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6 19:35:42方書甄

【試讀】諾貝爾少年(如茵.麥可斯)

1000606-1.jpg      1000606-2.jpg      
(台灣版)           (原文版)  

 諾貝爾少年(Nobel Genes)// 如茵.麥可斯(Rune Michaels)著
賴婷婷 譯 // 大塊出版(2011) // 試 讀

100.gif  


  『如果她要生下我,就得找個理由好好愛我。』這是書封上簡明扼要的一句話。初讀這句話讓你有什麼感受?就我而言,它充滿怨懟的傾訴,字句透露母親不愛這個小孩的訊息。你認為呢?


  全文以「諾貝爾少年」的視角自述來歷、與母親的互動及她的精神狀態、少到可憐的鄰居、居住在車庫的房客,以及最後才出現的外公、外婆。男孩與母親在本書中都不具名,「諾貝爾男孩」這暱稱,彰顯他應該要具備優秀的血統、聰穎的腦袋,但他沒有,他只是個普通的男孩。對話在本書很少,仿佛透過男孩的喃喃自語,訴說基因(更準確來說是生命)非人為可以決定的無奈。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教育的目的,在於讓每一個人具備『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的意願。」男孩在邁向學齡後,母親將他定位為數學家、物理家之嗣,但擁有中上智力的他並不能達到天才的位階;好吧,退而求其次,母親遂將男孩朝文學家,甚至是和平家培養,剝奪他真正的天賦–繪畫。


  「『品種優越』是不正確的想法,因為替人們貼上標籤是不公平的。我想,認為某些基因比其他人的基因優秀,也是不公平的。」尋找父親,解開男孩的身世,在本書中是重點。故事最初營造優生學基因存在,讓人將責備矛頭指向母親,違背人權的行為令人有微詞,但母親精神衰弱的狀況,又讓人感到「不對勁」的氛圍。


  少年內心的孤寂感好比你對空谷大喊,回應的只有自己,不是答案,只有嗡嗡空洞的迴響,伴隨著茫然。他必須夜夜數著母親吃的藥是否在正常劑量內,時時檢查母親是否還有呼吸。雖然不曉得母親為何會抑鬱寡歡,但他深愛著母親。如茵.麥可斯謹慎地處理親子互動的生活橋段、母親現在與過去的不同;幼小孩子、生病母親相依為命,猶如踩在鋼索上的冒險,稍有不慎和平的表面就會崩解,社工人員將會立即介入。

 

  「諾貝爾父親是希望、是夢想、是理想,不是個謊言。」但謊言能讓人繼續生活下去,即便謊言像一朵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但仍足以作為繼續生活的理由。在母親第三次吞藥昏迷時,故事導向「愛麗絲夢遊仙境」模式進行,男孩知道父親是誰了,令人憤恨的事實,他們的父親。換個角度來看,男孩的繪畫天份也算是優生學的代表吧,醜陋事實的表徵,但錯不在於無法選擇的一方,不是嗎?

 

  在讀完整本書後,你會對「如果她要生下我,就得找個理由好好愛我。」有心疼不捨的體會。你瞭解為什麼母親要男孩是諾貝爾基因,她試圖掩蓋真相真相為何。你不曉得,該讓母親繼續睡下去,或者醒過來。最後,男孩拋下諾貝爾基因的包袱,他只是他自己,陪著母親的孩子,單純的孩子。

----

※台灣有「優生保健法」主要規範人工流產和結紮手術,在法定原因內,如:遺傳性、傳染性疾病或精神疾病、醫學上理由,足認懷孕或分娩有招致生命危險或危害身體或精神健康、認定胎兒有畸型發育之虞、被強制性交、誘姦或與依法不得結婚者相姦而受孕…等等理由才能進行人工流產,一般情況是不能人工流產的。

其實法令稱為「優生」保健法,我認為不妥,是否優生怎麼能如此認定?我們能發現,某些生理不完全的孩子,卻在音樂、藝術等領域有優於普通人的能力,要如何判定優良與否不能全由一個點來認定。在部分宗教,不允許墮胎或避孕行為,他們深信每個人的存在都有意義,沒有人有權利剝奪孕育中的生命。

能進行人工流產的原因不一而足,或許是家庭的負擔、心理的創傷、社會成本、基因…等等,都不能用「優生」來作為名稱,因為這個詞已含有歧視之意。可以思考的另一個點是,優生學其實企圖扭轉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理論,而有「人擇」的想法在裡頭。

 

 


 

*簡介

我的基因是經過挑選的。
原本應該成為神童的我,為什麼只是個普通小孩,到底出了什麼錯?

  如果她要生下我,就得找個理由好好愛我。
  媽媽以人工受孕的方式生下了我。

  這並非一般的人工受孕。她向特殊的精子銀行買了諾貝爾得獎人的精子,因為她想生個天才寶寶。然而,不知道是哪裡出了錯,我只是個普通的小孩。有時我會懷疑,媽媽是否會想向精子銀行要求退費。


  有著不合作的諾貝爾基因真是件相當累人的事,我努力配合,無論多麼小心謹慎,總還是會惹媽媽哭泣。夜裡,我躺在床上,周圍一片漆黑,睡不著的時候,我總是想著父親。不知道他在哪裡,在做什麼,是否也曾想到我?我一邊思考著如何籌到足夠的錢去做DNA檢測,一邊等著媽媽入睡。


  我必須等待,因為當她關上房門後,我還有些事要做。……更多內容

 

 


 

有時我會懷疑,她是否曾考慮過向精子銀行要求退費。

原來發現自己擁有抉擇權力,竟是那麼麼令人難受。

我照著這個世界的真實方式生活 卻導致她生氣;我認為這不太公平,因為這並非我的錯,也不是這世界的錯 同時也不是我活在這世界的錯。但我想 人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吧。

就算是危險藥約,她可能還是得吃,就像人們還是得開車、喝酒、抽菸、用電鋸,即使這些都有危險。

做自己就不再是個不值得追尋的目標了吧。

-->answer to a rid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