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9 21:45:36甘 & e & 作

【電影】Gloomy Sunday—狂情難了

導演: 洛夫史巴(Rolf Schubel)
編劇: 尼克巴可(Nick Barkow— 原著小說作者)、洛夫史巴( Rolf Schubel)
演員: 艾莉卡瑪洛茲珊(Erika Marozan飾演伊洛娜)、喬金克洛(Joachim Krol飾演拉西婁)、班貝克(Ben Becker飾演漢斯魏克)、史蒂芬洛迪奧尼斯(Stefano Dionisi飾演安德拉許)


【狂情難了】是電影在台灣的譯名,我則比較喜歡港譯的【布達佩斯之戀】﹔理由很是脆弱,只因為故事和音樂本身,都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土生土長。


Gloomy Sunday,憂鬱的星期天,是一首曲子——1933年,自學的鋼琴家Rezs Seress因和女朋友吵架分手,在某個星期天的真情流露、有感而發﹔但他的才華從沒被欣賞肯定過,直到他在餐廳裡演奏自己創作的Gloomy Sunday後,才被布達佩斯當地的唱片出版商看中,進而為他發行了這首曲子,同時也為唱片商賺進了大把鈔票。

然而,Seress這首曲子卻曾在一開始,被另一個唱片商以『並不因為這是一首憂傷的歌曲,而是這曲所流露出來的那種可懾人心魄的絕望神緒,這對任何聽眾都沒有好處』為由,斷然拒絕。儘管如此,這首曲子在正處於二次大戰期間的匈牙利,終究難逃唱片商的憂慮﹔在發行後的兩三年內,匈牙利及其他世界各地,便紛紛傳出多起自殺案件,匈牙利國內更有五個人選擇在星期天自殺,而這些自殺案件都呈現一個共同點——死的當時都聽著Gloomy Sunday。

此後,英、美、法與其他國家都相繼禁播這首被稱為『自殺聖歌』的,Gloomy Sunday……



Gloomy Sunday,也是一部電影,德國的﹔導演洛夫史巴(Rolf Schubel) 將小說家尼克巴可(Nick Barkow) 以Rezs Seress和Gloomy Sunday為開頭的同名小說【Gloomy Sunday】改編成電影。於是,Rezs Seress活生生地成了影片裡的一個角色,Gloomy Sunday則成了貫穿全片、是帶動也是融入的,背景音樂。

記得【戰地琴人】這部讓年輕的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初嘗影帝滋味的電影嗎﹖如果你記憶猶新,便可以發現【Gloomy Sunday】和它一樣,有著相同的歷史背景(一個波蘭一個匈牙利,都經歷被希特勒侵略和之後的二次大戰) ,也一樣依循著動人的音樂發展故事。只不過【戰】片雖然打著真人實事的名號,卻不可否認故事平順得無法令人激起太深的感動或共鳴,一如它潺潺似溪流的音樂,亦如老一輩歌星開演唱會,都逼著人先找出自己的回憶,而後才能扭動一把名為感動的鑰匙。

可【Gloomy Sunday】,恰恰相反——挾著清悅的鋼琴聲,它先主動挑起你的咀嚼神經,以企圖表達匈牙利當時處境的危劣、被打壓的猶太人民的悽楚、兩男一女之間相容共存的情愛關係﹔更在表達一種精神,或說意象——這,也正是我覺得它比【戰】片有料且更教人感動的地方。

但我指的意象,不是影片中那叫鋼琴師、餐廳老闆、風情嫵媚的女助理所以為的— —曲子暗藏著尊嚴的訊息﹔而是,餐廳老闆在面對女助理愛上鋼琴師後所做出的選擇、可以把鋼琴師的音樂,當成在市街上買馬鈴薯那樣地跟唱片商討價還價、在情人投奔他人懷抱的同時,還能安慰求情不成反跳海自殺的德國男人……

我們於是不難看見,他——餐廳老闆——是整部片裡代表希望的意象,也是當時整個陷入戰亂的匈牙利的﹔他和這個國家、也似呼籲著這個國家和人民,靜待洪水過去。

然而一部片或一個人的一生,若只存在或成就一種色調,並不是件好事或美事﹔就像這部影片,不只有餐廳老闆拉西婁代表的希望,還有德國男人所代表的黑暗憂鬱、女主角誠實赤裸的情感肉慾,以及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諷刺幽默的惹人發噱的橋段,終而編織成這一部笑淚愛恨。

而壓軸,往往是令人興奮的高潮。

不管是導演或尼克巴可的傑作,【Gloomy Sunday】的結局真是出其不意得令人拍案叫絕——究其因,無怪乎是從電影一開始,就被那首自殺聖歌的歷史地位給唬住了﹔等發現真相後,才驚呼導演或尼克巴可的心思之細密。而這邏輯,就如同有人評論Gloomy Sunday之所以造成很多人自殺,一部份原因也許是那些自殺者在聽音樂前,已經預設立場地以為,聽了以後會自殺,所以他們聽了以後,就自殺了。

到底是一種迎合,還是一種牽引﹖相信這問題跟Gloomy Sunday的曲子和電影一樣,耐人尋味。


部份內容參考摘自於http://gloomysunday.hk.st/ (聽得到Gloomy Sunday的多種版本噢)
圖片來源﹕YAHOO!MOVIE & http://gloomysunday.hk.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