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8 12:15:05夏虫

【心情】華人vs 漢人

這兩個詞究竟有什麼不同我一直沒弄明白
不過在看過《走繩索的人》(註一)之後
我忽然認為自己在今天明白這兩者意義之差異
它是可以建立在一種弱肉強食的基礎上來看的
也可說是一種認同

華人不一定是漢人 可漢人就一定是華人
我一直認為不把華人當漢人看實在太不夠意思了
畢竟不是漢人的他們不少和或多或少地都已接受了漢化
一直強調一種漢人傳統老實說就我看來就是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有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味道
此外在漢化或同化的強大作用下 能夠很自信旦旦地說自己是純粹的漢人血統的人恐怕不多吧 在自身祖譜不明之下還不如別再強調或是開口閉口說什麼漢或不漢了 直接說華人不是很”周全”嗎
可是我這番自以為是的想法 和一直把漢人掛在口邊的人一樣好笑
也許我會更可笑一些

有些人雖然不是漢人 可也不想成為或不一定就等同於華人
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及傳統
以華人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 就壓死了一堆想要自己文化傳統為榮的人
我確實曾經以為以華人之名 就可涵蓋了承認這個文化傳統的人們
而對在這個認同底下所延伸出來的其他各民族的分裂抱持著一種矛盾又膚淺的看法與理解

可是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的心中開始對中共以高壓的手段去維持自身領土的完整和反對國土和人民認同的分裂與異議有了反感
顯然泱泱大國沒有學會”以德服人”這項古訓 唉
也許這是為了維持一個國家的團結且沒有分裂事件而有行之必要和所為吧
也許自由和人權是要在吸食及魘足人的血肉之後才開始萌芽且成長
並受到重視 和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護

在我還未開始對華人這個詞彙中可能包涵的醜陋有點認知之前
身邊卻開始出現了自得其樂式的危言
“小心啊 支持獨立/分裂的想法實在很危險啊”
危險的是你吧 你不知道在生死之外有更值得人去追求的事物
也許是一種對自身文化與傳統的認同
也許是一項真理或是真相 也許是其他的種種
對於自己或他人被奪去所追求事物的權力卻不知去追索聲討或是去展開質疑

老實說 這部影片讓我想了一點東西
而在今天我才在胡思亂想的情況下自以為自己開始有點了解


註一:《走繩索的人》是2007年第四屆民族誌影展在10月2日閉幕影片中的其中一部。導演是出生於捷克的加拿大人,男性。人權議題就是他所要探討的主題,而這部影片就是針對中國大陸的維吾爾人為拍攝對象。

http://movie.cca.gov.tw/Festivals/Content.asp?ID=331&Country=
作者: 郭佩宜  2007/9/12
網站內文:
《走繩索的人》(On a Tightrope)則更直接描繪同樣面臨國家機器的壓力,中國少數民族如何處在政治干預與傳統宗教之間,如同走在沒有安全網的鋼索上。維吾爾人導演Peter Lom選擇孤兒院的孩子作為拍攝對象,他們失去血緣上的父母,但國家試圖透過教育以及教條宣導,告訴兒童「黨(中國共產黨)是我們的父母」,人人須為維護國家(中國)團結與進步而努力。在這裡有「十八禁」,禁的是傳統宗教信仰,未滿十八歲者不能學習宗教,也不能穿著宗教服飾。國家要孩子們信仰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奉毛澤東和馬克斯為領袖,反分裂主義。但對兒童而言,這些口號不知所以,從他們不經意的談話中,仍舊看到維吾爾人伊斯蘭教的信仰元素。維吾爾的一項傳統是走高空繩索,本片透過四個孩子學習/不學習走繩索的故事,來看這些失翼之鳥如何在傳統、宗教與國家教條間尋找自己的路。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