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5 09:00:00文學樹

自由的拆解與詮釋—分享⟪謊話連篇⟫心得


謊話連篇書中,主角MCC透過一段又一段虛實真假的歷史故事,為每一個二手古董傢俱賦予生命故事。想想看,如果我們是購買者,會因為聽了這些故事,增加購買欲望嗎?還是笑笑地離開......這是常遇到的生活小經驗。

其實,怎麼樣的反應都沒有關係,只要呈現個人的想法和感受,只要解讀的有力量、有見識,就是更了解自己是什麼個性的人,也在訓練自己觀看世界的能力喔!

 ◎生與死  七年級  楊典霖

    一聲聲的蟬鳴在耳邊響起,即使他們只有不到一個月的生命,卻可以在短短的生命中活出生命的意義。

    還記得在謊話連篇這本書中的時鐘故事中,幸運芬伯是一個害怕死亡的人,沒想到這個樣的個性卻也導致他的死因,雖然很荒唐,但我多多少少也有相同的經驗。小時候,往往在夜深人靜、睡不著時,思考著如果有一天我忽然死了怎麼辦?是否還有想做的事沒做?想著就越擔心。

    直到有一天,我跑去問爸爸:「如果你明天就死了,你會害怕嗎?」我心想爸爸一定會故意裝酷的說不會,沒想到他竟然表示他也會害怕,我接著問,那他要怎麼做?他說:「無愧於天地,努力活出自己。」這徹底解開我的迷思,如果一天到晚都在虛度、無所事事,就算再多活一百年,人生也一樣無趣,像是幸運芬伯他大可將剩餘的財產給需要幫助的人,在剩下的日子裡活得更有意義。

    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做的事則是無限。謊話連篇給了所有人一個很好的啟示,希望我也可以活得像蟬一樣得轟轟烈烈。

◎⟨在虛構中說謊   七年級  王緯哲

    當我一頁一頁讀的時候,正讓我感到煩躁,突然一位女孩的故事深深的吸引我。

    故事中的女主角,他不惜對自己的父母親說謊,也樣讓情勢對自己有利。我好奇著:說謊到這種地步,他還有愧疚心嗎?種種的疑問令急切的我想找出答案,在努力反覆閱讀後,得到的卻是滿頭問號,好齊心促使我繼續往下讀,期待能在後面的文章找到答案。

    也是在讀完謊話連篇故事後,才發現這個女孩的行為總跟我很像,原來,答案在每一位讀者身上。每當我在懷疑女孩的行為的同時。彷彿是以故事的形式進行自我檢討。我是否也像故事中的女孩般在說謊的時候,總覺得無所謂,不知自己早已犯下滔天大罪,直到致命的罪惡感及恐懼感襲來。

    這本小說,不僅是在虛構中說謊,也使我不斷的思考、推理,有時故事中的主角所做的選擇,還能使我們作為警惕。檢視故事中的人和自己,並設法突破其中的盲點,生活更美好。

◎⟨說謊真的好嗎?    七年級  侯伯旭

        說謊是一件高風險的事,在別人相信時會多一份安心,但是當別人知道真相時則會使自己失去一份信任。

    ⟪謊話連篇中MCC的每一個故事都使我和那些客人們一樣以為是真實的,但是在我知道那只不過是MCC臨時編的謊話後,使我感到傷心,因為在以為是真的當下,我會覺得那些二手傢俱買了都是有意義的。

    在日常生活中,說出的所有謊話,不管對方信或不信,但心裡始終會有點不安心的感覺,因為會時時刻刻的想著對方會不會已經知道真相?像是當自己的遊戲技巧太弱時,卻跟別人說自己的技巧如神一樣,本以為這樣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但在友人知道真相後,反而會失去更多的信任和友情,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MCC出了說謊之外,也可以試著用別人的方法使客人想購買。比如,可以說說這些物品的特殊用法,心安定,生意、事業才能長長久久的做下去。謊話連篇這本書提醒我,每一件事情都不能說謊,而要老實的去面對現實。

◎⟨迷信是錯誤   七年級  楊定宇

      當我看到謊話連篇第一章芬伯因為迷信而賺了很多錢,可是也被迷信害死,簡直就像西漢大將韓信一樣,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令人不忍卒睹。我看到這一段也想著,迷信到底是不是好的?

      回家之後,我看了幾篇報導,發現有很多人因為迷信而死,有人甚至在開車的時候,大聲內喊一段術語然後故意去撞牆,好證明那段術語是有效的,反而白白送上自己寶貴的生命。而我也有一些迷信,當我在投三分球時,我會先轉一下球再投,而不是立馬出手,感覺做了這個動作,球一定會應聲入網,可是結果往往期待落空,反而還因此投不準。

      然而有些人,卻是因為迷信,而賺了大錢過好生活,就像故事裡一開始的芬伯,最後卻是從天堂掉到地獄,可見迷信一開始也許有效,可是到了後面可能會變得無效,更慘的是還有可能產生副作用,讓人生只剩迷信的痛苦深淵,再也爬不起來。

    我終於瞭解迷信是錯誤的,所以謊話連篇告訴我們人還是腳踏實地,安安穩穩的過生活,不要想著靠迷信得到好處。

◎⟨克萊伯父的秘密   八年級  邱乙庭

      在光頭上披著一頂不牢固的假髮,卻依舊自信不改地強調:自己是宇宙中最帥氣的存在!這就是謊話連篇中的克萊伯父。他肯定從未想過,這頂假髮會有滑落的一天。

        克萊伯父隱藏著自己不堪的過去,對眾人頤指氣使的行為以及自我吹噓從不間斷,毫無悔改之意。我想起曾經全班為了「義氣」一起腦力激盪位同學壓下他犯的錯,然而越是辯解,越是說謊,都只是將原先的小事如推雪球般越滾越大。在覺得太超過想找台階下時,我們已被困在沒有樓梯的高塔上,唯一的方法只剩下「求救」並且接受眾人的責罵。

      其實克萊伯父何嘗不曾想坦白一切?但我們往往為了自己的自尊心和預想會得到的後果,而開始武裝自己。那一觸即發的壞脾氣以及難以接觸真面目的吹捧,都把最真實的過去給關在高牆內,並喪失了無數次坦然面對自我的機會,我們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這樣逃避真相的時刻。

      謊話連篇讓我了解到最壞的結果往往是自己的想像,如果能丟去最初的假設,告訴自己:做就對了,便能省掉許多在原地徘徊所浪費的時間,而結果往往也會比我們預想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