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1 15:01:55Kacey
《遺物整理商看見了》
「喝醉後去泡澡,結果就這樣一睡不起了......」
房東幫我帶路的時候這樣解釋著。
我有聽過人往生了,洗澡水卻一直在沸騰的狀況。腦海中突然浮現「燉湯」兩個字,讓我的背脊一陣冰涼。
深呼吸後,我打開浴室門,浴缸李像是一團爛泥巴。
雖然並不是那種傳統式的,有火在下面燒的浴盆,所以看起來不會像是「燉湯」,但是因為屍體隔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被發現,所以在茶褐色的濃濁液體中,還漂浮著剝落的皮膚。雖然比喻有點失當,但是真的好像放了很多天的餛飩湯。
走進玄關的瞬間,屍臭一如往常地襲來。但因為往生者身亡在浴缸裡,因此房子還算乾淨。這對房東來說,或許是不幸中的大幸。
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摘自〈第30話 地獄浴室的千鈞一髮〉
房東幫我帶路的時候這樣解釋著。
我有聽過人往生了,洗澡水卻一直在沸騰的狀況。腦海中突然浮現「燉湯」兩個字,讓我的背脊一陣冰涼。
深呼吸後,我打開浴室門,浴缸李像是一團爛泥巴。
雖然並不是那種傳統式的,有火在下面燒的浴盆,所以看起來不會像是「燉湯」,但是因為屍體隔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被發現,所以在茶褐色的濃濁液體中,還漂浮著剝落的皮膚。雖然比喻有點失當,但是真的好像放了很多天的餛飩湯。
走進玄關的瞬間,屍臭一如往常地襲來。但因為往生者身亡在浴缸裡,因此房子還算乾淨。這對房東來說,或許是不幸中的大幸。
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摘自〈第30話 地獄浴室的千鈞一髮〉
《遺物整理商看見了》
這是一位日本專門幫忙整理遺物的專家所紀錄的工作筆記。
書中沒有精采的推理,只有作者樸實的記載和心得,看完四十六篇整理遺物的經驗,反而讓人更省思生命的意義。所有的東西在身後都只是遺物,我們所喜愛的每一件東西都會成為遺物。
死亡的面貌是如此多變,在書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整理遺物的地方,有很多都是命案現場,有的是孤獨死,有的自殺,有的被謀殺,還有意外等,要踏進死者這一輩子最後待的地方,其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膽量。有時候就連家屬都不願意進入現場,因為現場好像會說話,把死者死前的生活大聲宣告出來,有的例子是割腕自殺,整個房子佈滿血跡,專家習以為常,因為自殺者在自殺到死亡的期間,要忍受莫大的痛苦,往往會在屋裡留下許多痛苦的痕跡;有的屋裡堆滿垃圾,幾乎淹沒膝蓋,有的聞不到屍臭,因為屋裡有更多難以忍受的腐爛氣味遠遠凌駕屍臭之上。
還有許多例子是委託人請專家整理,委託人有房東或老闆的,但通常是死者家屬,被兒子恨了一輩子的母親,生前最細心保存的是兒子小時候的獎狀、照片、考卷和名牌等;兒子跳樓自殺,父親被警方要求要整理大樓外的血跡;還有母親在整理現場時,拿起兒子的手機,一邊哭泣一邊打電話向兒子手機裡的每一個號碼報死訊;還有將往生者全部東西都搬回老家的父母,也有委託人的態度是:「那些東西請全部處理掉。」
失去親人是很悲慟的,但也有很多現實面是需要處理的,有很多書中的例子,家屬們都是強忍著悲痛,或者根本來不及悲痛,就被迫去面對死者遺物的處理,被迫去承受鄰居的惡毒的抱怨、去收拾死者的殘局,這些都是現實得令人不忍卒賭。
因為社會結構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才會越來越遠,書中提到許多孤獨死都是死後很久才被發現,吉田太一認為,就算是孤獨死,只要儘早發現,後續問題都會減少許多,但是因為死亡時間太久,造成惡臭和污穢的環境,以非常人能忍受,所以才漸漸發展出這樣的行業----替人整理遺物。也正顯現出現在社會的冷漠與疏離。
還有些遺物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往生的國小老師,房間內竟堆滿了一千多捲成人錄影帶;還有前妻帶著專家整理遺物,房間裡除了數不清的成人錄影帶、寫真和色情周刊,最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面貼滿照片的牆,那些照片都是死者自拍的「那話兒」特寫。這些「特殊」都蒐集品,在隨著往生者的離世,也淪為待處理的遺物......
吉田太一:「不想被人知道、不想被看到的那些東西....你打算怎麼處理?」
藉由這本書,可以讓人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去反省人生,去看生死的界線。死亡本身並不駭人,令人裹足不前的是死亡附加的所有。很多時候,死亡不外乎是一種解脫,但活著的人必須去正視我們所擁有的,所謂的幸福,並不只是金錢和安逸的生活,而是讓自己「存在」,就算住在豪宅,但花徑不曾緣客掃,孤獨的面對充裕的生活,這又何來幸福呢?還有許多自殺的案例,我們往往可以看見自殺造成不可彌補的親友傷痛,但往生者看不到,正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其實他們身上擁有很多愛,才會一意離開這個世界,留下更多遺憾。
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散文看,不要太在意書中偶一出現的驚悚字眼,你也會體會到吉田太一先生溫暖慈悲的心。
《遺物整理商看見了》
作者:吉田太一
譯者:張佳雯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28日
這是一位日本專門幫忙整理遺物的專家所紀錄的工作筆記。
書中沒有精采的推理,只有作者樸實的記載和心得,看完四十六篇整理遺物的經驗,反而讓人更省思生命的意義。所有的東西在身後都只是遺物,我們所喜愛的每一件東西都會成為遺物。
死亡的面貌是如此多變,在書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整理遺物的地方,有很多都是命案現場,有的是孤獨死,有的自殺,有的被謀殺,還有意外等,要踏進死者這一輩子最後待的地方,其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膽量。有時候就連家屬都不願意進入現場,因為現場好像會說話,把死者死前的生活大聲宣告出來,有的例子是割腕自殺,整個房子佈滿血跡,專家習以為常,因為自殺者在自殺到死亡的期間,要忍受莫大的痛苦,往往會在屋裡留下許多痛苦的痕跡;有的屋裡堆滿垃圾,幾乎淹沒膝蓋,有的聞不到屍臭,因為屋裡有更多難以忍受的腐爛氣味遠遠凌駕屍臭之上。
還有許多例子是委託人請專家整理,委託人有房東或老闆的,但通常是死者家屬,被兒子恨了一輩子的母親,生前最細心保存的是兒子小時候的獎狀、照片、考卷和名牌等;兒子跳樓自殺,父親被警方要求要整理大樓外的血跡;還有母親在整理現場時,拿起兒子的手機,一邊哭泣一邊打電話向兒子手機裡的每一個號碼報死訊;還有將往生者全部東西都搬回老家的父母,也有委託人的態度是:「那些東西請全部處理掉。」
失去親人是很悲慟的,但也有很多現實面是需要處理的,有很多書中的例子,家屬們都是強忍著悲痛,或者根本來不及悲痛,就被迫去面對死者遺物的處理,被迫去承受鄰居的惡毒的抱怨、去收拾死者的殘局,這些都是現實得令人不忍卒賭。
因為社會結構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才會越來越遠,書中提到許多孤獨死都是死後很久才被發現,吉田太一認為,就算是孤獨死,只要儘早發現,後續問題都會減少許多,但是因為死亡時間太久,造成惡臭和污穢的環境,以非常人能忍受,所以才漸漸發展出這樣的行業----替人整理遺物。也正顯現出現在社會的冷漠與疏離。
還有些遺物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往生的國小老師,房間內竟堆滿了一千多捲成人錄影帶;還有前妻帶著專家整理遺物,房間裡除了數不清的成人錄影帶、寫真和色情周刊,最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面貼滿照片的牆,那些照片都是死者自拍的「那話兒」特寫。這些「特殊」都蒐集品,在隨著往生者的離世,也淪為待處理的遺物......
吉田太一:「不想被人知道、不想被看到的那些東西....你打算怎麼處理?」
藉由這本書,可以讓人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去反省人生,去看生死的界線。死亡本身並不駭人,令人裹足不前的是死亡附加的所有。很多時候,死亡不外乎是一種解脫,但活著的人必須去正視我們所擁有的,所謂的幸福,並不只是金錢和安逸的生活,而是讓自己「存在」,就算住在豪宅,但花徑不曾緣客掃,孤獨的面對充裕的生活,這又何來幸福呢?還有許多自殺的案例,我們往往可以看見自殺造成不可彌補的親友傷痛,但往生者看不到,正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其實他們身上擁有很多愛,才會一意離開這個世界,留下更多遺憾。
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散文看,不要太在意書中偶一出現的驚悚字眼,你也會體會到吉田太一先生溫暖慈悲的心。
《遺物整理商看見了》
作者:吉田太一
譯者:張佳雯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28日
謝謝你的分享
這書讓我有想買的欲望
最後看到那個出版日還真是巧呢
這是本值得看的書呢~~我覺得:) 2008-04-25 12: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