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5 02:31:46未來.海嵐

閱讀一個對比時代--、



從這兩本書的封面大致上可以看得出這兩本書已經歷過一些的年月,沒錯!就今而言這兩本書起碼是寫20年前的社會。我尤其的喜歡舊書,從舊書的紙張與打印的字型,彷彿可以走入那個我還沒出生前的社會氛圍,就如同泛黃的扉頁,慢慢的開啟了一道屬於台灣文學史中的恆流,而從中我將河底的沙金慢慢的、淺淺的掏了出來一般。

左邊的是陳若曦的<歸>、右者而是廖輝英老師所著的<盲點>。我從大學時期漸漸建構出了我自身歷年所看書籍的類別,其中以台灣文學為一大類,似乎在七年級骨子裏而是不折不扣的四年級生。

陳若曦的<歸>描寫著那個年代許多在黨政教育下的大學生對於未來的憧憬,從背景上看來,她於40年代中期讀台大外文系,50年帶出國留學,懷有著民族的大中華思想。在1966年左右隨著她的丈夫去了中國,卻碰上文化大革命;此書所寫的正是他們這一代懷著中華思想的人到了中國後的遭遇。那個年代正逢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書中的主角辛梅則是台大的畢業生,畢業後國留學,一隨著她的丈夫回他們理想中的"祖國";誰也不知道那個時代是如何的思想改造,一方面中國官方讚許這些流過學的學生"回歸",另一方面卻也對他們加強約束管制,這樣的生活也使得辛梅漸漸的對他們的生活和理想感到困惑。書末並無辛梅所做的任何決定,但是我想,從陳教授本身的經歷也可略知一二。

這本書雖逢1966年的文革故事,但在台灣五零、六零年代的政治狀態下出版,也不經讓人懷疑這是否又是另一種的政治意圖。這麼說或許有點重,但從當時社會氛圍,許多高知識分子(例如台大人)流行一句"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長久被統治下的學生在接觸一些知識後開始懷疑在台灣當局的緊張統治氣氛,而開始向往民主自由的美國境界,當然去了美國後仍是有許多的差異性,使得開始想念那年代書本中的他們的"故鄉-中國"。許多知識份子並想盡辦法的回到他們理想中的中國,完成台灣不能完成之夢。但似乎夢想不來得現實實際,毛澤東的思想改造正利用這些"喝過洋墨水回歸的台灣人"做政治宣傳。當然許多文獻或者是書籍也詳細記錄了整個思想改造的過程。

然而另一本廖輝英老師的<盲點>則是敘述傳統與現代女性交錯的時代,從女性的角度出發,探討對於當時代婆媳與婚姻間的問題-一個丈夫周旋在媽媽與妻子之間的問題處理。媳婦永遠無法化解婆婆對於她的成見,或許到了現在社會仍是有這樣的案例。

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