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6 16:33:53巴洛克.寇爾

[建築漫步] 4 臺大總校區中軸線舊館舍

久沒興緻寫,還真對不住,
再不寫這兒就要佈滿蜘蛛絲了。
實在是忙了一點,我會努力偷空寫寫寫的,
也請不要忘了給我愛的鼓勵或者是推薦,
因為……說實的玫瑰也是有那麼一點虛榮啦……


上星期五在公館附近上課一整天,
所以大清早就極悠閒的坐在傅園噴水池邊啜飲咖啡,
然後午休時又繞了一大圈校園,還就著一棟棟舊校舍串門子,
真愉快。

傅園離我初見那時又變化了不少,植物們依舊繁盛,但以不透水磚做了步道,多了不少解說牌,好像也修整了噴水池……覺得這樣就夠了,希望校方不要再做任何的修改或裝飾,再玩下去就是搞破壞了。


……

最值得說嘴的,是趁著中午時分一棟棟的逛那些日治時興建的校舍。

要知道假日時雖然偶爾來訪,也在農場那兒走踏,
但那些舊校舍總是閉著大門,遠沒這時來,可以進到建築物內參觀來的美好。

舊校舍中玫瑰以為最美好的,首推現在的「文學院」,
正立面拉出二層拱廊,層疊向上收斂,讓建築本身富有深度,
一樓的拱廊強化入口處的意象,
二樓的拱廊屬「院長室」的延伸,外人無從窺見;
而大廳空間恢宏,層層深入,梯子自左右兩方伸展,
梯側鑲嵌著橢圓形銅質紋飾,大廳整體色系偏暗,端莊隱重;
挑高空間則以方正且略帶華麗風格的頂棚收住,
教室長廊一排排窗,都是古樸的木製窗櫺往盡頭展開,
真令人捨不得離去。

至於現在屬於「日文系」及「東亞文明研究中心」那棟,
正立面以短併柱形成三拱最具看頭,併柱可能使用的是砂岩,
淺黃的柱身已可明顯的看出被風雨蝕化的痕跡;
大廳入口造成單個大圓拱,略為矮些,
較高的人要進門可能都會有點壓迫感,
裡頭空間就比較讓人失望一點,太狹窄了,進門處留一個小空間就直接一座梯子上樓,不像「文學院」偌大的門廳富有迴旋之美,總覺得特小氣。

中軸線上,其他的「戲劇系」、「農化系」、「園藝系」及「森林系」等舊館舍也各有千秋,農學相關科系在牆面上大量使用攀緣植物,讓人覺得特別清涼討喜,但在立面、大廳、門廊都稍有美中不足之感,謹此帶過。

還有一棟好像是「土木系」建的最奇怪了,這麼小的一扇門,一進去就撞見一條極寬大的梯子,佔住門廳,通天般的拔地而起幾要看不到底,遠遠的好像是教室般的,真有說不出的莫名奇妙……;另一個莫名奇妙的建築就是「生命科學館」那棟,規模和門面都極廣大,但就像兩個不同種類卻綁在一起的連體嬰,開了兩個大門,一個走希臘羅馬式的白色大門,在不遠處又有另一個玻璃的依斯蘭或者說拜占庭式的圓頂,真是頗有不倫不類之感。當然仔細一看是可以理解是不同單位使用不同的入口,但是特別做了兩顆頭安在一個大巨人身體上,怎麼看怎麼不舒服,更何況這個「巨人」還伸出兩隻不知是骨頭還是手的長廊環住半個廣場……

嚴格說來,自臺北帝大以降,迄今累積了無數的建築寶藏,或壯麗或精巧,雖不華美卻也樸實有度;除了正校門中軸線區之外,像農場區、法商區、醫(學)院區、甚至是已形同荒廢的芳蘭路往後的一些「超遠古校舍」(我想這個即便是臺大學生,見過的也不多罷),也有許多建物值得一觀。

但就像多數學校一樣,長期的拓展招生來源、增設系所、擴建校舍、去舊佈新的結果,原始規劃的軸線及空間被打破,新的量體間彼此傾軋,一個讓人遺憾的校園就漸漸形成了,玫瑰最喜愛的東海如是、人文資源最悠久的臺大也是,新大學也許都注意到了這些,但它們所累積的足以讓人感動的「非物質感覺」又不夠,是較令人遺憾之處。

說到這兒,本台的那張代表圖(粉紅色花輕巧的延展在層層瓦片之上),就是數年前在臺大農學院附近的小房舍拍攝的,是不是看了,頗可感應到所謂「非物質感覺」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