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15 20:11:43凱文

賞味期限之後:幻覺與鮮血

 Kan ma kan.Fi qadim azzaman.
 是如此,又並非如此。在被忘卻的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條切穿空間與時間的長河,名叫底格里斯。在底格里斯河的兩岸,無盡的白色沙漠裡,有個突兀的綠洲城市,人們叫它巴格達。
 巨大的巴格達裡,有哈里發華麗的宮殿,在這裡,哈里發統治著他巨大的帝國,以及帝國裡順從的子民。哈里發的名字是,提克里克的薩拉丁。
 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個國家叫英格蘭,這個國家的國王叫做理查一世,人們稱呼他為獅心理查。
 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個國家叫法蘭西,這個國家的國王叫做菲力普二世,人們稱呼他為尊嚴王。
 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個國家叫做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國家的皇帝叫做腓特烈˙巴巴羅薩,人們稱呼他為紅鬍子。
 獅心王理查一世宣稱,提克里特的薩拉丁擁有強大的毀滅性武器,要薩拉丁解除武裝,否則就不惜與他一戰。
 很久很久以前,薩拉丁曾經送鹽給理查一世。
 菲力普二世和腓特烈˙巴巴羅薩都認為,理查一世不該濫用基督之名去攻打異教徒,於是準備杯葛他的議案。
 但是,理查一世仍然號召了十字軍向薩拉丁作戰。
 飛彈墜落在那吟遊詩人曾誦歌,駱駝商隊曾絡繹不絕,市集曾徹夜未散,有英雄,駿馬,宰相及公主的城市。那曾存在但卻被遺忘的巴格達。
 在這裡,炸彈以最華麗的姿態綻放出一朵巨大的紅色花朵。堤岸旁的小男孩對母親說,媽媽,好美麗的花兒啊!
 這景象恍若許久之後蒙古襲來時所帶來的火藥般絢爛奪目,在高聳的城垣轟出偌大的窟窿。
 古老,或僅只是破舊的樓房在喧天的狂暴聲響中如大型歌劇佈景般崩落。
 宮殿內,有最後的哈里發。廣場上,有他最後的子民。他在電視上曾以其一貫猙獰,或堅決的表情,作出最堅定也最沒創意的宣誓:是的,我們將會將這些無恥的十字軍驅逐出阿拉神聖的領地。子民們在街頭集結,嘶吼著,怒罵著,手裡舉起他們的武器,因為動作太大,我們看不清楚那究竟是阿拉伯彎刀或是AK-47。
 飛彈一再墜落。子彈一再發出。為耶穌基督,為英格蘭,為美利堅合眾國,為民主,為自由,為石油,為金錢,為霸權,為平等,為博愛,為領土,為十字架。
 這是絕望的戰鬥。如果說還有戰鬥的話。這也將是無意義,不知何來也不知何去的抵抗。十字軍在數十天後安靜地進入了巴格達,彷彿他們所懼怕的衛隊從來不曾存在過。
 故事裡沒有人知道,那偉大的哈里發的去處。
 城市在哭泣。我們不知道她為誰哭泣:被當作異教徒殺死的無辜穆斯林,殘破的城池,漫天的黑色煙霧,或是被哈里發屠殺的遊牧民族。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她在哭泣。
 --------------------------------
 我們現在知道,二十一世紀不是二十世紀的翻版。
 當蘇聯帝國瓦解之後,整個世界都震驚了。甚至是位於美國最高核心的人也驚訝於蘇聯的迅速崩解,他們認為,蘇聯的自由化與民主化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多時間。
 但蘇聯的確是如此迅速的,如同要害受創的巨獸般,快速的死亡了。
 於是福山說,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自由世界已經大獲全勝了,歷史已經走向終結了,所有的國家都將,也都必須邁向美國的路線,所有事件,無論是多巨大的戰爭,在此一宏觀的視野之下,都只是微小的波瀾。
 一切彷彿是如此。
 真是缺乏想像力的說法。一個很笨的日本人。
 
 當蘇聯,這個紅色魔鬼被擊潰的同時。美國成為了全世界唯一的霸權。是這樣沒錯。
 但隨著最大敵人的消失,美國也逐漸失去操控(或藉此威脅)”自由世界”的能力。
 人們越來越以地理位置,民族文化而非意識形態去定位自己。世界明顯的被劃分為”西方”和”非西方”,而非”自由世界”和”共產集團”。彼此本來互相矛盾的自由世界在沒有團結的理由之後,終於開始自相殘殺。
 而這樣的殘殺,幾乎是永無止息的。一方打得另一方無力反擊,於是外力介入希望兩方停戰,但當雙方恢復作戰能力之後,這樣的和平便馬上消失了。
 美國縱然擁有全世界所有其他國家武力的總和那樣強大的軍事力,但相較於冷戰時期,她的確是衰弱了。
 
 甚至,美國漸漸連”西方”都無法掌控。歐盟意欲建立快速反應部隊是其一,第二次海灣戰爭歐洲各國態度不一更是最好的說明。
 歐洲,一個擁有最高優越感的文明對於當美國的小嘍囉一直覺得很鬱卒。當沒有蘇聯這樣的大敵當前,她必然要”爭回歐洲應有的顏面”,不再做美國的應聲蟲。
 我們且不論這場戰爭合理與否,因為戰爭本身從來沒有合理與不合理的問題,戰爭只是戰爭,戰爭就是殺人。並不會因為聯合國安理會通不通過就讓戰爭變得神聖。所以,拿這種事非難美國發動戰爭的人並沒有看清楚問題的所在,只看見形式問題。
 至於合理不合理也從來不影響外交的運作,如果不是因為想使歐盟在國際佔有更重要地位,如果不是因為想迎合愛好和平主義的選民,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想去逆美國的鱗。如果不是因為想在歐盟佔有更重要的地位,如果不是因為想要得到美國更多的支持,也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想背上支持戰爭的惡名。
 基本上,國際政治一直都是現實主義者的遊戲。
 
 至於美國為什麼要發動戰爭。除去個人因素與連任壓力,甚至除去石油的巨大利益。我們所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美國要再度向全世界宣告她仍擁有巨大的武力,她的霸權仍不容許任何國家或個人挑戰。她的決定是如此堅決,即使是盟友反對,她也仍要徹底去實行。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維持她的地位,沒有地位,就不用說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
 特別,在恐怖主義於九一一登上檯面之後,美國除了用反恐來團結(或威脅)全世界。更必須用武力來證實她的強大,並不會隨著世界貿易中心而崩塌。
 有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的前車之鑑,美國絕對不想失去她對世界的主導權。美國也強烈的體認到,美國如果即將走向衰微,那不會是在越戰慘敗的低潮,而是現在,一個大獲全勝的高峰。當越戰失敗時,美國還有西方,甚至自由世界的力挺,但現在,美國如果一步走錯,都會造成她相對的衰微,特別是當東方快速的興起,讓她不得不找出一個展示武力的場所。
 而那場所就是伊拉克。
 她也需要一個讓全國,甚至全世界擁有一個假想敵,中國。不過這點她做的並不太成功。
 這場戰役,美國成功了,但這場戰爭,還要等很久才知道結果。

 那些反對美國出兵的人,他們是值得敬佩的,他們也是必要的,但是,他們只不過是,在冬天將至時,一群力圖保持清醒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