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 22:28:47Kilayko & Chungki
科技防蚊到你家,啥物蚊仔攏嘸驚 國家衛生研究院107年度年終記者會
科技防蚊到你家,啥物蚊仔攏嘸驚
國家衛生研究院107年度年終記者會
登革熱、茲卡及日本腦炎等蚊媒傳染性疾病防治是每年政府夏季重要的公衛防疫政策執行項目,今年本土登革熱疫情於台灣中北部蔓延,截至目前國內仍有零星個案持續發生。國家衛生研究院作為任務導向型的國家最高醫藥衛生研究機構,運用科學實證研究,全力支援中央及地方政府防治策略擬定。訂於108年1月4日(五)上午10點30分假衛生福利部舉行「107年度年終記者會」,向國人介紹本院107年度推行科學防疫的各項作為,希望讓國人對於蚊媒傳染性疾病防治的工作,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國衛院梁賡義院長表示,國衛院的重大使命,即是進行任務導向型的醫藥衛生健康研究,目的在提供科學實證研究的資訊,協助政府制定公共衛生及群眾健康等相關政策,達到確保全體國人健康的最終目標。為了落實這項使命,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蚊媒病中心)所屬的防疫部隊跨區支援,提供科學實證的實作建議,協助有登革熱疫情的縣市進行防治作為,同時也協助各地方化學防治完成後的成效評估作業,積極作為獲地方政府的肯定。
一般僅聽過的「人臉」辨識,國衛院則進一步開發出「蚊臉」辨識技術,基於前瞻的醫療電子技術與人工智慧科技(AI),結合網路雲端資料庫以及地理資訊系統(GIS),可望作為偵測地區蚊媒傳染病風險之利器。由國衛院蚊媒病中心及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醫奈所)共同研發的「智慧型多模態捕蚊機」,透過前瞻的AI技術結合獨家專利設計的活體捕蚊器達到具備即時辨識蚊種的功能,目前針對具登革熱傳染力的斑紋與一般的家蚊之即時辨識準確度已達到九成以上。未來更可以透過更多活體蚊種影像資料庫的建置與導入新型的AI辨識軟硬體,將可提升辨識的多樣性與準確度,並經由網路將辨識結果與周邊環境參數上傳到雲端資料庫,將可以協助防疫單位即時掌握各地區蚊種密度與環境參數的變化,進一步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的輔助,可望協助每年入夏之前預測登革熱等蚊媒傳染性疾病的高風險地區,以提前規劃防治策略,防堵登革熱爆發。
蚊媒病中心於107年度在台南市南區及北區首度嘗試,推動「室內誘殺計畫」及「室外大型誘殺站計畫」。蚊媒病中心研究發現,室內空間也是病媒蚊藏匿的地點,易成為防治死角,然而進入家戶中進行噴藥防治,容易造成民眾生活的困擾。蚊媒病中心研究團隊運用偵測病媒蚊密度的誘卵桶設計,進一步開發出誘殺桶裝置,讓病媒蚊進的去,出不來,在監測病媒蚊密度的同時,更可以直接撲殺環境中的病媒蚊。誘殺桶的設計,有助於深入家戶社區,同步於室內室外撲殺斑蚊,藉此降低環境中斑蚊的數量,防止登革熱的傳播。經過一年的努力,防治計畫有效降低試行區內斑蚊的數量,本次記者會邀請到台南當地的里長現身說法,分享防治的成果,共同見證國家衛生研究院為維護國人健康所做的努力。
新穎智慧辨蚊系統用以監控與追蹤登革熱病媒蚊密度
病媒蚊密度的長時期監控是蚊媒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工作,如何即時呈現各地區監控的結果,以利地方防疫單位規劃與進行相關的防治作為是一項重要的議題,在進行監控時,如果可以即時辨識蚊種,將可精準協助防疫策略的制定,提升防疫工作的效能。
利用前瞻的醫療電子技術與人工智慧科技(AI),結合網路雲端資料庫以及地理資訊系統(GIS),可望作為偵測地區蚊媒傳染病風險之利器。由國衛院蚊媒病中心及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簡稱醫奈所)共同研發的『智慧辨蚊系統』,可以在捕捉到蚊子的同時,即時進行蚊種的辨識,目前針對具登革熱傳染力的斑蚊與一般的家蚊之即時辨識準確度已達到九成以上。蚊媒病中心指出,利用建置各式蚊種的影像資料庫,透過AI進行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讓機器能協助人們進行即時動態的活體蚊種辨識,這套系統最大的特色是在相對低成本的前提下,即時且準確地將捕蚊裝置所捕獲的蚊種進行辨識,辨識與捕捉後的結果也會第一時間回傳到系統後台,配合地理資訊系統的套疊,透過大數據系統的建立可以進一步了解各地區病媒蚊密度的現況。
利用AI辨別蚊子之重要性在於分辨蚊子種類與捕獲活體後,衛生單位可以立刻知道當地之蚊子是屬於家蚊、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若是埃及斑蚊,前線防疫部隊則可提早啟動後續的防治機制,降低疾病蔓延的可能。
利用誘卵桶監測指數與地理資訊系統的配合,是本院蚊媒病中心成立以來努力推動與施行的防治技術及作為,目前防疫單位在回收誘卵桶之後,必須透過人工的方式進行蟲卵的孵化,待幼蟲孵化或成蚊羽化後才能確定所採集的蚊種,未來利用佈設配備智慧辨蚊系統的捕蚊裝置後,預計將可以提升辨識的效率,在有限的防疫資源下,更有效率的協助地方政府進行更精確的防疫規劃,在每年疫情來臨之前有效預測高風險地區,防堵登革熱的爆發。
社區登革熱防疫新力軍 誘殺斑蚊裡應外合
預防登革熱流行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降低傳播媒介昆蟲-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的族群量。防治實務採用綜合防治的概念與作法,包含容器減量運動、定期環境孳清、民眾衛教宣導、蚊蟲密度監測、適當化學防治等,將病媒蚊族群量壓制在不致於引發流行的水平以下。
配合現有登革熱防治策略,國家衛生研究院蚊媒病中心致力於開發各項防疫資材與策略,全力協助政府及地方防疫單位需求。中心運用偵測病媒蚊密度的誘卵桶設計,進一步開發出大型誘殺桶,讓病媒蚊進的去、出不來,直接撲殺環境中的病媒蚊。小型誘殺桶在室外因水分蒸散等問題,調查人員1週必須管理1次,體積小也較常出現遺失問題。
而大型誘卵桶因為體積大,管理週期可以延長,減少人工。中心人員經研究分析,開發一種無耗能、低成本 (含1年份耗材低於1,500元)、不需要每周管理及維護的大型誘殺桶。其蓄水量較小型誘殺桶大30倍,除可以發揮更佳的誘蚊效果外,因不需經常補充誘引物,可以大幅降低管理人力,再利用桶內黏膠裝置並搭配防治藥劑,在吸引病媒蚊產卵的同時,也將病媒蚊同步消滅,有效降低整體環境中病媒蚊數量,是一個非常適合社區長期設置防治病媒斑蚊的方法。目前已於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總共佈設106桶,不到一年誘得255,702顆卵、6,387隻斑蚊、15,865隻家蚊。
而大型誘卵桶因為體積大,管理週期可以延長,減少人工。中心人員經研究分析,開發一種無耗能、低成本 (含1年份耗材低於1,500元)、不需要每周管理及維護的大型誘殺桶。其蓄水量較小型誘殺桶大30倍,除可以發揮更佳的誘蚊效果外,因不需經常補充誘引物,可以大幅降低管理人力,再利用桶內黏膠裝置並搭配防治藥劑,在吸引病媒蚊產卵的同時,也將病媒蚊同步消滅,有效降低整體環境中病媒蚊數量,是一個非常適合社區長期設置防治病媒斑蚊的方法。目前已於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總共佈設106桶,不到一年誘得255,702顆卵、6,387隻斑蚊、15,865隻家蚊。
除了戶外需要仰賴防疫單位與民眾共同合作支持之外,居家室內也是不可忽略之處。經過蚊媒病中心長期調查,台灣室內病媒蚊主要分佈在衛浴廁及廚房,其次是客廳。但是室內病媒蚊只有在疫情發生時,政府才能主動進入防疫,因此平時如何減少居家室內的病媒蚊,是預防登革熱傳播的一個重要議題,對此中心於臺南市北區與南區進行「室內誘殺桶計畫」,推行適合室內的小型誘殺桶,讓民眾放置於家中病媒蚊活動多的衛浴廁、廚房或客廳,誘引黏殺室內病媒蚊;並讓民眾自主管理,了解自家病媒蚊活動情形,加強其防治病媒蚊的觀念。
臺南市南區田寮里在104年登革熱大流行時,是南區疫情的重災區,當地居民聞『蚊』色變,在里長的支持下,中心於此試行誘卵桶監測與推行室內外誘殺桶計畫,經過病媒蚊密度監測的結果分析,病媒蚊數量確實因室內誘殺桶而降低。2年來田寮里沒有本土登革熱疫情發生,此豐碩防疫成果主要仰賴當地居民的配合與地方防疫單位的支持。未來國家衛生研究院蚊媒病中心將會秉持任務導向為原則,持續積極協助政府與各地方防疫單位共同防治登革熱。
新聞小字典:為何「誘卵桶指數」優於WHO推薦之「布氏指數」?
WHO主要推薦的病媒蚊密度調查方法-「布氏指數」,在愈來愈都市化的環境有失真的現象。布氏指數是以調查50-100戶中的陽性容器數為標準,但都市化的環境中,一棟大樓可能就有上百戶,而調查完幾棟大廈的數據卻無法代表整個地區,更不用說上天下地的隱性孳生源。因此需要其他方式輔助布氏指數預測或評估台灣都市中的登革熱風險。
國家衛生研究院蚊媒病中心自105年成立即與政府及各防疫單位研擬出登革熱病媒蚊密度標準化監測方法並實施至今。目前使用改進的「誘卵桶指數」,過去即有使用的誘卵桶是一種主動式的密度調查,中心經由標準化器材、方法及增加了卵數當指標,再以地理資訊系統 (GIS) 呈現,建立了新的管理指標:誘卵桶陽性率60%與卵數500顆,且以九宮格區分「優先里別」 (監測里周陽性率60%與卵數500顆) 與「注意里別」 (陽性率60%或卵數500顆),以每周1里1筆數據,增加病媒蚊調查與管理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