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7 19:07:17大頭郭

理財 成另類謀生能力

■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2006/03/27)

--------------------------------------------------------------------------------

最近網路上一封流傳的電子郵件,更在部落格?掀起熱烈的討論,主旨是「從彰化銀行的第五波優退來看員工職業壽命」,提到現在45歲以上的員工,在銀行逐漸成為稀有動物,「幾波優退下來,現在同事們放眼看去,40多歲可說是『稀有動物』,50多歲更堪稱『瀕臨絕種動物』」。
這封信也在銀行界傳閱,許多銀行員看了都心有戚戚焉,這封電子郵件還引述一位銀行高階主管的話,「想到自己隨時可能被優退,晚上就睡不著覺!」,早年在銀行界,40歲是才剛開始被委以重任,接掌分行經理等職務的年紀,如今卻為許多銀行人「工作壽命的終點」。

最可怕的是,不要以為優退是衝著「中高齡」的「資深」員工而來,因為優退的年齡正在快速向下修正,四年前優退的對象還鎖定在50歲以上,如今矛頭已對準40歲以下。

工作壽命縮短到15年,你只要年滿35歲,就要有進入優退「紅色警戒區」的心理準備。

根據勞保局一項最新資料顯示,民國86年平均提領勞保老年給付年齡為60歲,前年降至58.9歲,去年更降至58.4歲,且有逐年下降趨勢,申領人數也由以往每年10萬人至12萬人,在去年達到近15萬人歷史新高。

如果年齡在這個行業是「負資產」,如果這個行業的「折舊」速度很快,即使薪資再高都要三思。同時要把理財當成一種「謀生能力」來培養,否則老闆可能只會養你15年。

在優退浪潮下,正因員工職業壽命愈來愈短,銀行提醒,應盡早將理財,培養成謀生能力,免得到老被優退,失去生活的能力又無足夠資金過活。

中信銀財富管理部也提醒上班族,退休資金規劃「存得多不如存得早」。

中信銀財富管理協理楊誠信說,上班族一進入社會就可即早開始儲蓄、愈早投資,就愈有機會成為「富翁」,退休生活也會愈輕鬆無負擔,如果退休基金不及早規劃,小心愈老愈勞累。

【2006/03/27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