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9 04:37:27景翔

《心情寫真》去看溪畔舞團公演



雅婷和齡慧都是竹北高中舞蹈班的
竹北場和台北場我都去看了
和現代舞的第一次接觸是在讀軍校時
那時的一個網友剛好是三十舞蹈劇場(
http://www.30dance.com/)的舞者
邀請了我去看他們的表演
還記得是在北藝大表演的《宓若思》
時隔多年,有了這次機會
讓我再次接觸了現代舞
也讓我有了些許的感想

其實現代舞和現代詩有著共通之處
我用寫詩、讀詩的心去欣賞

大四囍之雙囍Double Happiness
整支舞透著傳統中式婚禮的氣氛,我想編舞者大概是女性主義的擁護者吧!女性在漫長的歷史中始終是被壓抑的,自從社會型態由母系社會轉入父系社會後,女性始終無法自主,無論是在生活、人生甚至是在婚姻上,受到了各種箝制。現代散文的老師告訴我們,傳統婦女的美德與其說是三從四德,倒不如說是「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含蓄,我卻認為,傳統的婦女有著男性望塵莫及的強韌生命力。舞蹈中的女性即使被婚約束縛著,依然勇敢的掙扎、掙脫,但男性的表現就顯得無力多了,或許在傳統的婚姻中,男性看似佔盡優勢,但還是脫不出制約與束縛,只能如傀儡般被操弄,反不如女性有著生生不息的動力。

Exhale
呼吸是人的本能,呼氣發出的聲響證明了人的存在。舞者的肢體展現、外放,令我體會到的是生命的擴張,猶如濃密的雨林雖然無法言語,卻用張狂的姿態顯示它的存在;猶如珊瑚靜默的在海底,受到潮來潮往的滋養,雖不言語,卻用向上延展的軀體,訴說它的存在。我想「強烈的存在感」是這支舞帶給我的唯一感受。

Dance to the End Ⅱ
這支舞分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的音樂加上歌聲,帶點沈鬱、憂傷,舞者展現出人生中的沈重部分,我想以「無奈」來概括應是恰當的。在前半部份的音樂加上舞蹈,令我不禁心頭糾結,有一種釋放不下的沈重。後半段的曲調忽變,舞者也將身上的束縛散去,悠悠旋起的舞姿也讓人感到,即使在無奈的深淵裡,依然可以找到希望的火苗,這一點的火苗滋長熱情,照耀的是人生攸長的道路。從無奈到希望,我看到的其實是藝術工作者的人生態度。

無明Unbearable Darkness
佛家云:「一念無明法性心,一念即具三千」在人生當中,我們總被沈重的黑暗所籠罩著,這個怎麼撥也撥不開的濃稠黑暗,掩蓋了我們單純、明亮的內心。舞者低姿態的舞姿,彷彿上空籠罩著這份黑暗,我們只能像蟲蟻一般,渺小的生存著,但遠方仍有光,象徵著我們內心中最光亮的部分,憑藉著這一點光亮,我們能撥去那層層的黑暗,回歸到純摯的世界。

馭戰Flashing Sword Spirit
劍乃君子之器,千百年以來,除了作為一件武器之外,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以及舞蹈中的一項道具。史記裡的鴻門宴記載「項莊舞劍,志在沛公」,那〈馭戰〉中,其志為何?編舞者藉劍之銳利展現的是舞者們旺盛的生命力,而劍光閃閃,舞者們雖嫌些許稚嫩,在技巧上不足,但的確讓我感受到他們四射的活力,或許在舞蹈界裡,他們真能如舞意所言:「劍氣揚,氣貫子午馭太平」在舞蹈界裡展現他們無限的才華。

尋妖Forgotten "C"…
中華文化自五四運動邁入了西風東漸的路途,西方的文化與文明不斷地影響著我們,我們也在這條路上逐漸地忘卻自己文化上的美。直至七零年代以來,潛藏在血液裡的文化精髓逐漸復甦,但年輕的一輩卻感到陌生,一如舞意所言,自己的傳統文化成為了令人無法捉摸的「妖」了。舞蹈的開始,舞者著旗袍以沈重的步伐進場,猶如鬼魅,卻代表著被我們放在陰暗角落的傳統文化。接著續以鑼鼓點我覺得非常特別,由快而慢的反覆,帶出一眾幽魅,而另一個特色是著牛仔服打出十三響的舞者,每一細微處都教人驚豔,足見編舞者的獨具巧思。


舞蹈是一種肢體的藝術
也是生命展現的方式之一
衷心希望這群年輕的舞者
未來能在舞蹈界發光發熱
成為台灣藝術界的驕傲

以上的評論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因為我對於舞蹈可以說是門外漢
所以在評論上可能有些偏頗
希望有識者能不吝指正

楊景翔 2009.10.19凌晨 於香山

PS:謹以此篇,獻給我兩位優秀的學生,雅婷與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