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03 12:47:57吳騰飛kenwu
【電影】《時時刻刻》,三個女人一天中的一生
盡管在還未觀賞《時時刻刻》以前,就通過媒介了解到相關于這部電影的資料,可是在真正觀賞時,心扉還是情不自禁地被電影中那種淒美委婉的冰冷憂傷基調給深深地刺痛了,在優美恬靜的鋼琴聲中,《時時刻刻》描繪了三個女人的故事,雖然處于不同的時空,但卻渴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除了各自的恐懼與渴望,把她們聯系起來的還有這個名字:戴羅薇夫人。
弗吉妮婭伍爾芙(妮歌潔曼詮釋),住在1920年代的倫敦郊區布魯斯伯利,開始寫她生前最后一部小說《戴羅薇夫人》,被寫作的天才燃燒的同時,游走在瘋狂的邊緣,在這天,她發生自己懷孕了,几乎被沮喪擊潰。
勞拉布朗(朱麗安摩爾詮釋),一個生活在二戰末期的家庭主婦,正大閱讀《戴羅薇夫人》,這本書使她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那天她正在准備她丈夫的生日派對,肚子里有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她卻和弗吉妮婭筆下的戴羅薇夫人一樣,萌生了自殺的愿望。
克拉麗薩沃甘(梅麗爾斯特里普詮釋),現代版的戴羅薇夫人,居住在2001年的紐約格林威治村,她深愛著她的朋友理查-----一個才華橫溢,卻因艾滋病而瀕死的詩人。理查給她起的外號也是戴羅薇夫人,因為她和戴羅薇夫人的外號一樣,都是克拉麗薩。
電影中的弗吉妮婭伍爾芙說:“女人的一天就是她的一生。”
三名生活在不同時空中的女人,她們的生活抉擇和生命定論,經由零散的人生片斷,共同在一天中得以交織擦撞出火花,除卻對于自由的向往,環繞在心頭的卻是彼此生命中共同的痛。
弗吉妮亞伍爾芙被迫遵循當時的社會規條而犧牲自我意愿生活,但在這種自我意愿被犧牲的同時,從心底泛起的抗爭卻從未停止過,盡管這種以自殺來對抗社會建制的舉動是如此地蒼白,但是在游離于死亡邊緣的移動,卻透露出對于自由選擇生存方式的渴望,雖然這種渴望從來沒有被實現過。
勞拉布朗被迫遵從了社會建制的整體意識而忽略掉自己真實心情的涌動,神經纖細地渾噩過活,在平靜幸福的生活表象下,弗吉妮婭伍爾芙的《戴羅薇夫人》喚起了內心的共鳴,在企圖自殺的一刻,她突然明白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所在。
克拉麗薩沃甘則是完全堅強地獨立于傳統的社會條文框架之外,這個包容民主的時代能夠尊重她的選擇,但是卻受困在感情線中無法自撥,她的生命中同時有兩個性別的戀人存在,對于不幸感染愛滋的前戀人理查,他的境遇永遠是克拉麗薩沃甘心頭的痛。
絕望和希望的矛盾對立在三名女人的生活里不時涌現,并在同一天穿插交織在一起,引領觀眾去領悟那份感人肺腑的美。
弗吉妮婭伍爾芙從文字中發現到自己生活中所經歷的恐懼,和想逃離它的渴望,可是當時的社會根本不容許她有多大的自主權去決定她想要過的人生,于是她選擇了死亡,作為對于自己抗爭的最理想表達。
勞拉布朗則是在被社會的忽略中生活,她在這種環境下所經歷的痛苦,是頗為強烈的,可是她決定打破常規,有時候當人打破常規,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但那得打破常規才可以,然而勞拉布朗最終還是那么做了。
克拉麗薩沃甘在民主自由的現代穿梭在兩個性別的前任/現任戀人中,展現出人與人間真實存在的情誼,雖然擁有戀人和女兒,還有一份成功的工作和穩定的經濟收入,可是絕望仍舊存在,克拉麗薩沃甘的前任戀人理查的艾滋病陰影,是她心頭永遠揮之不去的痛。
電影中的三名女人都在尋找所有人都渴望得到的事物,那就是夢想和愛,而她們最直接喚起心頭真我本性和自由向往的表達方式,就是吻,弗吉妮婭伍爾芙對于完美姐姐的強吻,勞拉布朗對于女鄰居的同情之吻,克拉麗薩沃甘對于戀人的感謝之吻,在吻中,對于人性的渴求和被壓抑的本性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發揮,吻驗証了這三名女人蕾絲邊的存在,印証出她們被社會逼迫的原始自我,體現了完整心靈的表達。
《時時刻刻》像是一部描述在社會中占據主流的人群與被忽略的弱勢群體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的電影,籍由史蒂芬載爾卓所執導的這部電影,除卻淒美感傷的元素,我想它也向觀眾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念,那就是在這個競爭強烈的社會中,如何使自己變得現代化是一件非常、異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