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6 11:18:19梅子

第二十一讀書會紀錄:羅生門

青少年讀書會

日期:2017/4/16

書籍:羅生門

地點:樹林區復興路3762樓(梅子老師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

帶領人:施淳益老師

 

先欣賞電影羅生門

1950年代黑澤明的電影,美軍支持拍攝的。

在一個雨勢很大的日子,有兩個人蹲坐在羅生門廟下,

直說著:不明白,一點也不明白。

不可思議,一個人被殺了。

這個時代有天災、戰亂,看過死去的人無可計數,但像今天這麼恐怖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後來,影片帶到了審判現場,四個人輪流說出自己看見與經歷的狀況:

樵夫發現了線索:斗笠、武士帽、斷掉的繩子、護身符。

一個盜賊承認自己殺了男生。因為想要搶奪女人,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沒有殺了男人是不行的。男生被他殺了,而女人不見蹤影。

整部片是以不同立場各說各話的七種不同版本來貫穿,究竟真實答案是什麼呢?

 

電影反應日本當時的狀況:

羅生門殘破不堪就像戰後殘破的日本一樣,

究竟這一部電影,想傳達出「什麼是最恐怖的?」

小孩說:「不覺得有什麼好恐怖的。」

「衝突。」

「戰爭。」

施老師說,黑澤明受杜斯妥也夫斯機影響很深,因此,最恐怖的在我看看來是人性。

 

日本人在戰時的人性是什麼?

戰爭時為了贏得戰爭,人不再具備生命,只具備數字的意義。天皇當時是神,操控一切,但戰敗後國家沒了,天皇不是神而是人,那麼接下來大家要怎麼應對呢?

 

閱讀狀況:

五個孩子幾乎每個人都閱讀了這一篇文章,但對文章似乎不太理解。雖然孩子說話討論的時間還是偏少,但聽施老師說書,先儲存一些文學的養分,或許未來哪一天會大爆發吧。

 

延伸討論:

  芥川龍之介

http://www.novelscape.net/wg/j/jiechuanlongzhijie/000/002.htm

有一個大鼻子的和尚,為了這個鼻子深受困擾。聽到施老師說這則故事,小孩的神情漸漸有了期待,這確實是比較容易親近的生活類題材。這麼有趣的題材,一定要好好掌握,讓它發酵,至少能影響孩子對芥川龍之介的看法。

這篇文章中哪一部分比較有趣呢?

小孩說:被踩鼻子。

哈哈哈,這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在鼻子夾夾子,當了媽媽後,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挺鼻子,所以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常常捏大寶的鼻子。果然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啊,也可以呼應主題寫一篇:追求挺直的鼻子!

 

如果大家喜歡類似芥川龍之介這篇小品文,向大家推薦:愛倫坡、契訶夫。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4%BC%A6%C2%B7%E5%9D%A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4%B8%9C%C2%B7%E5%B8%95%E5%A4%AB%E6%B4%9B%E7%BB%B4%E5%A5%87%C2%B7%E5%A5%91%E8%AF%83%E5%A4%AB

 

下次討論日:5/21

討論書目:愛倫坡《黑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