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0 17:15:29大象觀察者
燃燒的霹靂火!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小品是這樣子寫的:
有一天,一名大學教授到一個落後鄉村游山玩水,他僱了一艘小船遊江,當船開動後教授問船夫:『你會數學嗎?』
船夫回答:『先生,我不會。』
教授又問船夫:『你會物理嗎?』
船夫回答:『物理?我不會。』
教授又問船夫:『那你會用電腦嗎?』
船夫回答:『對不起,我不會。』
教授聽後搖搖頭說道﹕『你不會數學,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不會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會用電腦,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總共失去六分之四…』
說到這兒,天空忽然飄來大片黑雲,隨後吹來強風,眼看暴風雨就要來到。
船夫問教授:『先生,你會游泳嗎?』
教授愣一愣答道:『不會。沒學過。』
船夫搖搖頭說道:『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
故事中的教授是數理方面的專家,便認為數學、物理、電腦是極為重要的,如果不能瞭解這些學問,人生似乎沒什麼意義了
對船夫來說,會不會這些有什麼關係,最重要的應該是「活」下去的能力, 在緊要關頭,教授所專長的一切都沒用了,只有會游泳才能保命。命都沒了,還談什麼人生目的?
上個星期,一家報紙針對目前收視率飆高的連續劇「台灣霹靂火」,發表了一項收收視調查,結果顯示中南部的收視率遠大於北部,而社經地位越高的族群,收看霹靂火的比率越低,司法單位也針對情節中的司法現象大肆批判,新聞局更說要針對節目內容處以罰金。如果換個角度來想想,這些族群不是跟上面那位數理專家一樣用著「專家心態」來解讀這個社會嗎?
這些高社經地位的族群認為,花費這些時間來看這個「無意義」的連續劇是浪費生命,他們寧可花時間來看股票行情;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認為,收看這情節不合邏輯的連續劇會降低生活品質,他們寧可花時間來研擬政策、鑽研學問。所以就只剩下我們這些普羅大眾在收看這個無意義、低品質的連續劇。
事實上,普羅大眾才是佔社會結構中的大多數,但大眾的聲音卻往往會被埋沒。電視上、報紙上永遠只注意到「社會菁英」的聲音,發表著批判社會現象的論調。群眾們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往往只能藉著抗議、遊行來表達自己的心聲。但這樣就有用嗎?不!這樣子的行為只會被說成是「不理性」的「民粹主義」,那些「社會菁英」們只消在事後舉行個記者會,隨便說個一兩句話,就可以把我們的心聲完全否決掉了!社會大眾的心聲,有誰聽到了呢?
這讓我想到了最近吵得很凶的「公投議題」,憲法裡有規定,公民有選舉、罷免、
創制、複決四種基本權利,但我們真正能行使的卻只有選舉權,而且是在眾多「一般黑」的候選人之中,不得不選出一個「比較不黑」的抉擇。當這些候選人當選之後,就會變得比「一般黑」還要更黑,反正已經被選出來了,你也罷免不了我!就這樣名利擺中間,民意放兩旁,人民的心聲就在追逐金權的漩渦之中流失了!我們連對我們自己選出來的候選人都無法約束的時候,更別說什麼創制、複決了!既然如此那就來個「公投」吧!如果說「公投」無法代表真正的民意,那是不是表示全國各級的民意代表,甚至是國家的元首,都不是「民意」代表囉!
公投或許不是最完美的表達民意的方法,但卻是最能表現出台灣大部分人民想法的機制,不讓「民意」在少數的「高層官員」之間被操縱著。我想,或許哪一天,這些高高在上的學者專家們開始收看「台灣霹靂火」那時起,或許就是我們民意開始受到重視的開始了!那時公投不公投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有一天,一名大學教授到一個落後鄉村游山玩水,他僱了一艘小船遊江,當船開動後教授問船夫:『你會數學嗎?』
船夫回答:『先生,我不會。』
教授又問船夫:『你會物理嗎?』
船夫回答:『物理?我不會。』
教授又問船夫:『那你會用電腦嗎?』
船夫回答:『對不起,我不會。』
教授聽後搖搖頭說道﹕『你不會數學,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不會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會用電腦,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總共失去六分之四…』
說到這兒,天空忽然飄來大片黑雲,隨後吹來強風,眼看暴風雨就要來到。
船夫問教授:『先生,你會游泳嗎?』
教授愣一愣答道:『不會。沒學過。』
船夫搖搖頭說道:『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
故事中的教授是數理方面的專家,便認為數學、物理、電腦是極為重要的,如果不能瞭解這些學問,人生似乎沒什麼意義了
對船夫來說,會不會這些有什麼關係,最重要的應該是「活」下去的能力, 在緊要關頭,教授所專長的一切都沒用了,只有會游泳才能保命。命都沒了,還談什麼人生目的?
上個星期,一家報紙針對目前收視率飆高的連續劇「台灣霹靂火」,發表了一項收收視調查,結果顯示中南部的收視率遠大於北部,而社經地位越高的族群,收看霹靂火的比率越低,司法單位也針對情節中的司法現象大肆批判,新聞局更說要針對節目內容處以罰金。如果換個角度來想想,這些族群不是跟上面那位數理專家一樣用著「專家心態」來解讀這個社會嗎?
這些高社經地位的族群認為,花費這些時間來看這個「無意義」的連續劇是浪費生命,他們寧可花時間來看股票行情;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認為,收看這情節不合邏輯的連續劇會降低生活品質,他們寧可花時間來研擬政策、鑽研學問。所以就只剩下我們這些普羅大眾在收看這個無意義、低品質的連續劇。
事實上,普羅大眾才是佔社會結構中的大多數,但大眾的聲音卻往往會被埋沒。電視上、報紙上永遠只注意到「社會菁英」的聲音,發表著批判社會現象的論調。群眾們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往往只能藉著抗議、遊行來表達自己的心聲。但這樣就有用嗎?不!這樣子的行為只會被說成是「不理性」的「民粹主義」,那些「社會菁英」們只消在事後舉行個記者會,隨便說個一兩句話,就可以把我們的心聲完全否決掉了!社會大眾的心聲,有誰聽到了呢?
這讓我想到了最近吵得很凶的「公投議題」,憲法裡有規定,公民有選舉、罷免、
創制、複決四種基本權利,但我們真正能行使的卻只有選舉權,而且是在眾多「一般黑」的候選人之中,不得不選出一個「比較不黑」的抉擇。當這些候選人當選之後,就會變得比「一般黑」還要更黑,反正已經被選出來了,你也罷免不了我!就這樣名利擺中間,民意放兩旁,人民的心聲就在追逐金權的漩渦之中流失了!我們連對我們自己選出來的候選人都無法約束的時候,更別說什麼創制、複決了!既然如此那就來個「公投」吧!如果說「公投」無法代表真正的民意,那是不是表示全國各級的民意代表,甚至是國家的元首,都不是「民意」代表囉!
公投或許不是最完美的表達民意的方法,但卻是最能表現出台灣大部分人民想法的機制,不讓「民意」在少數的「高層官員」之間被操縱著。我想,或許哪一天,這些高高在上的學者專家們開始收看「台灣霹靂火」那時起,或許就是我們民意開始受到重視的開始了!那時公投不公投就不是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