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4 23:56:35亞斯蘭空軍第一狙擊手

[轉載]路線與方法—-也談民進黨大選與謝長廷

台長想的是這樣沒錯!

用強硬的手段護盤,只能惹來更多的負面能量,對自己沒有幫助,也幫對手一個大忙,更何況八年來在經濟方面毫無建樹!

用強勢手段來通過公投,沒有教育人民公投的內涵,只能讓更多人搞不清楚狀況,拒絕將手上的一票輕易投入票匭,只是總是有人學不會!

國民黨並沒有強烈的改革跡象,只有穩定,只有步步為營,只有團結,和八年前的民進黨的狀況是很相似的,而民進黨彷彿是八年前國民黨的化身,風水輪流轉,八年河東,八年河西。

歷史給人最大的教訓就是人從來沒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東森新聞報 2008/01/20 作者/栗子鼠

這次立委大選,民進黨基本盤雖改變不大,席次卻大幅減少,相關討論汗牛充棟,名嘴口水滿天亂噴,但裡面頭腦最清楚的,恐怕只有謝長廷一人。從他柔軟的身段與頻頻拜訪陳水扁的政敵來看,民進黨就算這次總統仍然選輸,但只要民進黨繼續在謝長廷的帶領下,那國民黨的高興時間恐怕不會太久。

其實這次選舉大敗是很令人無法想像的,想想看台灣主體意識已經高達百分之八十的今天,民進黨卻一敗塗地,可見並非民進黨的路線錯誤,也非台灣民主意識的倒退,更不像某些深綠電台所說選民水準不夠。

那麼既然民主路線沒錯,台灣主體意識依然高漲,選民素質也不斷提高,而民進黨卻仍然輸了,為什麼?原因是民進黨推行其理念的手法太過粗暴,執行理念的人選素養不夠,造成民進黨裡一向引以為傲的大鳴大放,不斷改革的多元聲音遭到扼殺,也造成原本目的正當的行動失去焦點,不被民眾認同,使得沒什麼改革的國民黨,竟然能輕輕鬆鬆突破3/4席次。

現在,只有謝長廷清楚看到問題的癥結,於是在一堆頭腦不好的深綠名嘴還在怪選制,怪選民被洗腦,怪國民黨買票時,謝長廷已經連續拜訪紅黨、許信良,甚至接受文茜小妹大專訪了,可見謝長廷的見識遠在這群泛綠名嘴之上;同樣第二個頭腦清醒的人物,是辜寬敏先生,他在最近也說出與台灣與中國「本是同根生」的談話,更無條件支持謝長廷,都是同樣的真知灼見。

一個古老的寓言說,要讓一個人脫下外套的方法是什麼,北風鼓起力氣猛吹這個人,結果這個人把外套愈穿愈緊;相反的,太陽卻用熱度去溫暖這個人,這個人不知不覺就把外套脫掉了;同樣的,當我們在說服別人時,儘管我方的道理再正當,理由再充分,但也不能用粗暴謾罵的方式,想去達成這個目的,因為這樣的結果會使問題失焦,而且引起第三者的反感,最後不僅目的沒達成,還豎立一堆敵人。

因此阿扁說的話,對了一半,卻也錯了一半。在民主政治裡,政黨本就應該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不可隨意混淆,也不能左右搖擺,因此在台灣其實是沒有中間路線的,但是阿扁卻沒有考慮到一點,堅持路線並不代表就要以排除異己的方式來達到目標,更不是整天只靠一張嘴,全台罵透透就可以達到目標。

林濁水說,激進與穩漸都是一種路線,可以交互運用,和平共存,可惜的是,民進黨的此種多元文化在國務機要費後被破壞殆盡;本來是最進步開明的黨,卻變成用中國文化裡最糟糕的內鬥文化,將黨內真正的優秀人才鬥走。蕭美琴被冠上中國琴的稱號,羅文嘉與段宜康被冠上十一寇,卻不見黨中央出面處理,而2006年後三立新聞台鄭弘儀主持的「大話新聞」更是扼殺黨內民主精神的幫兇,像共產黨一樣對十一寇等進行批鬥,想不到一直想「去中國化」的民進黨,最後卻將「中國文化裡的內鬥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失去多元精神,以致種下敗選的遠因,一點都不意外。

謝長廷看出了問題所在,跟陳水扁不同的是,他知道政治是一種說服的藝術,是一種傾聽的藝術,與其同中求異硬對硬的對抗,還不如堅定但溫和的存異求同,去求取最大公約數。民主政治本來就是多元的、包容的,但在包容中仍堅持自己的路線,在多元價值中仍堅定的為自己的價值捍衛,這才是民主政治的真精神,像馬英九那樣渴求人治,而不謀求建立長遠制度,那是完全違背民主政治的精神;至於陳水扁雖有民主的理念,但推行民主的手段急切暴躁,任由黨內的多元聲音消失,因此儘管路線正確,卻事倍功半,因此也不是完全的民主。真正的民主,是要堅持路線,卻不急切張揚;雖努力去做,卻不是只逞一時口舌之快;是去說服對方,傾聽對方,卻仍然站穩自己的立場;是有一個偉大的目標,但卻可以同時容忍溫和與漸進的多元想法,而非定於一尊,這才是民主的真精神。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野的時候,雖堅持理念,激進的路線卻無妨多一點,但執政的時候,一樣要堅持理念,但卻要運用協商技巧,尊重既有制度,適時互相妥協,盡力說服對方,再去達成目標,因此執政時的溫和穩健路線反而必須多一點,因此阿扁那套於在野的時候不妨多用,但當家作主時,則必須用相對穩健和平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因此這次的大敗不是台灣主體意識的倒退,也非選民的素質不夠,而是推行理念的方法出了大問題。因為當政者完全不顧人民的感受,只說激進派聽懂的語言,又如何能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與同情?而在黨內的開明改革派相繼出走後,又如何能喚起民眾對改革的熱情和渴望?民進黨在野時尚且能容忍多元異見,尚且能訴諸感動人心的價值,卻在當政後手段變得粗魯,嘴巴謾罵口無遮攔,只准一種聲音表達,那怎麼會是「民主進步」呢?於是泛綠選民在失望之餘,又不屑像沈富雄、許信良那樣投靠敵營,唯一的選擇,便是保持沉默,不投民進黨,也打死不投國民黨,這樣失敗的結局自然也不令人意外。

所以民進黨的輸,並非像國民黨所說輸在路線錯誤,更非像深綠選民所說是因為阿扁不夠「硬」(這種腦殘言論真害民進黨不淺,以「大話新聞」裡面的幾個來賓可為代表),這種論斷都太膚淺,民進黨輸,正是像林濁水所說的,路線並沒錯誤,也非做得不夠,而是推行的手段不夠細膩,不欠缺「和解共生」的藝術,不知道如何「順勢而為」,而是仍活在在野黨時代的思維,只懂得「衝撞」與「躁進」,那自然兇險處處,事倍功半。

謝長廷不愧是聰明人,他懂的和解共生的藝術,懂得妥協合作的竅門,在柔軟中卻不失對自己路線的堅持,從最近一連串的動作看來,確實是走對了第一步棋,但馬英九聲勢正旺,謝長廷能否逆中求勝,實在仍充滿變數。可是放眼台灣,也仍然只有民進黨是台灣改革進步的主要力量,希望謝長廷能走出自己的路,以溫和但堅定的氣直帶領民進黨回到以前多元改革,手段讓人感到細膩感動的時代,那麼才有可能打贏這一仗。

以前有人形容胡適,外表溫和,裡頭卻裝滿了武器,謝長廷正是這種氣質的人。他能否成功,能否改造民進黨,我們且拭目以待。


附註:筆者以前一篇有關民進黨方法論的文章:民進黨的經濟論述--一個泛綠人士的建言(http://www.ettoday.com/2006/04/10/142-1927002.htm)

(●作者栗子鼠,留美博士。簡介上表示,因為讀書生活有時無聊,所以左手不免風花雪月,右手偶爾談談國家大事,月旦人物一番。作者有個人部落格http://bloguide.ettoday.com/ledeparis,也歡迎有興趣者可進入討論。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東森新聞報,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報立場。)
雨戀蝶 2008-01-31 21:43:24

今天看到『布袋枝』新聞時候

我姊姊當公務人員也好幾年了(在高雄市)
在之前謝先生在高雄市當市長時候
如果公務人員想升官,得要先去跟謝先生的老婆談談

我媽在旁邊說,要去關說哦?
我姐冷冷的說:何止關說,還要帶禮物去的,而且有價目表

就因為這件事情,我姐辦公室內的2/3公務人員都從綠轉藍

唉…

版主回應
此話當真?
飯可以亂吃頂多拉肚子,
大大此話一出小心綠色奇蹟!
2008-02-12 08:34:15
jolie 2008-01-25 10:29:32

民主的過程都是
發生問題了
才開始思考解決方案
包括全球的經濟
也是問題出現了
大家一起幫助美國渡過難關

台灣早就有發出經濟警訊
只是大家一直忽略他~~~~與美國一樣

版主回應
總是有人提出警訊時將這些人打入黑五類,
等到嚐到苦果再回頭來找這些人...
這次註定失敗!
2008-01-25 10: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