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6 22:50:46Kilayko & Chungki
台灣本土化「消化性潰瘍出血專家共識」 首度公開 為台灣民眾量身訂做的專家治療共識
台灣本土化「消化性潰瘍出血專家共識」 首度公開
為台灣民眾量身訂做的專家治療共識
結合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台灣肝癌醫學會等十大醫學會【註
一】,共同舉辦的【2013台灣消化醫學週】,自10月4日起在台北舉行一連三天的醫學
研討活動,約有2,000位來自消化系各領域的醫師參與此盛會,聆聽專家發表精闢的醫
學突破,尤其在大腸直腸癌篩檢和肝癌等本土盛行的癌症方面,更有許多具有明顯臨床
意義的重要發現。在其他消化系統疾病方面,藉由專家會議達成共識,以作為診斷及治
療的指引,更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潰瘍病患的不適。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腸胃道的慢性疾病,台灣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三倍
以上,約有1成的民眾飽受此病困擾。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之粘
膜,受到胃液之侵蝕,進而深入粘膜組織,形成消化道壁破損。消化性潰瘍中,以十二
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最為常見。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老化,消化性潰瘍出血的併發症以及
死亡率,在老年人口也將特別顯著,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以減少其相
關的併發症及死亡,是一個重要的臨床議題。
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吳俊穎醫師表示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併發症為潰瘍出血,約有
25% 的患者會發生出血,嚴重時可能口吐鮮血或吐出類似咖啡樣的東西,也會解出帶血
的黑色糞便,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包括內視鏡止血以及使用制酸
劑,而對於發病期出血性潰瘍病患而言,內視鏡手術合併藥物是最理想、有效的治療選
擇。
歐美國家在胃潰瘍出血的治療上已早有共識,不過鑒於歐美病患與亞洲病患在生
理、生活型態、飲食上差異甚大,台灣消化系專家認為有必要針對國內病患制定專屬的
治療準則,以達到更妥善、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消化系醫學會召集台灣超過三十位
內視鏡專家,歷時半年多次會議擬定出有關於內視鏡治療流程的共識。消化系醫學會理
事長林肇堂教授表示,這是台灣消化系首次以實證醫學為基礎,制定出來的一套共識,
不但對消化系醫師而言是重大里程碑,對於民眾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照護上,也是卓越貢
獻。
本共識共包含四大部分:1) 內視鏡術前準備,2) 內視鏡手術進行流程,3) 內視
鏡術後照護,以及 4) 台灣本土健保資料庫研究成果,共35項共識內容,其中包括了容
易發生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危險族群、內視鏡最佳的止血方法、潰瘍藥物的使用、原來使
用阿斯匹靈的患者什麼時候應該重新使用阿斯匹靈、對於無法內視鏡止血的潰瘍是否應
該進行手術或者栓塞治療、等重要議題。
吳俊穎醫師表示以台灣患者為本的治療共識,根據患者的不同表徵,提供量身訂做
的治療共識,且運用台灣本土健保資料辨識出最可能發生胃潰瘍出血的病患族群,以及
治療這些高危險患者的最適用藥物,更是難能可貴的進展。消化系醫師戮力瞭解降低疾
病惡化發生風險的重要性,能有效改善病患的不適症狀。
此消化性潰瘍出血治療的專家共識,係由成大醫院許博翔教授以及消化系醫學會副
秘書長吳俊穎教授,邀請台大醫院吳明賢教授、長庚大學邱正堂教授、中山醫學大學林
俊哲教授、高雄榮總許秉毅教授、等三十多位消化系專家所組成,林肇堂教授表示,本
次專家會議係以實證醫學的方法所制定,與會專家研讀了數百篇近年來相關國內外消化
性潰瘍出血治療的文獻,逐篇評讀後再進行專家會議討論,寫成初步治療共識,再經過
幾輪專家投票、多次修改治療共識所做成,整個共識制定過程相當嚴謹。消化系內視鏡
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教授則表示,本次消化性潰瘍出血治療共識,是台灣消化系內視鏡
學會一個重要里程碑,將有助於病患的照顧品質提升。這個台灣第一個消化性潰瘍出血
治療的指引,於台灣消化系醫學週今天 (6 日) 下午發表。
註1: 【2013台灣消化系醫學週】由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台
灣肝臟研究學會、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台灣胰臟醫學會、台
灣肝癌醫學會、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以及台灣篩檢學會等十大
醫學會共同主辦。
為台灣民眾量身訂做的專家治療共識
結合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台灣肝癌醫學會等十大醫學會【註
一】,共同舉辦的【2013台灣消化醫學週】,自10月4日起在台北舉行一連三天的醫學
研討活動,約有2,000位來自消化系各領域的醫師參與此盛會,聆聽專家發表精闢的醫
學突破,尤其在大腸直腸癌篩檢和肝癌等本土盛行的癌症方面,更有許多具有明顯臨床
意義的重要發現。在其他消化系統疾病方面,藉由專家會議達成共識,以作為診斷及治
療的指引,更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潰瘍病患的不適。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腸胃道的慢性疾病,台灣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三倍
以上,約有1成的民眾飽受此病困擾。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之粘
膜,受到胃液之侵蝕,進而深入粘膜組織,形成消化道壁破損。消化性潰瘍中,以十二
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最為常見。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老化,消化性潰瘍出血的併發症以及
死亡率,在老年人口也將特別顯著,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以減少其相
關的併發症及死亡,是一個重要的臨床議題。
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吳俊穎醫師表示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併發症為潰瘍出血,約有
25% 的患者會發生出血,嚴重時可能口吐鮮血或吐出類似咖啡樣的東西,也會解出帶血
的黑色糞便,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包括內視鏡止血以及使用制酸
劑,而對於發病期出血性潰瘍病患而言,內視鏡手術合併藥物是最理想、有效的治療選
擇。
歐美國家在胃潰瘍出血的治療上已早有共識,不過鑒於歐美病患與亞洲病患在生
理、生活型態、飲食上差異甚大,台灣消化系專家認為有必要針對國內病患制定專屬的
治療準則,以達到更妥善、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消化系醫學會召集台灣超過三十位
內視鏡專家,歷時半年多次會議擬定出有關於內視鏡治療流程的共識。消化系醫學會理
事長林肇堂教授表示,這是台灣消化系首次以實證醫學為基礎,制定出來的一套共識,
不但對消化系醫師而言是重大里程碑,對於民眾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照護上,也是卓越貢
獻。
本共識共包含四大部分:1) 內視鏡術前準備,2) 內視鏡手術進行流程,3) 內視
鏡術後照護,以及 4) 台灣本土健保資料庫研究成果,共35項共識內容,其中包括了容
易發生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危險族群、內視鏡最佳的止血方法、潰瘍藥物的使用、原來使
用阿斯匹靈的患者什麼時候應該重新使用阿斯匹靈、對於無法內視鏡止血的潰瘍是否應
該進行手術或者栓塞治療、等重要議題。
吳俊穎醫師表示以台灣患者為本的治療共識,根據患者的不同表徵,提供量身訂做
的治療共識,且運用台灣本土健保資料辨識出最可能發生胃潰瘍出血的病患族群,以及
治療這些高危險患者的最適用藥物,更是難能可貴的進展。消化系醫師戮力瞭解降低疾
病惡化發生風險的重要性,能有效改善病患的不適症狀。
此消化性潰瘍出血治療的專家共識,係由成大醫院許博翔教授以及消化系醫學會副
秘書長吳俊穎教授,邀請台大醫院吳明賢教授、長庚大學邱正堂教授、中山醫學大學林
俊哲教授、高雄榮總許秉毅教授、等三十多位消化系專家所組成,林肇堂教授表示,本
次專家會議係以實證醫學的方法所制定,與會專家研讀了數百篇近年來相關國內外消化
性潰瘍出血治療的文獻,逐篇評讀後再進行專家會議討論,寫成初步治療共識,再經過
幾輪專家投票、多次修改治療共識所做成,整個共識制定過程相當嚴謹。消化系內視鏡
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教授則表示,本次消化性潰瘍出血治療共識,是台灣消化系內視鏡
學會一個重要里程碑,將有助於病患的照顧品質提升。這個台灣第一個消化性潰瘍出血
治療的指引,於台灣消化系醫學週今天 (6 日) 下午發表。
註1: 【2013台灣消化系醫學週】由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台
灣肝臟研究學會、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台灣胰臟醫學會、台
灣肝癌醫學會、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以及台灣篩檢學會等十大
醫學會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