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IT 2017循環經濟論壇 經濟部提出「零廢棄、零排放、零事故」三零願景
WCIT 2017循環經濟論壇
首度來台科思創執行長、陽光動力號飛行冒險家
暢談綠色願景
2025年全球人口將新增11億人,地球資源匱乏的急迫與嚴重性不容小覷,「循環經濟」是支撐下世代經濟發展的主軸之一。2017世界資訊科技大會今(11)日下午由經濟部楊偉甫次長,攜手首度來台的兩大循環經濟世界級專家科思創公司執行長唐佩德(Patrick Thomas)、陽光動力號的飛行冒險家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與德國在台協會處長歐博哲(Martin Eberts),一同分享如何運用乾淨科技改寫歷史的真實驗證,探討企業綠色商機、產業可能性與未來永續發展。
科技,是用來改變,讓這世界更精彩。以往線性的消費模式使得全球資源已入不敷出,從 2000 年到 2013 年,全球的商品期貨平均價格增長了近3倍。面對全球原物料價格的上漲,WEF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顧問公司也合力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循環經濟將在5年內,創造5億美金的淨收益、10萬個新工作,並可避免1億噸的原料浪費。
產、官、學攜手合作 開創智慧島嶼的循環經濟之路
經濟部目前極力推動「5+2」產業創新研發計畫,鎖定推動循環經濟創造新價值,輔導產業循環使用資源,及配合循環型生態化產業群聚區域,整合區域內產業餘裕之能源與資源,建構資源循環永續利用之產業環境,促進產業互利共生,提升產業綠色生產力,期望逐步邁向「零廢棄、零排放、零事故」之三零願景!
經濟部楊偉甫次長表示,由於臺灣是一個天然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能源資源自給率低、水資源匱乏、環境承載有限,且過去產業型態多以資源耗用型產業為主,人民的生活模式亦是嚴重仰賴在消耗能資源上。但隨著原物料需求持續增加、生產成本持續成長等現象開始浮現,找出新的解決方法是臺灣重要的課題!臺灣自1999年起著手推動資源循環,近20年來由社區、經營回收事業的企業以及地方政府攜手合作,加上「廢棄物清理法」、「資源循環利用法」等專法上路,垃圾清運量下降,資源循環逐年增加,促進許多資源生產企業積極從事各種廢料的回收與再生利用,2016年,工業廢棄物的回收利用能力提高到每年1418萬噸,回收利用率達到80%,回收行業產值達25億美元!
科思創公司執行長唐佩德:臺灣資源仰賴進口,再生循環迫在眉睫
科思創公司執行長唐佩德強調,自工業革命起,碳排放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就扮演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隨著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地球能源含量不斷下降,如何兼顧發展同時降低碳循環,成為當代人類追求生存與發展的另一個重要課題。然而,資源匱乏問題是全球迫在眉睫的挑戰之一,尤其臺灣資源多仰賴進口,對於資源的使用與分配,更要錙銖必較,所以在面對危機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同時,人們應該思考更實際的面向─「獲利」!
唐佩德解釋,沒有任何的危機解決方案,能夠在無法獲利的狀況下推行,因此,當提到循環經濟時,首重「降低碳循環」。科思創也正積極開發相關技術,提供具獲利性的總體循環經濟解決方案。此外,IT在循環經濟的實行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例如大數據分析提供了使用者更精確的能源使用紀錄,同時對於製造產業而言,IT應用更是能提供產能效率,而效率提升便代表能源應用效力提高,同時也兼顧降低碳循環的初衷。
冒險家皮卡德也提到,在他決定要執行「不用一滴油」飛行環遊世界一圈時,沒有人相信他的想法。希望這樣的冒險努力與成功,可以讓世人知道,能源的生活應用有更多的無限可能。人們當今最該思考的議題,是如何有效利用能源,而這也將是未來人類與自然長久共生的重要議題。換句話說,循環經濟不僅是資源再利用與降低碳循環而已,更需要著重於能源有效利用。
全球的經濟雖面臨資源短缺的挑戰,然而企業的轉機大門也因此開啟,循環經濟不只是一種友愛地球的社會責任,更是在資源短缺的危機下,能夠帶領企業走出困局的新路徑,也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