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之美 深植台灣 創造生物經濟產業契機
科學之美 深植台灣 創造生物經濟產業契機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特聘研究員
榮獲「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全台第一、更是唯一專為表揚台灣女科學家卓越貢獻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今年堂堂邁入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始於2008年,由台灣萊雅、吳健雄學術基金會與婦聯會共同主辦,多年來素有「女性諾貝爾獎」之美名,顯見該獎項的學術地位與指標意義。今年最高榮譽的傑出獎(*註1)由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特聘研究員獲得。蔡博士是國際知名的植物營養學家,從事細胞膜蛋白的功能研究,在硝酸鹽轉運蛋白研究領域貢獻卓著,有助舒緩氮肥對環境的危害,其成果發表於頂尖期刊,取得台灣及美國專利,更被寫入植物生理學的教科書,不僅創造台灣生物經濟產業契機,也提升台灣學術研究的國際能見度。
蔡博士喜愛觀察生物,對植物充滿好奇心,從大學時期即以研究為志業。她鼓勵年輕學子追隨自己的心,不要擔心沒被看見、石沈大海,只要想著自己在幫忙打底鋪基地,享受過程中探求真理的感覺,就能夠在研究之路上走得更長更遠。目前地球人口爆增,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蔡博士所致力研究的植物硝酸鹽轉運蛋白研究有助改善肥料的運用,是綠色革命很重要的一環,希望在提升食物產量、養活世界人口之際,也能降低污染,對環境更加友善。
發現植物第一個硝酸鹽轉運蛋白 看見大地永續發展新希望
傑出獎: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特聘研究員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蔡宜芳博士,長期投入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斐然。1990年蔡博士取得美國卡奈基美倫大學生物研究所博士學位;1990年至1993年期間,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系進行博士後研究;1994年返回台灣,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擔任助研究員;2016年起,獲聘為該所特聘研究員。蔡博士對於科學人才的養成亦熱心參與,自2008年起,擔任台灣大學分子細胞研究所兼任教授;2014年起,也擔任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研究所兼任教授,透過紮實的實驗室訓練,已培育多位女性科學家獨當一面,在台灣和美國的大學任職。
蔡宜芳博士專攻植物營養學,從事細胞膜蛋白的功能研究,利用遺傳方法找到第一個硝酸鹽轉運蛋白基因CHL1,開啟在分子層次研究植物硝酸鹽運送的新紀元。透過蔡博士細心鑽研,更發現「硝酸鹽轉運蛋白CHL1同時也是硝酸鹽感應子」,能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及生理代謝,甚至改寫了教科書上關於硝酸鹽輸送的理論,在植物營養學界引起極大的震撼。由於農作物利用的氮肥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透過對硝酸鹽輸送機制的了解,蔡博士設計出提高作物氮利用效率的新策略,有助舒緩氮肥對環境的危害,獲得台灣和美國的專利,研究成果倍受國際肯定。
科學新星閃耀殿堂 研究成果令人驚豔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除了頒發「傑出獎」之外,另頒發兩名「新秀獎」,以獎勵優秀的年輕女性科學研究者;和一名「孟粹珠獎學金」,用於獎勵主修科學領域的女性博士班研究生。本屆「台灣女科學家新秀獎」的兩名得主為: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王涵青教授和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趙玲副教授。孟粹珠獎學金的得主為國立臺灣大學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博士班五年級學生林秀娟。
新秀獎: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王涵青教授
王涵青博士自2000年開始投入蝦類重要病毒性病原體(蝦白點症病毒)研究;2007年赴日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將研究領域拓展至蝦類免疫學;2008年返國後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至今,建構「蝦體類適應性免疫」的突破性免疫系統,結合生醫系統生物學模式,發現第一個由無脊椎病毒所驅動宿主的有氧糖解現象。王博士發表的40餘篇科學論文中,有超過50%刊登在評價居前10%之內優質期刊,更是第一位在對蝦類病原體研究領域,以完整論文發表於國際著名病原體指標期刊 PLOS Pathogens 的團隊領導者,前瞻發現獲得國際學術界肯定。王博士的研究成果也藉由緊密產學合作轉移至蝦類養殖產業,協助蝦類養殖產業邁向環境友善的永續經營綠色養殖模式。
趙玲博士對於細胞膜蛋白的研究兼具學理創新以及前瞻性,擅於精準運用化工之中物理、化學、和數學的基礎來發展新技術,其研究對於藥物開發和研究膜蛋白的功能與機制方面有突破性的貢獻。近年趙博士已發表多篇文章於該領域中評等居前15%之優等SCI期刊中。2017年獲日本化學學會頒發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並獲邀於日本化學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趙博士團隊率先發展出之細胞膜蛋白檢測技術,利用仿細胞膜平台來分離、純化及檢測細胞膜蛋白,在進一步與產業結合後,將可使我國在此一生物技術的發展上,處於領先國際的地位。
孟粹珠獎學金:國立臺灣大學「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博士班五年級學生林秀娟同學
林秀娟同學是台大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的博士班學生,成績優異,在顏雪琪教授的指導下從事蛋白質降解的系統性研究。2015年林同學在博士班二年級時就發現一種含硒蛋白的降解方法,利用ubuquitin-liagse (CRL2) (泛素連接酶),辨認所需要降解的蛋白,該論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國際頂級的Science 期刊。2017年林同學以共同第一作者身分在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發表一篇模型建立的論文,解釋細胞如何辨認UGA編碼作為含硒蛋白的降解碼。年紀輕輕即已展現研究實力。此外,林同學也獲得許多國內外獎項,包括台大生命科學院院長獎、吳健雄科學營特別獎、GYSS全球青年科學家高峰會台灣代表等。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樹立典範 鼓勵年輕女學生邁向科學之路 傳承科學研究
回顧過去十一年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的活動,不管內在或外在方面,都有顯著的提升和進展。在獎別方面,從首屆僅頒發單一獎項:「傑出獎」,用於表揚在學術研究有卓越成就,和對台灣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傑出女科學家;自第二屆起,增設「新秀獎」,用於獎勵年輕優秀的女性科學研究者;又自第五屆起再增設「孟粹珠獎學金」,用於獎勵就讀博士班的在學女學生。在國際方面,經由台灣萊雅公司的努力爭取,自2015年起,我們已可推薦國內的傑出女科學家,以台灣名義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國際萊雅集團合辦的「For Women in Science」的遴選活動。在國內女性科學教育的推廣方面,自民國101年起迄今,我們協助教育部辦理「高中女生科學教育巡迴訪問計畫」:每年選擇8至10所高中,包括純女校和男女合校在內,利用周末,進行一整天的科學教育活動,包括半天的實驗操作和半天的演講對談,邀請歷屆榮獲台灣女科學家獎的得主們,前往各校和女學生們直接面對面互動交談,希望透過這些活動,分享和傳承傑出女科學家們的經驗,提升女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激發追求科學卓越的企圖心。在這六年期間,參加的高中女學生人數累計約六千人,甚受歡迎,成果良好。
觀看傑出獎得主蔡宜芳博士介紹影片: https://youtu.be/R-pFUFXQu_E
※關於【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設置沿革】與【 2018年第十ㄧ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簡介】請參閱附件。
【附件一、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設置沿革】
為表揚女性科學家在科學領域的成就和對社會的貢獻,萊雅集團 (L'ORÉAL) 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自1998年起,合辦「L'ORÉAL - UNESCO Awards For Women in Science」,先由世界各國選出在物質科學 (公元單數年) 或生命科學 (公元雙數年)領域的傑出女性科學家,再由UNESCO邀請國際聲望卓著的學者,組成遴選委員會,於全球五大洲 (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亞洲-太平洋) 各選出一位,共五位在科學研究上有卓越貢獻的女性科學家,頒發桂冠獎。
由於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一直未曾受邀推薦人選,加入全球性的遴選活動。2007年台灣萊雅公司為回饋社會,發起設置「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希望能傳承吳健雄博士在二十世紀自然科學領域的偉大貢獻,樹立傑出女科學家的典範,鼓勵台灣年輕女性學子投入科學研究,也希望藉由該遴選活動,爭取台灣女性參與全球的表揚機會。該設獎計畫獲得國內學術界和女科學家們的歡迎和讚揚,吳健雄學術基金會 (以下簡稱本會) 董事長劉兆漢教授 (時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慨允協辦,由本會負責全部的遴選作業;李嗣涔教授 (時任國立台灣大學校長) 擔任首屆遴選委員會召集人;多位國內科學領域著名的女教授熱心參與遴選辦法制定。按遴選辦法的規定:每年年底前遴選一名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且對台灣社會著有貢獻的傑出女科學家,並於次年初舉辦的盛大頒獎典禮中公開表揚。得獎者獲頒新台幣肆拾萬元。首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於2008年1月順利舉行,受到國內各大媒體的重視和廣泛報導。
爾後,在第二屆加入婦聯會的資源,並於第三屆由台灣萊雅增設兩名「新秀獎」獎項。第五屆起,除了原設的「傑出獎」和「新秀獎」外,為紀念已故國立陽明大學醫技系孟粹珠教授,新設「孟粹珠獎學金」一名,獎額新台幣捌萬元,由前清華大學校長徐遐生教授捐助,專用於獎勵在學業和研究兩方面皆有優異表現的博士班女學生。自第六屆起,「孟粹珠獎學金」改由劉董事長的子女提供贊助。
自2008年起至2013年止,「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已連續舉辦六屆,獲獎者共計有十八名。2013年12月由台灣萊雅公司出資委託遠見雜誌社聯集,敘述這十八名傑出女科學家的故事,出版《她們,好厲害!》一書,更贈送三千本予教育部,作為教育部主辦「高中女校科學教育巡訪活動」的學生贈書,該活動由本會和台灣萊雅協辦,希望引領台灣的年輕女學子們,以前輩為典範,勇於實踐追求科學卓越的夢想,開創我國女性科學家的新頁。
此外,在台灣萊雅的積極努力下,自2015年起,國際萊雅總部已同意台灣可自行提名候選人,以台灣名義,參加L’ORÉAL和UNESCO合辦的「For Women in Science」的遴選活動,為推動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站上世界舞台發光,更邁進一步。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每年選出「傑出獎」一名,獎金為新台幣陸拾萬元。「新秀獎」兩名,獎金為新台幣拾伍萬元。「孟粹珠獎學金」一名,獎金為新台幣捌萬元。
【附件二、2018年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簡介】
(一)傑出獎: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蔡宜芳
學術歷程與成就
蔡宜芳博士為享譽國際的植物營養學家,她從事細胞膜蛋白的功能研究,在國際上具有領導地位,對該領域有卓越的貢獻。她的研究成果不僅被寫入植物生理學的教科書,發表於頂尖的期刊,亦有應用濳力,取得台灣和美國的專利,提供讓農業永續發展的新策略。她在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突破,簡列如下:
1. 發現植物的第一個硝酸鹽轉運蛋白
植物主要以硝酸鹽的型式利用氮肥,1990年之前僅能以生理及生化的方法來研究硝酸鹽的吸收;1991-1993年期間,蔡宜芳博士精巧地利用遺傳方法,找到第一個硝酸鹽轉運蛋白基因CHL1,利用爪蟾卵細胞證實硝酸鹽輸送的功能,從此開啟了在分子層次研究植物硝酸鹽運送的新紀元。
2. 發現植物利用transceptor偵測外在養分的變化
硝酸鹽不僅是植物的營養源也是一個訊息傳遞分子,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及生理代謝。知道這現象二十年了,仍不知道植物是如何去偵測土壤中養分的變化。蔡博士另一項有重大影響力的突破,是發現「硝酸鹽轉運蛋白CHL1同時也是硝酸鹽感應子」。植物利用CHL1偵測土壤中硝酸鹽含量的變化,而誘發適量的反應。一個新名詞『transceptor』就是用來形容同時具有transporter和receptor雙重功能的蛋白。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最頂尖的生物學期刊「細胞」(Cell)。這個新發現在植物營養學界引起極大的震撼,誠如一位德國營養學家所說的「蔡宜芳博士是在這風暴的中心」,其他學者紛紛在尋找在他們感興趣的離子或是營養源中是否有相似的機制。
3. 改寫教科書上關於硝酸鹽輸送的理論
CHL1屬於NRT1家族,而阿拉伯芥硝酸鹽轉運蛋白NRT1家族一共有53個之多,蔡宜芳博士苦心鑽研各個NRT1硝酸鹽轉運蛋白的特性與功能,對硝酸鹽如何輸送到各個部位屢屢提出創新的見解。論文發表於植物領域的重量級專業期刊Plant Cell就多達7篇,其中一項創見是:長久以來教科書裡的一個經典的植物生理教條說:「無機氮源硝酸鹽只能透過木質部(xylem)輸送;有機氮源氨基酸(amino acid)才會透過韌皮部(phloem)輸送」。這個經典理論還常當作生物學的考題。但是,蔡博士關於多個NRT1轉運蛋白的研究成果證實:硝酸鹽可以藉由韌皮部輸送來重新分配,而且這樣的輸送對植物的生長很重要。因此教科書上關於硝酸鹽輸送的理論需要改寫。
4. 將基礎研究推向應用,找到改進植物氮利用效率的新策略
氮肥的合成消耗全球百分之二的能源,但是施用的氮肥僅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真正被農作物利用,其他殘餘的氮肥造成很嚴重的環境問題,例如造成河川海洋的優養化,使魚蝦無法生存或是產生溫室氣體。透過對硝酸鹽輸送機制的了解,蔡宜芳博士設計出提高作物的氮利用效率的新策略,獲得台灣和美國的專利,有助於舒緩氮肥對環境的危害。多年來蔡宜芳博士在硝酸鹽輸送及硝酸鹽訊息傳遞的研究上,有許多創新且重大突破的成就,研究成果倍受國際肯定,多次發表在Cell、Nature、Science、Plant Cell、 EMBO J.等頂尖期刊,奠定她在營養訊息傳遞研究領域的領導地位,並提升台灣學術研究的國際能見度。
提昇台灣在國際學術界的聲望
蔡博士積極參與國際性學術活動,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或歐美大學及研究機構付費邀請她演講,國際會議除了邀請她擔任會議主講者外、也邀請她擔任會議主持人,或參與會議的籌備。過去十年間,蔡博士在國際會議或國外大學/研究機構,給過近五十場的演講。曾有知名的國際植物學者說,他們是因為蔡宜芳博士,才知道有中央研究院的存在。此外,她已連續七年擔任植物學重要期刊Plant Physiology的編輯,並參與植物學經典教科書的編寫。這些對於台灣植物科學研究都有提升的助力,並且提升台灣科學研究在國際上的聲望。
2014年,蔡宜芳博士接受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的邀稿,為兩篇當期的硝酸鹽轉運蛋白結構的文章做「新聞摘要與評論」(News & Views),這是台灣研究人員少有的殊榮和重責,顯示蔡博士的研究成果在該領域具有領先的地位,受到國際高度的重視與肯定。
熱心參與人才的培育
蔡博士熱心參與科學人才的培育,擔任台灣大學和陽明大學的兼任教授,透過實驗室的紮實訓練,已培育多位女性科學家獨當一面,在台灣和美國的大學任職;她也積極投入博士班學程的規劃、訓練、及國際合作。此外,科學訓練須從基層做起,蔡博士長期參與中小學科展和台灣國際科展的評審工作,還擔任中華民國科學展覽會的諮詢委員,「科學少年」月刊的編審顧問,積極協助年青科學人才的培育以及科學教育向下扎根的工作。
(二)新秀獎: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王涵青教授
王涵青博士自2000年開始投入蝦類重要病毒性病原體(蝦白點症病毒)研究;2007年赴日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將研究領域拓展至蝦類免疫學;2008年返國後,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至今,建構「蝦體類適應性免疫」的突破性免疫系統,同時也結合生醫系統生物學模式,發現第一個由無脊椎病毒所驅動宿主的有氧糖解現象。近年來更將微生物菌相學帶入蝦類細菌性疾病的研究範疇,藉由不斷的投入新研究能量於蝦類研究中,推動相關領域的深入探索。
王博士在 2008~2017期間,逐步提升研究層次,突破水產生物研究的困境與限制,所得研究成果也改變了現有無脊椎動物免疫學之傳統概念,拓展了目前代謝體學的所知。自2008年任教於成功大學後,王博士所發表的四十餘篇科學論文中,有超過50%刊登在評價居前10%之內優質期刊;另外,有19次以邀請講者(Invited speaker)的身分,在國際會議發表蝦體類適應性免疫、蝦白點症病毒、及蝦類細菌性疾病等專題演講。王博士不僅是第一位在對蝦類病原體研究領域,以完整論文發表於國際著名病原體指標期刊 PLOS Pathogens 的團隊領導者,顯示其她的前瞻發現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肯定。
王博士在蝦類的類專一性免疫機制上的建構,除了推翻過往對於無脊椎動物免疫學的傳統概念之外,又將此研究與經濟水產無脊椎動物相結合,因此備受國際重視。王博士三度獲得國際期刊編輯和國際團隊的邀請,撰寫評論性文章(review article),發表於Frontiers in Immunology和Developmental & Comparative Immunology。在這三篇評論性文章中,又以發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 的文章最為特別,此文章是由曾經在Nature上發表橈腳類動物具有被動式免疫系統的德國團隊所發起,邀請瑞士和美國學者各一人,以及一位台灣學者(王博士本人)共同撰寫,對於可能在無脊椎動物被動式免疫扮演重要角色的Dscam七項議題進行討論。由此可看出王博士在此領域的研究地位,已獲得歐美等國國際學者的重視。
王博士在學術上的研究進程與成果,藉由緊密的產學合作,轉移至蝦類養殖產業,參與合作的企業皆有長期的合作關係。此外,王博士曾參與美國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所屬之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參考實驗室所開設的「國際蝦類疾病鑑定與檢測之專業培訓課程」,台灣地區應僅王博士一人以教師身分完成此課程。王博士結合其研究專業,多次受邀赴國外(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實際探勘蝦類及水產生物養殖場域,並針對所訪問的水產養殖團隊,給與生物安全性的教育訓練。王博士致力於蝦類養殖產業邁向環境友善的永續經營綠色養殖模式,協助業界建立病原體防範策略,提升其養殖成功率及獲利。
在培育人才方面,王博士帶領年輕的研究團隊成員們,直接面對學術及產業問題,致力於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之水產免疫及疫病的研究人才,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除了在國內水產疾病研究領域中獲得肯定外,在國際上也展露光芒。研究團隊的學生們共計在國際會議發表23 場口頭報告,並獲得14 項國際型研討會獎項(如最佳口頭報告、最佳海報Best Poster Presentation 等),以及29 項國內研討會獎項。
(三)新秀獎: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趙玲副教授
趙玲博士對於細胞膜蛋白的研究兼具學理創新以及前瞻性。細胞膜蛋白是目前主要藥物標靶和發展新穎治療方式的研究對象,然而其結構與功能深受純化和檢測時的環境所影響,為目前研究上的一大挑戰。即使部分膜蛋白能夠以當前生化方法處理,其純化和標記步驟仍然需要投資大量的人力,時間和資金。她發展的新方法為建造各式細胞膜晶片,來讓這些蛋白可以在它們原本的細胞膜環境中被分離、純化、和後續功能檢測。此技術可幫助發現和研究以往因為在處理過程中變性,而無法得知其功能與結構的重要膜蛋白。近期她更進一步結合跨領域技術,發展新型免標記篩選藥物工具,不僅可以顯著降低純化和標記的時間,也可發現之前方法無法發現的新候選藥物。趙博士擅於精準運用化工中物理、化學、和數學的基礎來發展新技術,所提的方法能解決當前生物技術所無法解決的問題,且目前發表的論文均可顯示其觀察敏銳、推論與驗證方法嚴謹,其研究極有潛力對於藥物開發和研究膜蛋白的功能與機制方面有突破性的貢獻。
趙博士之研究成果在所屬研究領域具有傑出表現。近年已發表多篇文章於該領域中評等居前15%之傑出SCI期刊中。2015年得到台灣化工學會頒發的學術勵進獎,以及化工傑作獎; 2016年獲得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計畫;2017年獲日本化學學會頒發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並獲邀於日本化學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2017年獲得了傑出人才基金會之年輕學者創新獎;發表之文章中也被選為知名期刊 Lab on a Chip 期刊的封面。
趙博士致力於研究和發展各式對於新穎治療方式有幫助的生物技術。為了能因應臺灣目前較為缺乏長期巨額投資的環境,她把研究目標訂在利用本身在化工養成教育中,所具備的各式紮實之物理和化學基礎,來發展新穎策略,以減少生物試驗中常需消耗大量資金和時間的步驟,同時發現並解決一些在傳統生物相關研究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或瓶頸,以對生技產業有所貢獻。由其團隊率先發展出之細胞膜蛋白檢測技術是屬於剛開始發展的先端研究。此技術係利用仿細胞膜平台來分離、純化及檢測細胞膜蛋白。在進一步與產業結合後,將可使我國在此一生物技術的發展上,處於領先的地位。趙博士目前的研究成果也已獲得兩個專利,其一為使用物理障礙的方法來避免脂雙層膜被氣泡破壞,使其存留比例、流動性、和檢測的能力均保持在原本的90%以上,突破了先前相關技術的問題;另一為發展出免標定之監測傳輸行為之感測晶片和方法,過去所使用的技術都需要額外對蛋白質或藥物做標定,然而標定常有可能會影響結構功能,此法可補足目前市面上技術無法檢測的領域,深具技轉潛力。
除研究外,趙博士在教學工作上也不遺餘力。自任教於台大,講授研究所的高等流體力學、大學部的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以及化工動力學等主要科目,教學認真,成效良好,學生們給予甚高的評價。她也設計並開授新的選修課程,著重運用範例來教導學生如何將基礎科目所學,應用於新穎研究上。此外,趙博士也密集與其研究生討論研究和給予指導,確切利用研究資源培養學生分析洞察的能力、發展拓展嶄新研究的創造力。她目前指導過的研究生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在研討會中獲得獎項,顯示其積極培養年輕研究人才。
(四)孟粹珠獎學金:國立臺灣大學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博士班五年級林秀娟同學
林秀娟同學是國立臺灣大學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的博士班學生。她的學士學位是在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取得。她的學業成績非常優異,不只在研究所時是第一名,連在大學部時,也是畢業成績全班第一名。她年年學業平均成績超過90分,這在高手雲集的台大生命科學系,實屬不易。
林同學的研究表現亦是十分亮麗,她在顏雪琪教授的指導下,從事蛋白質降解的系統性研究。2015年她在博士班二年級時,就發現一種含硒蛋白的降解方法,是利用ubuquitin-liagse (CRL2) (泛素連接酶),去辨認所需要降解的蛋白。這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的Science 期刊,她是第一作者。接著2017年發表一篇模型建立的論文,解釋細胞如何辨認UGA編碼作為含硒蛋白的降解碼。這篇論文發表在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她是共同第一作者。台灣的學術界全年甚少產出幾篇具有高影響係數的論文,而秀娟卻連連發表,足以顯示她的研究實力。
林同學在各方面的表現,非常耀眼,因此獲得許多國內和國外的獎項,包括台大書卷獎、台大生命科學院院長獎、吳健雄科學營特別獎、GYSS全球青年科學家高峰會台灣代表等等。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主辦單位及得主合影(由左至右):台灣萊雅陳敏慧總裁、新秀獎得主王涵青博士、傑出獎得主蔡宜芳博士、新秀獎得主趙玲博士、孟粹珠獎學金得主林秀娟同學、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劉兆漢董事長。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合影(由左至右):新秀獎得主王涵青博士、新秀獎得主趙玲博士、傑出獎得主蔡宜芳博士、孟粹珠獎學金得主林秀娟同學。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合影(由左至右):新秀獎得主王涵青博士、新秀獎得主趙玲博士、傑出獎得主蔡宜芳博士、孟粹珠獎學金得主林秀娟同學。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合影(由左至右):新秀獎得主趙玲博士、傑出獎得主蔡宜芳博士、新秀獎得主王涵青博士。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傑出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博士,設計提高農作物氮利用率的新策略,創造台灣生物經濟產業契機!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孟粹珠獎學金頒獎合影(由左至右):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劉兆漢董事長、孟粹珠獎學金得主台灣大學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林秀娟同學。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新秀獎頒獎合影(由左至右):台灣萊雅陳敏慧總裁、新秀獎得主台灣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系趙玲博士。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新秀獎頒獎合影(由左至右):台灣萊雅陳敏慧總裁、新秀獎得主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王涵青博士。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新秀獎頒獎合影(由左至右):科技部鄒幼涵常務次長、傑出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博士。
第十一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蔡宜芳博士考上北一女的禮物是顯微鏡,開啟她對於科學的熱情,因此現場也準備一個顯微鏡傳承給北一女的小學妹,鼓勵其勇於追求自我投入科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