隨時有人在販賣,當然需要多點人民幣,嶺上一切物質,是由山下攜帶上來,的確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