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0 15:02:26大狗

另一個【慕尼黑】


坦白說,我看到這部電影有點失望。我覺得過多的暴力,已經模糊了這部影片的焦點,有向商業妥協的嫌疑。甚至是,原本想要表達,想要傳達的對象跟訊息,也因為這些暴力而焦點模糊;至於想要在影片中獲得暴力快感滿足的觀眾,卻也不能滿足他們最終的想像。結果,當然是尷尬地兩頭落空。

但是【慕尼黑】這部影片,是不是這樣就不值得去看?我想顯然有一部份的猶太人起碼不這樣認為。他們不但去看,而且看完之後還要在戲院外面抗議。那顯然這就代表了一些事情,在電影的背後似乎正在進行的。

而我相信,這與壓迫、被壓迫民族之間這樣的議題,擺脫不了關係。

故事一開始,我們看到了恐怖份子所發動的攻擊:一樁發生在慕尼黑奧運的恐怖攻擊活動。最後所有被綁為人質的以色列運動員,都遭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之下的「黑色九月」成員所殺害,同時恐怖份子也紛紛遭到格斃。

於此同時,剛剛建國,打完六日戰爭,並且持續與整個阿拉伯世界對峙的以色列,決定即刻對恐怖份子及其組織復仇。相信「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以色列國母梅爾總理,在他的親自授意之下,透過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情報單位-以色列薩慕德,進行對支持巴勒斯坦復國運動以及策劃慕尼黑恐怖事件首腦人物們的無情暗殺。活動地點限制在歐洲。執行任務的小組長就是本片男主角。透過他的角度,讓我們了解到反恐以及恐怖組織之間的對抗,其殘忍程度互不相讓。

原先男主角也相信愛國主義,也認為以色列必須透過這樣暴力的宣示,進而達到威嚇的作用,使得敵人可以不至於再度襲擊。這也是整個以色列至今仍然運用的「前進防衛」概念。換成大白話來說,與其坐以待斃或是守株待兔,不如主動攻擊,奪得先機,將主動權掌握在以色列手上。這樣的觀念,在以色至今仍未撼動。

只是當初的正義感以及愛國心,卻漸漸地被殺戮以及血腥所取代。成員之間的意見,也逐漸在每次的刺殺活動後出現。殺戮能不能抵抗殺戮?在這部影片中,導演想要告知觀眾的答案是絕對否定的。從男主角痛心成員的一一被暗殺,乃至於自己家人可能被威脅陰影下的歇斯底里,都試圖從個人主義的角度,描述出這種「以暴制暴」的殘酷,以及其後的後患,並且希望見者有所警惕。

當然,如前所述,過度渲染的暴力(應該是好萊塢導演的習慣),卻造成了反效果,使得本來的美意,焦點轉移,令觀眾無所適從。不知是應該譴責暴力,還是觀賞暴力?在一部反對暴力的影片中,大量地加入了暴力的鏡頭,現在看起來不過是延續了【搶救雷恩大兵】的路線,想要削減沈重議題對於電影票房的衝擊,儘可能地向商業靠攏。但尷尬地是,連想要消費的觀眾也覺得太沈重,而造成了前面所述的兩頭落空。

不過【慕尼黑】這部影片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我們,我們這個台灣社會,是沒有資格不注意的。雖然中東離我們那麼遙遠,雖然他們跟我們都信奉著不同的宗教,同時也有著不同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但是我竟透過【慕尼黑】這部電影,同情起雙方。

以色列為了讓自己的民族及國家存在,想盡辦法,不惜一切的犧牲又為的是什麼?雙方都有自己的苦處,不變的都是為了自己的生存。

巴勒斯坦人在一瞬間失去了他們居住的土地,被外族入侵。他們沒有強大的軍隊,沒有第一世界國家的支持,用他們的肉身,企圖維持他們僅有的尊嚴。生命誠可貴,他們每個我們稱為「恐怖份子」的,都是有家庭、有親友的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會恐懼,也會害怕死亡,但是是什麼造成他們的決心,可以拋棄一切?在沒有優勢的武力,沒有制式的軍隊的狀況之下,巴勒斯坦人發展出了有效的嚇阻及攻擊方式。即使到今天,仍然有效。

在九一一的四年之後,以色列正式宣佈放棄加薩走廊屯墾區。

那台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