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2 08:25:49新北市太極經絡養生協會
20130422 貓行調整迷走神經
catwalk.jpg
catwalk.jpg
20130422 貓行調整迷走神經
catwalk02.jpg
20130422 貓行調整迷走神經
20130422 貓行調整迷走神經
貓行調整迷走神經
練功時,大部分的人會傾向於只練習自己熟悉的大肌肉動作.因此當動作愈來愈快時,便會失去練功的意義. 練習過貓行的人,都對於自己肌肉協調能力重新定義,在實際的練習經驗,的確對於迷走神經的協調有很大的幫助.
再練習貓行時,我們要先了解貓與人的生理差異.貓爪上的肉墊,是保持平衡的感覺器官之一,當肉墊被包裹時,貓的平衡系統就會受到影響.
但是人的動作方式長久以來練習都是陷於局部很少全面,就結構來說從腳趾開始到足底筋膜,小腿,股內縮肌群,大腿與腰及手的連結—練習到腳大拇指/足底經膜/阿基里斯腱/脛骨/腿骨/骨盆/腰椎/胸椎/頸椎/肱骨/尺撓骨/手掌/手指).就練習的深淺,就是皮脈肉筋骨的連結.
初期練習必須要先了解動作的正確性及原理,然後再慢慢的一動一動的慢慢地延伸達到標準.由於動作實作講解比較快...用文字寫出來太麻煩了....上課時我會仔細說明.
現在這附上網路上找到迷走神經的相關資訊,請參考
迷走神經(Vagus nerve)是第十對腦神經,故亦稱第十對腦神經(tenth cranial nerve), 編號X。迷走神經屬混合性神經,是人的腦神經中最長和分布範圍最廣的一組神經,含有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
迷走神經出延髓,從顱頂穿出後,沿着食道兩旁,縱貫頸部和胸腔,入腹部;支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絕大部分和心臟等器官的感覺、運動和腺體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經損傷可以引起循環、呼吸、消化等功能失調。
迷走神經支配呼吸、消化兩個系統的絕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臟的感覺、運動以及腺體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經損傷可引起循環、消化和呼吸系統功能失調。
迷走神經(n.vagus) 為混合神經,含有四種纖維成分。特殊內臟運動纖維起於延髓的疑核,支配咽、喉的橫紋肌。一般內臟運動纖維起於延髓的迷走神經背核,此核發出的副交感節前神經纖維,在臟器內或其附近的副交感神經節內換神經元后,發出副交感節后神經纖維分布到胸、腹腔的臟器,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活動。一般內臟感覺纖維的胞體位於頸靜脈孔下方的下神經節內,其中樞突止於孤束核,周圍突也分布於胸、腹腔的臟器。一般軀體感覺纖維數量最少,胞體位於頸靜脈孔內的上神經節內,中樞突止於三叉神經脊束核,周圍突分布於硬腦膜以及耳廓和外耳道的皮膚。
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行程最長,分布範圍最廣的神經,於舌咽神經根絲的下方自延髓橄欖的後方出入腦,經頸靜脈孔出顱腔。之後下行於頸內、頸總動脈與頸內靜脈之間的後方,經胸廓上口入胸腔。在胸部,左、右迷走神經的走行和位置各異。左迷走神經在左頸總動脈與左鎖骨下動脈之間下降至主動脈弓的前面,經左肺根的後方,分出數小支分別加入左肺叢,然後在食管前面分散成若干細支參與構成食管前叢,並向下延續成迷走神經前干。右迷走神經經右鎖骨下動脈的前面,沿氣管右側下降,繼在右肺根後方分出數支,參加右肺叢,然後分出分支在食管後面構成食管后叢,在食管下端合成迷走神經后干。迷走神經前、后干向下與食管一起穿膈的食管裂孔進入腹腔,至賁門附近,前、后干分為終支。
迷走神經的分支
迷走神經的分支如下。
1. 頸部的分支
(1) 喉上神經 始於下神經節,沿頸內動脈與咽側壁之間下行,在平舌骨大角處分為內、外二支。內支含一般內臟感覺纖維,穿甲狀舌骨膜入喉,分支分布於聲門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細小,含特殊內臟運動纖維,支配環甲肌。
(2) 頸心支 一般有上、下兩支,下降入胸腔參加心叢的組成。
(3) 咽支 主含特殊內臟運動纖維,常為兩支,起自下神經節,參加咽叢的組成。
(4) 耳支 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發自上神經節,向後外分布於耳廓後面及外耳道的皮膚。
(5) 腦膜支 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發自上神經節,分布於顱后窩硬腦膜。
2. 胸部的分支
(1) 喉返神經 發自迷走神經的胸段,但立即向上返至頸部,左右兩側的返回部位有所不同。左喉返神經發出的位置較低,從前向後繞過主動脈弓返至頸部。右喉返神經發出的位置略高,從前向後繞過右鎖骨下動脈返至頸部。在頸部,喉返神經於氣管與食管之間的溝內上行,經環甲關節的後方入喉,支配除環甲肌以外的全部喉肌並分布於聲門裂以下的喉粘膜 。喉返神經的末支稱喉下神經。
喉返神經含特殊內臟運動纖維和一般內臟感覺纖維,是喉肌的重要運動神經,在其入喉前與甲狀腺下動脈的終支互相交錯,神經多數經過動脈後方,但也有經過動脈前方的,所以在甲狀腺手術結紮動脈或用止血鉗夾血管時,應注意避免損傷此神經。
(2) 支氣管支、食管支和胸心支 是迷走神經在胸部發出的數條小支,分別加入肺叢、食管叢和心叢。
3. 腹部的分支
迷走神經前、后干於賁門附近分別發出分支分為胃前支和肝支、胃后支和腹腔支。含一般內臟運動和感覺纖維。
(1) 胃前支 在小網膜內循胃小彎向右行,分支分布於胃前壁和十二指腸上部。有以下諸分支:賁門支,分布於賁門附近;前胃壁支,常為3~4小支,分布到胃體前壁;“鴉爪”形支,分布於幽門竇、幽門管、幽門及十二指腸上部,此支與胃的排空運動有密切關係。前二支是重要的胃酸分泌神經。
(2) 肝支 行於小網膜內,隨肝固有動脈走行,參與形成肝叢,分布至膽道和肝,與肝的分泌活動有關。
(3) 胃后支 循胃小彎深面向右行,分支分布至胃後壁。有以下諸分支:胃底支,后胃壁支,常為數支,分布於胃後壁;“鴉爪”形支,分布於幽門竇和幽門管。前二支是胃蠕動、胃感覺和胃酸的分泌神經。
(4) 腹腔支 較粗大,行向後下方,加入腹腔叢。以後與交感神經纖維一起隨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和腎動脈及它們的分支分布於肝、脾、胰、小腸、結腸左曲以上的大腸、腎以及腎上腺等。
在甲狀腺手術中,有可能誤傷喉上神經外支和喉返神經。喉上神經外支損傷后表現為聲調降低。喉返神經損傷時,由於大部分喉肌癱瘓,可致聲音嘶啞或發音困難。雙側損傷時,如聲門裂閉合可造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迷走神經性疾病
這類疾病一般是指各類刺激由迷走神經反射,引發內臟血管突然擴張和心跳放緩,進而造成血壓降低、腦部缺氧甚至短暫昏迷等。
迷走神經性疾病通常是由於悶熱引起,當疲勞過度時也會發作。同時,壓力、極度興奮和焦慮也是昏厥發作的誘因。該疾病發病迅速,但多數人都能完全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