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9 17:31:01不見

黃凡的笑(一)

在戰後出生的文學作家中,我最喜愛的作者,首推黃凡!
為什麼這麼獨愛他呢?
雖然,他沒有同梯的張大春這樣才氣縱橫,
但我認為他很深刻地描寫出我們這一代人的「缺席感」。

在戰後台灣出生的這一代人,究竟是怎樣的處境?
讓我借用黃凡在《傷心城》序言中所說的:
「我們這一代人既乏被日本人迫害的慘痛經驗,亦無受中共凌虐的親身體驗。換句話說,我們最多只有從教科書上或親友口中獲得的『抗日和反共餘續』,這種餘續由於政策的需要,一直陪伴著我們,渡過童年、青春期、青少年,以至於成年。」那時的黃凡是一九八三年。
然而,歷史的玩笑總是不斷地在發生。
我們這一代人又多了一些我們根本都沒有感受過的。
詩人楊澤曾以一段話來表達他們那代人的感受,我讀來怵目驚心。

「我夢見他們用紅色的燈光拷問我,緊緊追問我的名字、籍貫與年代。」

曾幾何時,國民黨所用的紅色拷問燈,現在已經變成了民進黨的綠色燈。
我們沒有經歷過悲情的二二八,
對當時眷村子弟欺負本省人,也無從得知。
然而,我們卻必須時時自白:自己是不是以一個台灣人的身份來愛台灣。

現在,我們日以繼夜地,深受這兩股力量的煎熬。
過去,我們從自身的歷史、地理「缺席了」,
然而,現在我們對「整個社會」也缺席了。
我們這一代人成為汲汲營營的自利主義者,也是再理所當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