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6/20陳氏太極拳中氣纏法的練習

203/06/20陳氏太極拳中氣纏法的練習

最近有空時開始慢慢閱讀陳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

2006年第一次我選的是簡體版因為我當時在大陸出差,需要練習看簡體字.等看熟了,

2009年我換繁體版...對照中間的差異. 

這次2013年我選擇的是原著沒有斷句的版本,發現看書還是要練習斷句才會逐字咀嚼...

這書看了7年,覺得只懂了不到三成耶! 

陳鑫說:“太極拳,纏法也。纏法如螺絲形運于肌膚之上……而要莫非以中氣行乎其間,即引即進,皆陰陽互爲其根之理也。”又說:“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陳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是練陳氏太極拳的人都說很重要的寶典.但是卻很少人願意靜下心來研究,因為翻開到前面最重要的兩章在講述太極拳的練習哲理及經絡時就放棄了!因為看DVD學太極拳還是比較快些! 

就我的體驗是,要把陳氏太極拳圖說看懂時.必須要閱讀許多練習丹田呼吸/打坐/瑜珈/黃帝內經/運動生理學/解剖學/肌肉動力學/腦神經學/古文閱讀能力才有辦法慢慢入門. 

最近我在課程中上中氣纏繞法,就是練習要引導內氣在肢體中不停頓地收放運轉,還要使肢體不停頓地做屈伸進退的螺旋纏繞運動,二者結合,就形成了特有的纏絲勁。纏絲勁是以內氣的運轉爲動力,肢體做螺旋屈伸進退的太極拳特有的一種勁。所經過之處肌肉/骨骼/筋膜/臟器/呼吸/氣血運行都有很深刻的感覺. 

這標準的運動就是觀察蛇的運動,蛇有100多根脊椎(視種類不同),1萬多條肌肉.沒次動作時幾乎所有的肌肉都運動到.算是肌肉運動最有效率的物種,所以不需要手跟腳...所以瑜珈的中脈練氣就是喚醒身體在海底輪的靈蛇來推動身體的氣脈.




中氣纏繞.jpg


203/06/20陳氏太極拳中氣纏法的練習







我也很很清楚,只有1成的學生會有體會.大部分的人會還是依循著肌肉動作不自覺的移動.不過沒關係,只要能夠建立基礎的觀念知道身體是個相互牽動的系統具可以了,將來就不會肩膀/頸部痠痛就在上面按摩/貼藥膏.... 

  • 以我的教學經驗氣感的靈敏度跟先前的練習有關的.
  • 資深的中醫師氣感最快幾乎馬上教就可以到位
  • 再來就是有打坐習慣的學生,也很快.約三個月就會有體會.通常表示這舒暢的感覺這從來沒有體會過的.
  • 一般的學生好好練習,通常在六個月內就會有明顯的感覺.
  • 共同的特色是氣感所經之處就會明顯的流汗.也就是運右手,右手汗如豆般,但是左手只是微微滲汗. 

通常我都是要求學生好好練習各種貫串上,中,下焦的基本功.至於拳架,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跟我反應:拳架的動作太快了/缺乏對稱性練習/沒有辦法好好的把基本功帶上....等. 

其實在練習中氣纏繞法時,不是用順時針/逆時針的方向來定義順逆的.而是用把氣用丹田順著身形送出去內就是順,差不多七分在慢慢收回到丹田.這過程所經過的位置完全不同,因此動作愈快的體會感覺就越差.老架打得很慢(20分鐘一趟)是最好的;小架太快了(動作老架都有),炮捶(耗氣,有些動作會把韌帶拉歪)及刀劍(跟太極拳無關,都是後來加上去的)是外現性質....就梳理氣脈的觀點意義不大. 

至於有些同學表示對於肌肉及氣脈的感覺練不上來.

我的建議是找本好的運動解剖學的書,然後找個好的瑜珈老師慢慢練習.練習瑜珈是我個人覺得最快練到氣感的方法.

我也深刻體會到沒有練習拉筋/丹田呼吸/骨盆及肩帶肌肉對稱運動的拳架運動是很浪費時間而且除了沒有辦法修復身體還會產生新的運動傷害.例如拳架過度練習會產生膝痛/不當坐跨及跌岔產生坐骨歪斜及神經痛/不當推手會產生椎間盤滑脫及突出及肩胛鎖骨走位/長期胸廓前傾導致五十肩及頸椎前傾/把腹腔的壓力集中於小腹導致便祕及臟器下垂等問題. 

我認為假如一個人每天運動時間約一小時,不能好好把身體需要的各種練習練到,那會打很多拳架的意義就跟不練習樂理但是跟著卡拉OK唱很多歌的道理是相同的,頂多就是唱的跟原唱類似...但是原唱者每次表現都在改變.假如可以把身體需要的練習帶上,平常行進坐臥都練習時,這比練習拳架要有意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