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輪推動經絡的鍛鍊



三脈七輪.jpg




古代印度瑜珈士在修練過程中發現人體內有股先天跟隨來的能量潛藏在脊椎底部與會陰相接的地方,他們認為該能量像一條捲曲的蛇一樣藏在身體底部,所以又叫他靈蛇、靈熱,因為一般人的這股能量未經修練終其一生都處於潛伏狀態,所以又有另一名稱叫做睡眠女神。千年以來,許多瑜珈士們努力想要喚醒她。十世紀(北宋時期),西藏的馬爾巴譯師越過喜馬拉雅山進入印度,向當時印度偉大的那洛巴祖師學得瑜珈的精髓(後世稱為那洛六法),其中最首要的便是拙火之法。

幾千年前的中國修練者也發現有這個東西,當時把它叫做先天之氣,對於修練這先天之氣的過程與方法,中國人於此與印度瑜珈相比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個人體驗膚淺,但是從中對身心靈的獲益就良多了.

基本上拙火鍛鍊跟中國道家的先天炁練習很類似.
 
非常重視各種丹田呼吸的練習跟運用.也就是利用丹田呼吸,也就是用小腹/骨盆內肌肉群/橫隔膜/脊椎等各種內部肌肉群(不同的組合)來鎖緊及推動身體脈輪(經絡)來把生物能推到身體各部分.
 
打坐的練習也是必需的,在打坐的過程中,利用專注的呼吸來推開身體脈輪及經絡,然後觀察六蘊(眼耳鼻舌身意)對於意識及身體的影響.從而體會深層意識的放鬆並開啟六蘊以外的覺知.
 
基本功的鍛鍊是入門,以呼吸來導引心靈進入專注狀況,然後以生物能(或稱內精)來模擬各種形態的基本功來打動各個脈輪及經絡點.在這過程中呼吸,核心肌肉,正確的身體架構就非常重要.而且要練到行、住、坐、臥都以這樣的母勁來操作.
 
然後再用這樣的內精來進行體位及套路的練習,也是用內精由內而外來推套路及體位,用套路及體位來由外而內強化內精.
 
假如拳架及體位不是用這樣的內精練習的話,套路及體位練習再多,也只是外部肌肉的運動。
 
所以體位跟拳架算是外功.練習是由外而內,或由內而外的練習的方法是有所不同。時間到達的體會也會不一樣。這要視學者的狀況而定.
 
主要是讓自己的身心靈在不同的六蘊(眼耳鼻舌身意)刺激下,都可以維持平衡的狀態.這是練習必須體會到的過程,但不是結果.所以身心靈進入平衡健康是過程,也不是目標.所以叫終身不盡之學.
 
所以很多學生覺得我可以很快舒緩學員的疼痛及調整身體結構,而且每個人方式都不太一樣,好像很神奇.
 
其實,這只是這練習的過程當中.透過自己身體氣脈的運行延伸到對方的身上,中間有阻礙之處想辦法轉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