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力活出一個獨特的我
五味屋令人動容之處在於小朋友主體的展現。他們經由二手物認識物品背後的生產與使用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論述來定義「想要」還是「需要」;用勞動時數來換取物品,以工作取代贈與;在大人的合作下,參與種植、使用大型工具、維修、施工;勇敢說出自己的夢想,以自助人助的方式去實現微創植牙。
幾年前,媒體常責怪年輕人是草莓族,無法承受壓力,沒有社會責任,只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這個描述和許多我所接觸的年輕學生不同。於是,我在台灣大學開設一門叫做「大學生與空間改造」的課程,邀請不同專業人士來課堂上現身說法,分享他們在不同領域改造空間的實例,花蓮豐田的「五味屋」也是我邀請的對象之一醫生脫疣。
我本來預期東華大學的顧瑜君教授會帶著PPT,來與台大學生分享五味屋成立的經過、營運的方式,以及其與社區的互動。沒想到顧老師答應之後便與我進一步聯繫,說經過與五味屋的小朋友討論之後,小朋友也希望能夠來台大的課堂親身分享。台大的大學生想認識五味屋,五味屋的小朋友同樣也想認識台大的哥哥姊姊,於是一個三小時的課程,延伸成一連串彼此的相遇、認識與理解。這就是五味屋之所以獨特的祕密。
為了來台大課堂分享,五味屋的孩子先造訪台大的網站,對台大城鄉所有個概括的認識。他們也閱讀我撰寫的《空間就是權力》,練習書中講述的「拓圖」。然後,小朋友必須自己寫計畫書,說明為什麼想來台大,以及為什麼要選他。選上的成員,分配好各自介紹的主題後,要自己製作PPT,再運用自己在五味屋工作的時數換取北上學習的部分費用。
台大學生則自願擔任接待大使,與配對的小朋友共度課前的一個下午,他們可以一起逛校園、聊天、把孩子帶到自己課堂旁聽,全由他們自行協商決定。晚上九點課程結束之後,再各自帶回家夜宿。台北的大學生與花蓮的中小學生因此有了深刻的交流,而不是流於窺奇的觀看。從此每年五味屋來台大的分享,也成了我的「人與環境關係導論」課程中,最受學生歡迎與回味的一堂課腸胃鏡檢查。
五味屋令人動容之處在於小朋友主體的展現。他們經由二手物認識物品背後的生產與使用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論述來定義「想要」還是「需要」;用勞動時數來換取物品,以工作取代贈與;在大人的合作下,參與種植、使用大型工具、維修、施工;勇敢說出自己的夢想,以自助人助的方式去實現。在這裡,小孩子不是需要保護的溫室花朵,不是需要外人同情憐憫的對象,而是在相對艱困的環境中,盡力活出一個獨特的我。
每年的冬天,台大的學生透過五味屋小孩的分享與共處後,對於童年、純真、夢想,都有更為深刻的體認。而透過閱讀這本書的相遇,也許又觸發了什麼後續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