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2 00:16:05Kilayko & Chungki
「我的名字、我的驕傲」 原住民族日回復傳統姓名
「我的名字、我的驕傲」
原住民族日回復傳統姓名
鄭市長:市府推出回復傳統姓名
單一窗口跨區服務,
桃園將成為原住民追求希望的起點
桃園市長鄭文燦(1)日出席「我的名字、我的驕傲」原住民族日回復傳統姓名記者會時表示,市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即日起推出原住民族正名服務,這是一項單一窗口的跨區服務,全台灣所有原住民朋友都能到桃園市任一區公所辦理回復傳統姓名,一次完成身分證、駕照、行照、健保卡及稅籍資料等證件的姓名變更,完全免費,不會影響任何法定權益。鄭市長說,原住民正名服務代表的是文化的回歸及認同的表達,桃園將成為原住民追求希望的起點。
鄭市長指出,市府推出的正名服務,讓原住民朋友能選擇恢復傳統姓名,年滿20歲以上本人或未滿20歲者由法定代理人陪同,只要到區公所就能辦理回復原住民姓名。回復姓名的方式有三種,可自由選擇,包括「保留漢名,並列羅馬拼音」;「以漢字音譯傳統姓名」;「以漢字音譯傳統姓名,併列羅馬拼音」等。
鄭市長說,所有透過單一窗口服務恢復傳統姓名的原住民朋友,都可以拿到一張「我的名字、我的驕傲」正名版紀念悠遊卡,市府原住民族行政局的許多同仁也已經透過正名服務,完成回復傳統姓名。鄭市長表示,正名將逐漸成為制度,甚至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台灣社會更多元、更包容,正面積極地把文化資產保存下來。
鄭市長又說,從台灣各縣市移居到桃園的都會原住民約有5萬人,因此桃園市的每個區公所都有設置原住民服務員,這是一項創舉;此外,加上興建中的蘆竹會館,桃園共有7個原住民文化會館,市府以細緻的理解、溫暖的力量及堅定不移的理想,推出各項原住民族新政策,希望桃園成為原住民最堅強的後盾,讓原住民族新價值及正確方向從桃園出發。
鄭市長提到,他在1985年進入台大,那時候「高山青」運動正起步,當時所推動的原住民正名運動、還我土地運動及打破吳鳳神話運動,讓大學生在這些運動中,看到台灣這塊土地的主人─原住民,原來擁有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進而引發許多大學生的熱烈迴響;1990年的第一次大規模學運,就以原住民圖騰「野百合」作為運動精神象徵,學運也被稱為「野百合學運」,代表原生的力量及純潔的理想,這也顯示台灣早期的學運與原住民運動有相當大的精神關聯。
市府原住民族行政局也發行「讓我們找回失去的土地—桃園市復興區古地名地圖」,圖中清楚標註復興區各部落位置,同時以泰雅族文字拼寫出古地名,重現許多幾乎快失傳的古地名。原民局長Kolas Yotaka表示,重新取回山川、河流、土地、部落的名稱,最終目的是要重新認識原住民族的土地範圍,市府尊重原住民族的土地權、文化權,這張地圖不只對當地泰雅族人來說相當重要,對桃園市民、甚至全國人民來說,也具有啟發的意義。
包括桃園市議員蘇志強、楊進福、林志強、職棒球員張泰山(Ati Masaw)、市府原住民族行政局長Kolas Yotaka、社會局長古梓龍及文化局長莊秀美均出席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