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
這學期上了「漢字文化與藝術」「文物與文學」兩門課,都在周六安排參訪故宮的行程,我因為要上課,所以和秀芬進行「兩人行」的精緻校外教學。
舊回憶
去年因為大陸親戚可能到台灣自由行,先生為了扮演好「導遊」的角色,全家先到陸客最想去的「故宮」走一趟。才發現,四十幾歲的先生竟然沒到過故宮,讓我太驚訝了,也許是因為小時候住南部的關係,離台北太遠,長大後又忙著工作的緣故吧!
記得小學旅遊時,經常都會造訪故宮,可是,當我帶著第一次去「故宮」的先生和孩子,我的腦中只浮現出「翠玉白菜」的模樣,其他好像都很模糊,是記憶太遙遠?
兩個兒子剛參觀文物時還很好奇,互相研究討論歷史年代與器皿的特殊造型,走了幾個小時後,宥銓說「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看得有點累、腳有點酸」顯得有點意興闌珊。他們覺得最好玩的是拜科技進步所賜,古畫裡的扇子會動,將風煽得款款搖擺。古老年代的作品加上新科技的思維,歷史還是可以展現新樣貌。
雖然他們有點累,我還是硬拖著他們到旁邊的「至善園」,印象中,楊柳依依,碧翠湖水環繞白色拱形橋,是蘊含古典情韻的庭園,這次造訪,硬體造景大致相同,走近一看有些地方褪色、剝落,有著皺紋滿布的滄桑,感覺「至善園」呈現「衰老」的體態,走進暮年,已不復記憶中的年輕美好。好像看見兒時的長輩,雖然雞皮鶴髮,但是故情依舊在。
池中的魚成群而來迎接我們,沒有顯露老態,只是體態肥碩到成精的地步,是地靈人傑蘊育出的碩大吧。
繞了一圈,熟悉周邊交通與飲食,對故宮不是很有興趣的先生,便打道回府。
新火花
事隔不到一年,當我告知先生要重遊「故宮」時,他回我「去年才去過,為什麼又要去?還不是看一大堆舊舊的東西。」可是,我覺得一定會不一樣,因為今年我接觸了「漢字文化與藝術」「文物與文學」兩門課,這兩門課為我開啟兩扇新視野,勾起我對古物的濃厚興趣,開始閱讀古墓、古物的書籍,浸在遙遠的歷史軌跡裡,相信會擦撞出新的火花?
走進故宮,莊嚴肅穆的大廳,不斷傳來嗡嗡嗡的聲音,非假日人卻很多。
一看到鎮宮之寶「毛公鼎」,熟悉之感全湧上來,以前來那麼多次怎麼都視而不見呢?記得黃智信老師曾經說過「毛公鼎」的故事,它小小的肚子裡裝了將近500個文字,內文是帝王對叔父「毛公」所說的告誡,左閃右躲的避開人群,一字字細細地看著上面的銘文,對照翻譯與老師講述的內容,文字不再生冷,有了溫度,因為熟悉拉近距離產生情感,與之前的「相見不相識」有著天讓之別,故事的魅力真是不可思議!
看到明成祖朱棣的展覽時,發現我跟他也很熟,因為曾經迷上《明朝那些事兒》。
溫潤瑩白的「定窯孩兒枕」造型相當可愛,天庭飽滿的孩童臉部圓潤,帶著中國傳統的富貴相,悠閒的趴著,兩隻腳輕鬆的翹齊來,恣意快活。聽旁邊的導遊跟陸客說「北京故宮有一個一模一樣的「定窯孩兒枕」,差別在於北京故宮孩兒枕上的背心是平面的沒有花紋。」我將視線移到背心上,看見漂亮的花紋邊,心卻沉重起來,想起他們顛沛流離的身世,飄洋過海的際遇,不勝唏噓!
回到家翻箱倒櫃的翻出《國寶傳奇》這本書,意外發現裡面有介紹「定窯孩兒枕」,是不孕夫妻祈求得子的企盼,將書中故事轉述給秀芬聽,一起進入唯美的傳說世界。
緊接著,老師請故宮圖書文獻處的副研究員許媛婷演講「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善本與檔案中的奇幻世界」,講解何謂善本?鑑定法則與清宮檔案,演講者很年輕,卻藉著一個一個故事,帶領我們進入歷史的奇幻世界。
世界竟是如此奇妙,所有的事都串成一條美麗的珍珠項鍊,生命旅程中所看所知都像一塊小拼圖,時間到了,全部匯聚一起,就能成為一塊完整的全彩拼圖。
這次參放訪故宮為什麼跟以前不一樣?因為我溫「故」知新」,將來有機會重遊故宮時,希望我說的故事也能引起家人的興趣,讓他們的生命拼圖有一塊故宮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