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病人有出血困擾 新藥物快速解除心腹大患 子宮肌瘤治療新突破 全面提升生活品質
三分之一病人有出血困擾
新藥物快速解除心腹大患
子宮肌瘤治療新突破 全面提升生活品質
根據統計,30歲以上婦女的子宮肌瘤發生率為20%,40 至50 歲女性發生率更高達50%~80%,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會有不正常出血的症狀並深受困擾。根據2012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之PEARL臨床試驗結果顯示1,新一代口服藥物(Ulipristal acetate) -- 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Selec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 SPRM),能在七天內快速控制出血及改善貧血狀況、有效明顯縮小肌瘤體積、減緩疼痛並全面恢復生活品質。
約三分之一患者有不正常出血的症狀 傳統治療方式助益有限
台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理事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葉光芃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與結締組織纖維異常增殖而長出的腫瘤,大部分為良性瘤,盛行率隨育齡婦女年齡增長而提高,通常停經婦女的肌瘤體積會變小。大多數子宮肌瘤患者無明顯症狀,常在健康檢查或懷孕前檢查才診斷出來,但10-20%的子宮肌瘤會出現症狀,不正常出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會有不正常出血情況。子宮肌瘤症狀除了與肌瘤大小有關之外,肌瘤的位置也相當重要。突出於子宮外側的漿膜下肌瘤,較易壓迫膀胱或大腸,靠近子宮腔的肌瘤則特別容易發生出血症狀。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趙湘台醫師指出,子宮肌瘤多半是良性的,約只有千分之一是惡性腫瘤。大部份子宮肌瘤患者並無不適症狀,通常在進行例行婦科檢查後,才會發現子宮肌瘤。一般無症狀的小肌瘤可定期追蹤,一旦發生壓迫症狀或引起腹痛、大量出血造成不適者,才需要進行治療。如同【門診案例一、二】(詳見附件),有許多病患也因為害怕動手術,長期飽受腹脹、腰痠及經血過多之苦。
目前子宮肌瘤治療主要為非侵入性藥物治療及外科手術治療兩大選擇,其中非侵入性藥物除了只能短期維持藥效之外,副作用也相對明顯。至於外科手術,無論是針對子宮肌瘤之切除,甚至是全子宮切除,也都存在併發症風險,對生育年齡女性造成極大困擾。
研究證實全新口服藥物能快速控制出血 減緩不適症狀且安全性高
趙湘台醫師表示,根據2012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之PEARL臨床試驗結果顯示1,新一代口服藥物 (Ulipristal acetate) -- 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 (Selec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 SPRM),有75.9% 病患出血能在七天內快速控制出血症狀。與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相比,肌瘤縮小體積可多達47%。減緩疼痛上,於VAS疼痛量表評估可降低28mm。安全性上之熱潮紅比例只有11%,與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40% 發生率相比,明顯降低很多。針對貧血狀況,與安慰劑合併鐵劑使用對照組相比,高達83% 患者貧血狀況獲得改善。另外,根據UFS生活質量症狀嚴重程度4大評估結果:在出血、腹痛、頻尿程度、疲倦,與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相比,4大評分分數皆降低,代表能有效提高生活品質。服用3個月後,超過90%的病人也能有效控制出血,並且在3個月療程後,可有效抑制肌瘤生長達6個月,每次療程最長三個月,可重複一次為期3個月的療程,第二次療程最早應於第一次療程完成後的第二次月經期間開始。因此,不但在恢復婦女生活品質上有卓越效果2,還能降低手術風險。可使用於中度至重度子宮纖維瘤(子宮肌瘤) 症狀的生育年齡成年女性,作為手術前治療之用。透過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的機轉,可抑制子宮肌瘤血管與細胞新生,進一步讓肌瘤細胞凋亡,讓手術更加順利。
台灣及香港同步上市 全面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根據衛福部民國102年門、住診合計 (包括急診) 患者總人數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子宮肌瘤人數為 366,871人,年成長率為3.36%,其發生率隨生育年齡有攀升趨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龍震宇醫師表示,儘管子宮肌瘤發生率以40-50歲女性最高,但年輕患者亦所在多有,尤其在接近更年期的婦女,大多數仍會優先選擇非侵入治療取代外科手術治療,像【門診案例三 涂女士】 (詳見附件),因月經過多、有血塊情況超過一年,加上痛經、喘不過氣、嚴重貧血前來求診,經檢查得知竟是多顆子宮肌瘤在作祟,儘管已屆停經年齡,但仍不願冒手術開刀的風險,故選擇新一代子宮肌瘤口服藥物 (Ulipristal acetate) 治療。在服用藥物一週後出血狀況明顯獲得控制,貧血問題也改善許多,效果良好。
新一代子宮肌瘤口服新藥(Ulipristal acetate),已在英、法及德國等歐洲國家上市,全新作用機轉可有效控制出血及改善貧血狀況、降低疼痛、安全性高並持續抑制肌瘤生長全面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是廣大婦女的一大福音!
參考文獻:
1.Donnez J, et al; N Engl J Med. 2012;366(5):409–420.
2.Donnez J, et al; N Engl J Med. 2012;366(5):421–432.
【附 件】
門診案例一:A女士,48歲,子宮肌瘤
A女士,之前剖腹生產,手術開刀造成腸粘黏,十幾年來,每到生理期就會痛上二、三天,每個月至少要痛二回。最近突然經血量大增,甚至一、兩個小時就得更換一次褲子,因從事茶行工作,為了接待客人常需久坐幾個小時而坐立難安,深受其擾,已嚴重影響工作情緒及生活品質,經門診檢查得知罹患子宮肌瘤,一度打算手術摘除永除後患,卻又擔心開刀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只是若放任不理,萬一這些腫瘤日後變癌時,只怕身心無法承受遽變!如此的煎熬與焦慮,不僅影響工作表現與日常生活,更成為她長期健康的不定時炸彈……
門診案例二:B女士,49歲,兩顆子宮肌瘤
B女士,31歲剖腹產、37歲結紮,八、九年前發現兩顆4、5公分子宮肌瘤,今年檢查時發現子宮肌瘤開始長大,五月時因大量出血,造成暈眩,檢查出嚴重缺鐵性貧血,經超音波檢查,又發現幾顆肌瘤,除了貧血,也覺得肚子很大、很醜,但因篤信「脈輪氣血循環」,堅持不願手術摘除子宮,其他治療方式又不適合她先前動過兩次手術、腹腔有沾黏者。為了治療因肌瘤造成經血過多的嚴重貧血,在服用(Ulipristal acetate) 藥物治療一週後,不僅出血狀況獲得控制,也改善了貧血問題。
門診案例三:涂女士,50歲,多顆子宮肌瘤
涂女士,月經過多、有血塊情況超過一年,痛經、喘不過氣、嚴重貧血,經診斷發現長了多顆子宮肌瘤,雖然已屆停經階段,但仍不希望開刀治療,所以選擇新一代口服藥物(Ulipristal acetate) 治療子宮肌瘤。在服用藥物一週後出血狀況明顯獲得控制,貧血問題也改善許多,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