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5 20:46:33Metta

宗教史學讀書報告:歷史的再思考

壹、內容綱要

第一章 歷史是什麼
作者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來探討,由此鋪陳出具後現代觀點對歷史的定義。

I.理論上
1、歷史是關於世界的。
2、歷史不等於過去。
‧所謂的過去,表示各處從前發生過的事,而歷史編纂則代表了歷史。
‧過去是歷史學家注意的目標,而歷史編纂,則是史學家照料它的方法,因此歷史可
以說是這個關係的總體。這要先明白過去和歷史之間的差別,才能了解。作者的說
明如下:

〈1〉過去已經發生,無法重現,因此歷史是歷史學家在工作中對它的解釋。
歷史,是歷史學家的工作。換言之,我們現在所閱讀的歷史,是存在於書籍、
期刊的資料,也就是圖書館和書架上的歷史。在此,作者的觀點是:歷史〈歷
史編纂〉是一種存在於文字間、語言學上的構造。

〈2〉我們現在所研讀的歷史,是通過他人的研究觀點、眼光所了解的歷史。也就是
說,我們所讀的歷史,是經過作者詮釋、消化過的資料,並不是我們真的進入
過去的時空,也不是我們去認識的過去,當然也不代表過去本身。

〈3〉歷史是具權勢者的歷史,較弱勢的人群或階級幾乎被史書忽略。


論述的問題
在此作者討論到一個重要的議題,即論述。作者指出,論述是學者發明的解讀的工具。不同的解讀工具,在同一事件上會產生不同的論述,而不同的論述就有不同的解讀、解釋。因此作者以為,在此意義上,我們是將世界視為文本,就邏輯上而言,這樣的解讀是無窮盡的。因為,過去是以故事的形態來到我們的跟前,因此:世界/過去,這種「總是現成」的敘述建構了真實。不同的社學和歷史學家通過論述對同一現象有不同的解釋,這些論述,永遠在進行分解和組合。→論述 ,是權力與關係爭戰的力場,而真實是被建構的。


歷史和過去在連接上的問題
此處有三個問題要先解決:認識論、方法論、意識形態。

1、認識論上的困難:
要談論現在存在東西已經很困難,如果要討論一個已經不存在的的對象,則顯得這一類的知識呈現的是假設性的狀態。事實上,歷史學家設法在我們面前呈現客觀的過去,並強調他們的敘述是正確的,但是作者認為,這種確定論派的主張,現在不能、過去也從未實現。他主張,要讓懷疑主導,因為它將解答部分「歷史是什麼」,和「可能是什麼」的問題。

2、方法論和意識形態上的困難:是與權力相互影響的。
‧作者引用羅文陶:《過去是一個外國》中的論點──沒有一個歷史學家可以涵蓋並因此尋回過去,因為「內容」幾乎沒有限量。因為,一個歷史學家所能記述的事件都只佔事實的極小部分,從沒有歷史學家的記載能與過去完全相對應。
‧沒有任何記述可以尋回過去真實的情形,因為過去不是一種記述,而是事件、情勢等。因為過去已經過去,沒有任何敘述可以向過去查證,所以我們只能從其他歷史學家的解釋來判斷歷史學家敘述的正確性。因此根本上,沒有真實的敘述,沒有正確的歷史。

Steven‧Giles的評論:我們對於過去的了解是,「永遠」是通過以往各種解釋的一層層沉澱物,以及通過「以往/當前」論述所發展出來的解讀習慣和類別而達成的。這種見解讓我們得知:這種看待事物的辦法,使得歷史的研究必然是對歷史編纂的研究。

‧歷史,是個人思維的產物,不論其可驗證性有多高。它是一個歷史學家作為敘述者之觀點的表示。

‧藉由後見之明,我們比活在過去的人,對過去知道得更多。作者仍引用羅文陶的觀點:歷史永遠是根據兩個版本,把不同的文句合併成一個新的文句。

作者的論點是:歷史是一種由歷史學家所建構的自圓其說的論述,而由過去的存在中並無法導出一種必然的解讀:凝視的方向改變,觀點改變,新的解讀便隨之出現。而歷史學家對真理的追求,貫穿了意識型態和方法論的立場。

II.實踐上
專業性的歷史
定義:在高教育機構、由受薪的歷史學家寫成。
定位:被視為當前具支配意識型態如何與「學院式」的歷史滲透結合的表現。是文化監護者〈學術標準〉,和意識形態的最前線。

III.歷史的定義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為誰?
定義:歷史是一種移動的,有問題的論述 。
觀點:後現代的立場──歷史是權力/關係角力之後的展現成果。



第二章 論一些問題和答案

I.論真實
1、對確實性的欲望
2、真實是語言的學上的記號。
3、文字與事物對應的荒謬和可能性。
4、G‧Steinner:文字與世界的斷裂。
5、後現代觀點:所謂真理,是許多規則的總體……。真理的產生,與權力系統息息相
關。→權力/知識──傅柯

II.論事實和解釋
1、 年代紀:日期上正確的往事。→這是一種事實,但卻不是事實的重點。
2、 重點:建構解釋時,伴隨而來的分量、地位、結合和重要性之間的作用力。→後現代的觀點批判:歷史,是權力的力場。
3、 沒有中心的光譜。→沒有真正的中心,持平的態度。

III.偏見
1、 歷史不是經驗論的。
2、 偏見被廣泛使用的答案。→作者的意見:是經驗論中心位置;與自由主義相關;具支配性的一種模式,是遮掩事實/真相的擋箭牌。

IV.論神入
1、 定義:個人對古人的處境有所感知,和觀點有設身處地的感知。
2、 無法真正做到神入的四個理由:
‧隱私之間傳譯的問題:維根斯坦指出,我們不可能進入他人的心靈/思想;溝通是一種隱私之間的轉化,歷史學家無法以脫離以現代的特質接觸過去。
‧過去式本體論顛倒的問題。
‧三種壓力:學校教育、學術趨勢、意識型態
‧學術議論是神入的真義。→主要特徵:意識形態

V.論資料和證據
1、 原始資料是否等於真知識?
2、 證據,是歷史學家以什麼樣的態度和程度進行的自由詮釋。

VI.論對語
1、 定義:因與果、連續與改變、相似和差異。
2、 是具支配性論述的產物。

VII.歷史學
1、 是科學還是藝術
2、 過時的辯論:認識論、方法論的觀點

X.結論
1、 過去的真實性是不可捉摸的。
2、 歷史是存在於主觀的,且有意識型態的立場。
3、 客觀性和無偏見的說法是一種妄想。
4、 神入是有毛病的。
5、 原件並不純正。
6、 歷史非一門科學或藝術。
7、 研究方法:積極的和內省的懷疑主義。

第三章
I.後現代主義的定義
1、 李歐塔的定義:許多中心的死亡。
2、 強調差異性、多音。

II.後現代主義的方法
1、 在打破的裂縫中,新的歷史才能寫成。
2、 採取確定論假面的解釋方法和歷史化的研究方法。

III.後現代主義的歷史
1、 必須要做立場選擇。
2、 歷史是理論性的,所有的理論都是有立場的,和正在採取立場。
3、 本書中所有的辯論在某種意義上的目的:
一個可以針對問題找到正確的和可行的答案的系統。
4、 自省性的研究。

貳、心得檢討
本書作者的觀點,可以說是完全站在後現代的批判角度,對史學採取的一種反省。在觀點上,他採取傅柯、懷特等人的立場,認為歷史是一種論述,這意味著歷史是與權力、利害相連,也就是說歷史是一個力場。因為所有在這中間的方向都需要爭論。
在後現代主義強調多音、差異性、解構主客體的思潮下,帶給史學這門學科的衝擊,乍看之下似乎讓習於有一立足點,習於只聽一種聲音,只看一種歷史的我們,不知所措亦無所適從。然而,誠如作者在第三章最後一段寫著的:所有的辯論,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可以針對問題找到正確的和可行的答案的系統。我們在做史學研究或研讀的時候,必須清楚的意識並反省到:這段歷史是誰寫的?是為誰而寫?預設的立場是什麼?面對史料,也應有一種第一手資料並不等於真知本身的態度。
後現代解構的角度,傅柯等人嚴厲的批判立場,或許會造成我們的不舒服,也許對某些人還會引起「到底什麼才是可信的?」這樣的懷疑。在批判後現代的同時,我卻想提出:「適當的懷疑是合理的」的一個觀點,在史學上對後現代抱持一種同情的理解的態度。因為,針對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所讀的史料,以及建立的方法,本書作者所提,以及其他後現代史學的觀點,的確提供我們一個反省的方向,或許真如作者所講,新的歷史要在打破的裂縫中才有可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