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4 15:04:53亞斯蘭空軍第一狙擊手

拜金女的剋星──「消費本益比」

很多朋友問台長要如何才能投資致富,但台長主張先保本,就是克制不當的慾望,把錢留下來,這樣才能存得到錢,有本錢才能進行較大投資。而如果沒有多的錢,每個月直接由收入扣除定額投資的餘額再來支付生活費用,「支出」=「收入」-「儲蓄」,這樣才能存到錢喔!

本文就是在說明支出和所得到效益的關係,請各位看倌看看那些是值得花費的,那些又是不值得花費的!


本文內容摘錄自《快樂小富婆提錢致富》,方智出版社出版

我常常認為,個人富有的程度,取決於他的「支出」,而非他的「收入」。學會「花錢」要比學會「賺錢」還要難很多,我相信,這句話在將來,絕對會成為我的「理財家訓」。

我還記得,畢業後在西華飯店擔任客戶經理。當時,我是所有業務中最資淺的一位。為了要有表現,某年的中秋節競賽,我拚了命做電話行銷,連中午吃飯時間也不放過,四處拜訪客戶,因為清楚設立了目標,所以衝刺得很快。最後比賽結束,我獲得銷售冠軍,獎金10,000元。金額雖然不多,但意義非凡,因為我是資歷最淺、但業績賣得最好的一位。

當天,我開心地到東區某家百貨公司,買了一套價值8,700元的衣服犒賞自己。不過,當我拿著剩下的1,300元,看著這套漂亮的衣服時,突然對下一步有點茫然。不過,隔天我還是開心地穿著我這套高檔套裝去和男性友人聚餐。沒想到我的男性友人看到後,只回我一句話:「很漂亮!」瞬間,我突然大徹大悟地清醒了。因為,對真正的好朋友來說,再怎麼難看的我,他們總是會接受。

我花了1個月的時間努力拜訪客戶,每天早上還得避免遲到,否則每遲到5分鐘罰100元。這樣好不容易拿到10,000元的額外獎金,而我,居然在1小時內,幾乎花光光,最後甚至還換得不太有意義的話!

學會精算「消費本益比」

後來,我就下定決心,以後「花錢」一定要花得「有意義」,並且要懂得精算每一筆錢的「消費本益比」。因為每一筆錢,背後都有代表的「消失的時間」與「付出的努力」。買東西前,一定要詳加思考,你所投入的成本,可以為你帶來多少收益,而這個收益,還包括「有形」與「無形」的價值存在,這樣花起來才能開心恣意,同時也不容易後悔。

很多女性消費者都很心儀LV商品,因為LV的確令人愛不釋手。1911年,英國豪華郵輪「鐵達尼號」沉沒海底,之後搜尋從海底打撈出一只 LV 硬型皮箱,竟發現裡面沒有滲進半滴海水;10多年前,也傳聞有個LV的客戶家中失火,所有衣物大多付之一炬,唯獨一只 LV Monogram Glace皮箱,外表雖然被燻黑,不過內裡物品卻完整無缺,難怪LV會受到那麼多女性消費者的青睞。

如果每個月花費700元,一年加總起來是8,400元,3年時間,就有25,200元,你可以用這25,200元去買一個LV的Monogram基本花紋包,也可以在世界展望會中贊助一位貧窮國家的孩童,讓他3年都足以溫飽,價值觀人人不同,帶給每個人的生活意義也完全不同,沒有所謂的對錯問題。只不過現在,原油資源愈來愈少,物價更是蠢蠢欲動,甚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有漲,荷包也愈來愈薄,什麼都要省。但總不能亂省一通,因為每分錢「有來有去」,你還是得細細思量。

不做情緒拜金女

事實上,「貪婪」和「恐懼」永遠是「消費心理學」的兩個極端,看到心中喜愛的物品,就想馬上體會擁有它的感覺;一旦真正擁有它時,卻又擔心下個月的帳單付不出來。

對每個人來說,雖然經濟實惠的涵義,各有不同的解讀,但如果你是以下任何一種「情緒性拜金女」的話,都算是偏差的消費行為,不可不防範。

盲目購物型
這種類型的女性朋友,總是禁不起誘惑,只要碰到自己喜歡的商品,或是一些流行精品,根本不會考慮自己的收入是否足以支付,就盲目衝動消費,最後淪落「入不敷出」的窘境。
我的建議:想辦法培養人生的其他興趣,別讓購物成為人生唯一的興趣。

情緒發洩型
這種人心情不好或心情很好就會大肆採購。買東西的重點在於「發洩情緒」,而不是為了「需要」而買。許多購物狂都屬於這一類型。
我的建議:發洩情緒不一定要用Shopping,運動也是一個好方法,不妨試一試。

自我實現型
這種人因為工作或其他需求,必須「消費」來換取更多自我實現的機會。不過,很多人都以此做為買東西的「藉口」,而沒有真正考量自己實際的需求,極有可能因此「本末倒置」,失去本來的購買意義。
我的建議:自我實現也可以透過不同的學習與進修的方式,趁機投資自己。

貪小失大型
這樣的女生一心想追求「物超所值」,有企圖想要藉「花錢」來「賺錢」。但要小心沒有學習到正確觀念,反而常常因此而花掉大錢。比如,原本只想花費2,000元買件衣服,但看到5折折扣,就多買3件原價2,000元的衣服。總共4件衣服,花了4,000元。原本想省1,000元,結果還多花3,000元,卻又不一定都穿得到,真是所謂的「貪小失大」。
我的建議:出門前先做好「預算」,了解「需要」與「想要」的分別!
台長 2007-04-12 14:29:50

台長當然不會介意的啦!
其實考慮到古嘉可能是比較不能承受投資風險的狀況下來設計的啦!
如果有更多預算其實可以做投資標的配置,
但只有每月5000元的預算下要五年保本保息可能只有債券或貨幣標的可以選擇了,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也是不錯的標的,
台長還有約10萬放在這裡,
兩年多大約配了12%左右,
再加上成本是22元現在大約26元上下,
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但如果是定存一族要轉換標的,
債券基金的風險會少很多,
這是台長的觀點,
希望古嘉也可以自己做個比較,
要賺得多自然風險就會高些,
要穩定收入自然報酬就少!

大家一起研究啦!

陰天轉晴~河馬 2007-04-12 10:52:24

高收益債券基金我也滿推薦的 ,
但是如果同樣是這樣的話 , 我寧可換成澳幣做定存 ,
定期定額~一年5.多的利息...而且也許還有增值空間 ,
甚至換成富坦成長~光配息一年就有7~9% ,
當然股票基金仍然需要風險..但是全球型承擔風險相對也比較小
如果用4~6年的週期
以目前全球13~14的比益比加上配息..我想也可以有一筆不錯的方向
個人建議是看好哪個地區標的...定期定額或者定期不定額
這樣投資一年之後仍然持續扣款到符合自己的期待
也許15~20%然後贖回
另一筆錢放到像是高收益債券~或者全球型股票基金
兩個比例自己拿捏~ 以你自己能承擔的風險來看
希望大家都能賺錢囉...自己偷補充一些~希望台長別介意

台長 2007-03-26 09:14:41

那就趕快去做吧!
時間可是不等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