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6 01:40:00令狐衝

第800篇 : 郝明義訪談詹宏志5 - 3:閱讀的習慣和方法…

◎訪問—郝明義 ●詹宏志談 整理—莊琬華 2006-12-30 12:22:57

◎談一談你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吧。
●我讀書不是很有系統,但大概可以分爲兩部分來說。一是某一段時間,可能三年、五年,對幾個題目充滿好奇,我會比較有計劃地找相關書籍來讀,尋找淵源、建立自己的理解脈絡。

其它部分,就是放縱自己看吸引我的題目,不管它有什麽意義、用途。比較有計劃的部分,大概都同時維持三到四個題目。譬如我曾經有過一段時間花很多力氣想了解public culture,包含批判面跟解放面,所以去讀有關的各家理論,想要知道一個大概的面貌。

比較沒計劃的部分,像十幾年前,寫完《創意人》、《城市人》之後,准備寫一個題目叫《旅行人》,還取了一個副標題:「關于行動的靜思」,或「關于旅行的形上學」,意思是說,人之移動,其中有一部分看起來沒有具體的動機,好象除了去把財富花掉之外,沒有積極的目標,然而事實上這裏面另有價值。

譬如中國認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西方相信travel的教育功能,這行動本身一定有一個隱藏的意義。所以我想用帶著故事,帶著反省、理論的形式,最後提出一個新時代的旅行觀的小書。

會有這個動機,是從康有爲的《歐洲十一國遊記》開始,特別是拿他在裏面所說的話,去對照後來他所做的事,再以一個今天的旅行者的角度做比較。等到要動筆了,我覺得我擁有的故事還不夠多,就想應該看更多像康有爲一樣的旅行者,他們都基于不同的理由去了某些地方,待在某些地方,回來後改變成另外一個人。從他們的敘述、感受,我來看看更多的why people travel這樣的故事。

這是1987年的事。一開始我是找大家都熟悉的、有名的探險家,慢慢就找到更冷僻的作家,書已經沈默在時間膠囊裏的作者,越找越多,忘路之遠近,所以,等到我回過神來,十二年就過去了,然後搜了一屋子這樣的書。有些書很難找,但幸運的是,我有一個姊姊剛好在美國圖書館學系讀博士,所以通過她的力量,所有買不到的書,就設法用館際交換的方式借來影印給我。

這本書到今天都還沒寫,閱讀的過程對書的寫作幫助也不大。這些舊典不一定是經典,但在西方過去幾百年裏頭曾經是很重要的東西,而中文世界是沒有的。所以後來就逐漸産生一個計劃,成爲「城邦」裏面「馬可孛羅」的旅行文學。書都選好了,只是受限于我寫導讀的能力,出得太慢。

這個題目就是有點不期而遇。我不知道我在找什麽東西,就多看幾本,每一本都指向過去影響它的書,這些書在曆史上有個暗流,往上會溯到上遊,往下會到下遊,所以不知不覺就把這系統給讀起來。近年來這些題目的形成,我都持一個比較放縱快感的政策,看哪個題目讓我有感官上的歡愉。

◎透過閱讀來加強自己的能力,你這方面一直身體力行。不管你過去學電腦,還是花五、六年時間了解財務相關問題,你透過閱讀來獲取一些專業能力的方法,秘訣爲何?
●我是一個畏懼跟人接觸的人。很怕問人問題,也怕去上課。每當我碰上什麽不會的東西,就覺得沒關系,這世上總會有相關的書。所以,我習慣用讀書來解決工作裏某一技能的困難。

不會的東西就找書,這其實是在學校裏面的訓練,一個題目,怎麽通過書的尋找把它包圍起來。在出版業的生涯裏,我原來是一個編輯。但是在「遠流」的時候,我下定決心從編輯跳到marketing的角色。

于是我把台灣所有跟Marketing有關的教科書,跟談Marketing的商業書找來,四、五十本都讀了,所有理論在內心反刍,試著在工作上驗證。這個習慣到今天還是一樣,每當遇到困難,或者新做一件事,比方說電子出版,要了解跟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相關的東西,就是找書來讀。當然現在工具更多,不一定是書,可能透過internet就能搜尋到很多文章。

很多人書讀得很好,但是並不真正相信書,沒有跟書反複交談。我認爲書很少說錯,也不會讓人無所依從,我們不應該只按照表面來理解,而是必須反刍,扣問作者的鬼魂。這幾十年中,因爲我的工作範圍一直在變動,讀書這個技能幫了我很大的忙,不然我每個月都要上課,三十年的東西可能要用六十年來學。我很幸運的在讀書的時候,有得到讀書的基本技能,整個學校教育,就是應該教會大家讀書的技能。

◎學會讀書的方法,應該是學校教育中很基本的一件事情,現在對很多人來講,反而變成一個問題。爲什麽?
●現在的教育系統,好象是在爲大家找答案,而不是給找答案的勇氣跟能力。所以,從小學開始讀書識字之後,應該培養的技能是「我要怎麽自己去找要讀的東西」,怎麽把找到的東西用不同的方法混合起來,然後可以以自己敘述的能力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占有它。如果一本二十萬字的書,可以用一千字說出來,那就表示讀懂了。這是一種技能,到了高中應該有完整獨立讀書的能力。

可是在台灣,到了高中,學生仍然被保護著,並沒有被要求孤獨地去選擇、去解決問題,而是被告知、是在複述教育者所知道的事情。高中生的讀書能力仍像是小學生,所以到了大學,當高中來教,獨立閱讀的能力都晚了一個階段。現在大學中老師還是講課太多,教的也只是他知道的事,照理說,閱讀世代應該是越讀越大,所以老師要給個範圍,讓學生獨立去讀,那麽每個人都讀不一樣的東西,閱讀的面貌就會不一樣,擴散出來力量就變得很大。他們也才有機會知道如何孤獨地透過書來解決問題。

◎你剛提到很多人書讀得很好,但是並不真正相信書。請就這一點再多談一談。
●很多人看書是因爲覺得應該看書,而不是真的喜歡看書、想跟書做交流。我常說,真正的閱讀,是要和作者come to the terms,跟作者討價還價,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東西。如果只是聽作者單方面地說,那只是鹦鹉一般的知識,不是真正的知識。

現在教育給學生太少自我執行跟自我表達的機會,也很少有機會讓他們選擇自己要看的書。而讀書的時候,很多人又太容易就按照字面的意思讀,並沒有真的讓作者說出話來。你既然沒有扣問到作者的靈魂,當然是談不上相不相信他的。

我是一個相信書、會跟著書工作的人。我相信「Books never failed us」,因爲我會跟書反複交談。舉個例子,當初《PC Home》雜志要上市的時候,大家都知道marketing有四個P,因此要考慮Product做什麽,Pricing要做什麽。結果在開會討論的時候,發現同事對Pricing這個概念很天真,要研究雜志定價政策的時候,他們的方式就是看同類型雜志的定價。

結論是,如果要走高級路線,定價就是兩百到兩百二,如果要走大衆路線,那就一百二到一百五。他們把世界上已經發生的狀況當成一個範圍。

但是,如果把定價落在世界上已經存在的價格範圍裏,那就不叫Pricing,反而是不要動到Pricing了。如果真的要用Pricing作工具,就要脫離世界上對價格已經熟悉的定義,要不就做比原有價格貴很多,要不就是低到變成破壞。每一個東西,原理都一樣,本來這四個P是策略工具,結果卻被理解成一種檢查項目。

檢查是檢查過了,可是卻沒有想過真正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