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5 21:45:41Kobe Liou

話說從頭

自從2004年新春,在建國玉市買了一只"和闐玉戒"開始(花了1仟2佰元新台幣、當然不是和闐的囉)。 咱門台灣的古董界就多了,二個新成員~小弟再下我、和我的女友跟班。

當然一開始總免不了的,是在建國和光華玉市等…初級市場尋尋覓覓,以及看書學習。 我們一開始有興趣的是玉器。還記得那一段時間,每個星期假日的行程就是逛玉市。一攤一攤的逛,只要有賣老白玉。就一定停下來看個半天。 那時候啥也不懂,店家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聽。 所以有的沒有的"知識",可是學了不少。 譬如說:水料比山料透(像果涷)、和闐玉的聲音比較輕脆、老工的陰刻線有解玉砂的痕跡、等等……。我還記得,那時候去逛玉市,我都會帶塊玉,然後就在人家的攤子上,東敲敲、西敲敲,想聽聽看是不是和闐的?? 結果當然是白忙一場囉,現在想想還真是捏一把冷汗。
在玉器的學習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剛開始接觸玉器沒兩個月,書倒是看了不少。有一回參觀建國南路的某間古董店。老板就問我:「想要找什麼東西啊?」。我呆呆的就回答:「我想找秦漢的玉」(心裏想說,書上的漢朝避邪獸、挺不賴的。如果能搞一隻來玩玩也不錯啊!)。您別看台灣是個小島,老板從抽屜隨便就可以拿出幾件漢朝的古玉來。只是我上手一看…喝、看不懂啦..........就這樣,我下定決心,先搞清楚什麼是"和闐玉"!!!













附圖註:
18世紀 白玉柿柿如意 (長寬各約45mm,高約10mm)
圓雕一顆柿子,並保留部份皮色。枝幹、花朵線條具有力道、與寫實感。充份表現出18世紀玉雕工藝的高超水平。可惜~~匠氣了些,缺少了點"味道"! 或許這也正是18世紀玉雕的特色吧.....

上一篇:緣起

下一篇:和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