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7 04:29:06ken

黑色大門五 – PARTY (夜會)

“Party”這個字,對美國人來說,真是可大可小,五花八門。從三五好友慶生吃飯,到那五六十人的生日派對,都叫做PARTY。

剛到美國的小Kenneth一開始聽到Party這個字,不自覺想到電影中大家衣冠楚楚,滿桌香檳魚子的畫面。所以當Alex第一次跟Kenneth說,要我去參加他的Party,Kenneth我第一個想到的問題是:要不要穿西裝啊?

說到Party的服裝,其實是一們大學問。如果是一般朋友之間的生日Party,記得可千萬是平常的造型出現就可以了,要是穿的太正式,一定會變成全場的焦點,當然絕不是佳評如潮的那種焦點。

如果是生日Party,但是寄來的邀請卡上希望你攜伴參加,甚至連Party的大廚名字都已經寫在卡片上了,這種的Party,最好是先打個電話,探聽一下是不是要穿正式服裝。而男士的正式服裝,除了黑色西裝,就是黑色西裝,千萬不要突發奇想,要穿PARDA的米色皮西裝或是D&G的花西裝,除非你是當晚的搞笑藝人,除非你是晚會的主角或者是主角的仇人。

至於像化裝舞會這種Party,Kenneth我是真的甘拜下風,因為不管Kenneth我怎麼費盡心思,Kenneth總會在到了會場,才發現自己像沒化妝一樣(等有機會再向大家報告化裝舞會的部份)。

另外,還有那種為嬰兒舉辦的滿月Party(要準備讓大人高興,但小孩用不到得禮物),替小朋友舉辦的生日Party(就是大家都要戴著很蠢的生日帽,陪小孩子玩),每個人帶一盤拿手菜的Party(結果通常都是買外賣),畢業Party(就是女生要去買很貴的衣服做頭髮,男生要去租大禮車去接人),雞尾酒Party(請人到家裡開一個巴台,喝到大家不行為止),等等等等,(至於性愛Party到是還沒去過,如果誰有入場卷,歡迎及早通知)。

和Alex一起去的Party有兩次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Alex的生日。在生日前一星期,Kenneth和Alex大概吃了七八家餐廳,然後Alex挑一個他喜歡的餐廳師傅,到家裡煮飯給大家吃(其實總共客人不過12個),這是我在台灣前所未有的經驗,原來想吃東西還可以叫師傅來家裡煮,真是了不起。

另一次是某個藝術基金會舉辦的畫廊館長聚會,地點可是在大都會博物館的埃及神廟前。因為Party是晚上八點,也就是博物館關門之後,所以博物館除了服務生和來賓,是沒有其他觀光客的,Kenneth我和Alex就沿著亮光的地方進入博物館(因為整個博物館是暗的,只有大門到神廟前的走道的燈是亮的)。

Party的地點是神廟正前方的水池,隔著玻璃便是中央公園(雖然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到)。雖然在木乃伊旁邊吃著有點硬的烤鴨肉,總讓我聯想到神鬼傳奇得畫面,但是穿著時尚的男男女女和古老埃及神廟,同時投映在大廳的水池裡,倒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寧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一
圖片就是The Temple of Dendur (都德神廟),西元前15世紀的埃及建築,在1965年一塊一塊拆起來運到美國的。就是電影“女傭變鳳凰”那個餐會的地方,不過現場的氣氛比電影好太多了。不知道台北故宮有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