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7 20:48:31阿呆

(轉載)跑:馬拉松成敗的重中之重


   
 長距離跑:馬拉松成敗的重中之重
“當你崩潰時,配速不是一兩秒三五秒地掉,而是半分鐘一分鐘地掉。此前,你辛辛苦苦積攢的幾十秒時間,‘嘩’地就沒了。”這是2010年我參加大連馬拉松賽時的感受。無獨有偶,在我2006年到2010年參加9次馬拉松比賽中,“撞墻”5次,未“撞墻”4次。
為什麽會“撞墻”?為什麽不會“撞墻”?我曾苦苦思索,並反複翻看訓練記錄、比賽手記和相關書籍、資料,希望能找出端倪。結果發現,除了是否合理進行補給和是否合理安排配速外,賽前是否進行過多次長距離跑是成敗的關鍵!

      什麽是長距離跑?
長距離跑,通常是指30公里或30公里以上距離的有氧持續跑,其特點是時間長、路程遠,能量供應以糖原和脂肪為主。其中,超過馬拉松距離的跑稱為超長距離跑,如21世紀初在我國大陸風生水起的100公里跑、12小時跑等。還有一個概念叫稍長距離跑,即20~30公里跑,最典型的稍長距離是半程馬拉松。
根據速度,長距離跑可分為慢速長距離跑、中速長距離跑、快速長距離跑。慢速長距離跑就是跑友們熟知的長距離慢跑——L.S.D(long slow distance),以50%~60%的最大攝氧量跑,心率大約在120~140次/分鐘,網友“漂泊的狼”、“奔跑的小妖”、“晨戀之路”最近就在進行這樣的訓練;中速長距離跑以70%~80%的最大攝氧量跑,心率在150~170次/分鐘;快速長距離跑以80%~90%的最大攝氧量跑,心率在170次/分鐘左右。
如果按照預計的馬拉松比賽配速劃分,長距離跑又可分為慢於馬拉松配速的長距離跑、等於馬拉松配速的長距離跑、快於馬拉松配速的長距離跑。
不管哪種長距離跑,其原則都是距離越長、配速越慢;距離越短、配速越快。相對穩妥的方法是循序漸進:第一次跑長距離,慢一點,不求速度,只求距離,以克服對長距離的畏懼,並為今後的超越樹立標桿;而後的長距離跑,緩慢提速,進入中等速度;最後的訓練則傾盡全力,由中速跑上升到快速跑、節奏跑,力求達到甚至超過馬拉松配速。

      長距離跑有什麽好處?
通過親身體驗及觀察高水平跑友的訓練,我發現,長距離跑是馬拉松訓練中最重要一環。經過多次長距離跑,心肺功能將得到較大提升,腿腳力量也與訓練前不可同日而語。
如為備戰2009年北馬,我在受邀采訪新疆首屆國際沙漠徒步越野賽的同時,“友情”參賽,以3小時22分23秒取得了相當於第29名的成績。雖然據高明305測距只有23公里,但其難度已超過30公里平地。我們跑經千百座沙丘、沙山,就像進行了千百次不間斷的間歇跑、變速跑,縱然是血肉之軀,也都磨練成了鋼鐵之軀。幾天後,在30公里訓練時,我連破10公里、20公里、30公里個人紀錄。這年的北馬,我首次跑進3小時10分,成為國家二級運動員。
鄧樹勛、王健、喬德才主編的《運動生理學》一書中認為,可提高有氧氧化酶的活性,提高心臟的功能,增大肌細胞的血流量及氧的利用能力;Stephen M. Pribut在《您將在長距離跑過程中獲得耐力》一文中認為,能增加最大攝氧量,促使毛細血管增長,提高肌肉纖維的血液供給,增加線粒體的數量和大小及骨骼肌肉纖維的肌紅蛋白。
正因為有如此多的好處,專業教練在為我制定的2小時50分訓練計劃中,要求準備期每周跑一個30公里,競賽期每2周跑一個36公里,速度均由慢到快;在理查德.內卡魯為馬拉松比賽成績快於2小時45分鐘的運動員制訂的12周訓練計劃中,安排了3次30公里以上長距離跑,其中最長距離為38公里,在賽前3周進行。

       長距離跑應該怎樣補給?
“目前,您正在您馬拉松賽程的23英里處,還剩下3英里左右,您感覺還不錯。您感覺今天將過得很好。突然,還未過約100米,您從感覺良好墜入痛苦的深淵。您的腳感覺沈重,已經不可能維持跑步配速。”Mike Prevost在《我們為什麽Bonk或“撞墻”?》中寫道。
Mike Prevost從營養學的角度,講到了糖原在馬拉松比賽中無可比擬的重要性。他認為,在賽前減量期間,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儲藏在肌肉中,能保障比賽時糖原的供給。比賽時,途中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降低肌肉糖原耗盡的速率,幫助你在燃燒體脂儲備時維持更高的功率輸出。“記住,僅僅燃燒脂肪,您無法維持比賽配速”。
在比賽時,每隔5公里有一個運動飲料站,大家可以及時補充。在長距離跑訓練時,如果跑道是環形或折返的,可以將運動飲料放或水藏在某處,跑步經過時拿取。否則,只能在跑步前和跑步後補給了。當然,條件許可的話,也可讓人送運動飲料或買運動飲料。
不過,對於訓練有素的馬拉松運動員而言,在天氣不太熱時跑30公里尚不需補給,跑友“五米速度”就是一例。這一方面是長期訓練提高了肌肉和肝臟的糖原儲備能力;另一方面在訓練前一兩天要休息或放松跑,以積攢糖原。

      長距離跑的上限是多少?
我國許多專業運動員一般練到38公里就打止了,即使是傳說中的馬家軍“每天跑一個馬拉松”,也只是一日兩練加起來的距離,且大多集中在如火如荼的競賽期,平常沒有那麽大的訓練量;非洲選手則練得稍長,有時在40公里開外,有時超過50公里;僅就單次訓練距離而言,我國的業余馬拉松運動員比專業馬拉松運動員更“瘋狂”,不少跑友為了在百公里賽或馬拉松賽中取得好成績,常采取超長距離跑。
比如,我的好友田玉橋(網名汗血寶馬)在備戰The North Face 100公里時,在奧森跑過一次50公里,一次55公里,後因腳傷改為參賽50公里組,一舉拿下季軍;張春曉(網名跑跑顛顛)動不動就跑個40公里,2010年北馬跑了2小時57分27秒,2011年元旦和美女跑友珊瑚更是瘋跑了72公里;李寧北京跑友堂副堂主李曉保(網名飛鴻)過40歲生日時,呼朋喚友沿著四環跑了一圈76公里,不知他70歲生日咋過,七環貌似還沒“出生”;安徽跑友李青江參加2009年The North Face 100公里賽後,感覺不過癮,又加跑了20公里。
長距離的上限是多少,目前沒有定論。當然,對於馬拉松運動員而言,並不是在訓練中跑得越長越好。一則容易造成過度訓練,損害身體;二則超長距離跑並不絕對能提升全馬成績。在2010年100公里賽中,好幾個跑在我前面的選手,馬拉松比我慢一二十分鐘。可見,過分重視距離和耐力,就會忽略速度。專業運動員之所以較少進行超長距離跑,自有其原因。

       為什麽成為什麽敗?
現在,回過頭來分析一下我參賽的個案,為什麽有的會成功,為什麽有的會失敗?
2010年大馬,沖三失利,成績為3小時04分42秒,其中第36公里和39公里分別掉速至5分16秒、5分18秒。究其原因,賽前雖然練過7次25公里且最高配速達4分08秒,但沒跑過一次30公里,導致後繼乏力。現在想想,賽前哪怕只增加一次30公里訓練,結果都可能大相徑庭。耐力上乘的跑者,如能在訓練中將一個配速堅持到30公里,賽時就有可能撐完全程,而25公里則達不到這種效果。當然,大馬風大坡多也是折戟沈沙的客觀原因。
2010年,北馬成功進三,名列166,全程不掉速,主要原因也是賽前進行了長距離跑。10月2日,與李寧跑友堂的兄弟們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合練,30公里用時2小時07分31秒,均速4分15秒,當時沒想到,這成了北馬全程的配速;10月4日,獨自在通惠河岸用中等速度跑了個30公里,均速4分25秒;10月14日,先陪老婆以7分58秒的“龜速”跑完19公里,又按照4分36秒的速度跑了17公里。
實踐證明,只要路程遠、時間長,即使速度慢,也有一定效果。這正如林曉(網名豆渣)所言:“距離比速度更重要,時間比距離更重要。”當然,在競賽期,速度變得與距離、時間同樣重要,只有經過大量節奏跑訓練,才能鑄就賽場上的風馳電掣、永不掉速!

(作者曾華鋒,網名荒城,《人民日報》記者、馬拉松國家二級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