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23 12:11:46尚未設定
論胡適《嘗試集》中的「異國風情」(下)
同樣是中國人在美國,若是透過簡德(Arnold Genthe, 1869-1942)的美國華阜照片,我們可以一眼看出作為「異國人」的中國移民,第一次出現在作為「異國」的美國西部環境。然而同樣是藝術品,詩卻要透過語文來表達,「語文」深深根植於其發源地的「地理」環境,胡適筆下的影飛兒瀑泉,其異國的「地理」完全被「語文」所中國化了,完全看不出這是中國文人第一次在美國寫「山水詩」的創舉。(按,中國移民早在美國寫詩,《金山歌集》(1915出版,其作品創作時間應可追溯到更早的時間)中收錄的廣東華工歌謠,例如「花旗霜雪重,非裘莫禦冬。出外家居總不同,衫少歲寒肩膊聳。雖壯勇,風猛腰亦拱。整備綿袍早遞送,免較遠客盼征鴻。」等帶有粵語詞彙和「邊塞詩」風格的詩歌。)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去國集》中的〈水調歌頭—今別離〉,這首詩同樣有一段「全球化」的有趣本事,與乏味的中國古典文本——
民國四年,七月二十五夜,月圓。疑是陰曆六月十五夜也。余步行月光中,賞玩無厭。忽念黃公度「今別離」第四章,以夢詠東西兩半球晝夜之差,其意甚新。於四章中,此為最佳矣。又念此意亦可假月寫之。杜工部:「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白香山云:「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蘇子瞻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皆古別離之月也。今去國三萬里,雖欲與國中骨肉歡好共此嬋娟之月色,安可得哉。感此,成英文小詩二章。復自譯之,以為「今別離」之續。人境廬有知,或當笑我為狗尾之續貂耳。
此詩的特色其實在胡適以英文寫詩,又自譯成中文,自己寫的英文詩,其意旨當然自己清楚,既能兼通兩種語文,翻譯自應無礙。然而,胡適將這首詩「中譯」如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歌坡老佳句,回首十年前。照汝黃山下,照我春申古渡,同此月團欒。皎色映征袖,輕露濕雲鬢。今已矣!空對此,月新圓,清輝脈脈如許,誰與我同看?料得今宵此際,伴汝鷓鴣聲裡,驕日欲中天。簾外繁花影,邨上午炊煙。
黃遵憲的〈今別離〉中最有名的詩句是運用「文明詞」(即現代新科技發明物)入於詩中,例如「所願君歸時,快乘輕氣球」、「安得如電光,一閃至君旁?」等等。〈今別離〉受陳三立、梁啟超的讚譽而聲名大噪,受其啟發的仿作很多,如曹昌麟、劉大白等詩人,皆有佳作。胡適這闕「水調歌頭」大概是最差的一首,詩中美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只讓人覺得胡適此時在美國仍做著中國夢。為了與黃遵憲原詩比較,全引如下:
汝魂將何之?欲與君追隨。飄然渡滄海,不畏風波危。
昨夕入君室,舉手搴君帷。披帷不見人,想君就枕遲。
君魂倘尋我,會面亦難期。恐君魂來日,是妾不寐時。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豈知?彼此不相聞,安怪常參差。
舉頭見明月,明月方入扉。此時想君身,侵曉剛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相去三萬里,晝夜相背馳。
眠起不同時,魂夢難相依。地長不能縮,翼短不能飛。
只有戀君心,海枯終不移。海水深複深,難以量相思。
黃詩之中其實只有「相去三萬里,晝夜相背馳。眠起不同時,魂夢難相依。」四句點出了現代科學的地球時差知識,若要論其詞彙,並沒有用什麼新名詞或翻譯詞,其新意其實是在詩中白話辨證性的語法。反觀胡適「水調歌頭」,令人不可想像這是一首英文詩的中譯,安徽老家變成了「黃山下」,上海變成了「春申古渡」,真不知道用這種中國古典詩的邏輯怎麼寫出一首英文詩?其實《去國集》中另一首〈墓門行〉也有同樣的問題,這是胡適翻譯《紐約晚郵報》上一位美國詩人克琴(Arthur Ketchum)的一首輓詩,譯詩同樣完全被「中國化」了,完全不見其原文氣息:
伊人寂寂而長眠兮,
任春與秋之代謝。
野花繁其弗賞兮,
亦何知冰深而雪下?
水潺湲兮,
長楊垂首而聽之。
鳥聲喧兮。
好音誰其應之?
風嗚咽而怒飛兮,
陳死人安所知兮?
和平之神,
穆以慈兮。
長眠之人,
於斯永依兮。
誠然,翻譯的技巧,或「信、達、雅」的掌握是另一個問題,說不定胡適此處以中國賦體翻譯此詩,正合英文原詩之古雅韻味。但此處舉胡適的翻譯詩為例,意在說明當中國詩的語文仍在杜甫、白居易、蘇東坡等強大傳統的籠罩下時,無論詩人身在何處、身處何時、所詠何事,其吟詠的詩句將會是一個味道。中國古典詩傳統中並非沒有「異國風情」,就像前引的〈越人歌〉或〈滿剌加國〉,應該說中國自有一套「異國風情」傳統,胡適若要追求這種情趣,他自會運用另一整套中國傳統詞彙,也就是「西域」和「南海」那種(關於這點下文還會討論)。顯然,不用說《去國集》時期,就連《嘗試集》時期的詩人胡適,也沒有想過要運用中國的「異國風情」傳統。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帝國主義的時代,歐、美、日本列強爭先恐後地併吞殖民地,國際外交關係隨之詭詐多變,同時也是移民的時代,華人開始大量移民到世界各地,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地區接納了大量華人移民。黃遵憲以使臣的身分來到東南亞,以詩歌記錄了見聞,與當地華人名士如邱菽園等以詩歌互相酬唱,留下了珍貴的回憶,也對海外華人文學的發展有所助益。黃遵憲的文學創見,其實與他的出使海外的經驗密切相關。做為影響胡適新詩的重要人物,先在此做一簡單介紹。
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號人境廬主人、法時尚任齋主人,廣東嘉應(今梅縣)人。在詩歌創作上提出「我手寫我口」的主張,被梁啟超譽為倡導「詩界革命」的傑出詩人,著有《人境廬詩草》。黃遵憲青年時代科舉屢試不第,二十九歲才考中舉人。遂放棄科考仕途,於一八七六年跟隨清朝首任駐日大使何如璋,擔任使日參贊,苦心調查日本明治維新的成效,編寫成《日本國志》,受到推行自強運動的大臣們的賞識。一八八八年黃遵憲被推薦為駐英二等參贊,遍訪英、法、義、比諸國,建立開闊的國際觀。
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四年間,黃遵憲昇任駐札新加坡兼轄海門等處總領事官,對團結華人社群、維持治安、廢除中國的海禁和保護歸國僑胞等方面貢獻重大。又在新加坡積極推廣文教,於一八九二年創立詩文社團「圖南社」,號召華人仕紳、學子創作詩文,相互砥礪。他在《圖南社序》中云:
南洋諸島,自海道已通,華民流寓甚眾,遠者百數十年,頗有置田園, 長子孫者,大都言華言、服華服、守華禮;豪富子弟,兼能通象寄之書,識佉盧之字,文質彬彬,可謂盛矣。夫新嘉坡一地,附近赤道,自中國視之,正當南離,吾意必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應運而出,而寂寂猶未之聞者,則以董率之先人,而漸披之日尚淺也。
黃遵憲敏銳地觀察到新加坡的華人移民,從事工商業努力致富後,仍然保持中華的語言、服裝與禮俗,並讓下一代讀書學習,發展中華文教。「象寄之書」、「佉盧之字」則是指外國語言,當時有些華人富家子弟開始接受英國教育,學習外國語文,許多華人因世居其地,亦通曉當地的馬來語文。對海外華人而言,「文質彬彬」的修養已不限於中國的經典知識,而是兼通中外文化的精華。黃遵憲認為新加坡的華人移民漸漸具有以華文創作優秀詩文的潛力,只是尚缺乏鼓吹藝文風氣的人物。黃遵憲以此為己任,組織「圖南社」以文會友、以友輔文,並創作許多描寫新加坡風光的詩歌,將文學落實到當地的日常生活中。
黃遵憲一直對詩歌創作情有獨鍾,他在日本寫成了《日本雜事詩》一百五十四首,在巴黎作〈登巴黎鐵塔〉抒發接觸到歐洲文化的震撼感,在新加坡也寫了《新加坡雜詩》十二首等許多作品。他大膽地將鄉土俚語、流行語、外來語寫入詩中,使舊體詩既有現代感,又真實地展現地方的風俗特色。其實「竹枝詞」具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特性,「竹枝詞」雖本是歌誦中國地方鄉土民情的文體,頗有風景明信片或素描小景的趣味,但是當中國文人開始旅居邊疆或海外的時候,「竹枝詞」所描述的「地方」也移到海外,充滿「異國風情」的趣味。現在新加坡已成為以馬來文、華文、英文、泰米爾文為主的多元文化國家,回顧黃遵憲在東南亞的華文詩創作,雖然以華夏中心自居,但已有了兼容各國語文的觀念。黃遵憲對新加坡早期華文文學社團的組織、詩歌的創作,以及華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正如前引〈水調歌頭〉的本事所示,無庸置疑地,黃遵憲的詩對胡適後來的白話詩創作產生重大啟發。從「異國風情」的角度觀之,無論在《去國集》還是《嘗試集》,有許多作品其實可以視為某類「美國竹枝詞」。例如,《去國集》中的〈水龍吟—綺色佳秋暮〉、〈耶穌誕節歌〉、〈大雪放歌〉、〈遊影飛兒瀑泉山作〉,以及《嘗試集》中的〈贈朱經農〉、〈「赫貞旦」答叔永〉等等。當然,這並不是說上述作品是嚴格意義上的「竹枝詞」,而是說倘若考慮到「竹枝詞」(及關係密切的「雜事詩」)中敘述風土民情的特性,以及明清代以來「竹枝詞」(和「雜事詩」)開始紀錄邊疆和海外的習俗風情的新發展,應該可以說胡適上述的作品是某類「美國竹枝詞」。
在此筆者所要釐清的是,胡適追求中國語文及詩歌的「現代化」(或「西化」)以及「口語化」、「大眾化」的過程中,首先遭遇的問題是如何讓語文有能力描述新的時代、新的環境,這其實與「異國風情」詩歌運用「贏形漆膚體,椎髻布纏頭」這類詞彙描寫所謂的「蠻夷」,其運用語言的原理是相通的。只是如前所述,胡適並不會將美國視為「蠻夷異國」,他所追尋的也不是中國「西域南海」的那種「異國風情」。然而,從《去過集》過渡到《嘗試集》,可以發現除了「西化」的「文明詞」之外,一整套的詞彙、語法、結構、思考模式正在胡適的詩中發生轉變。然而,探討中文白話新詩的發展,其外在影響,縱然將歐美視為文明的理想國度,歸根究底仍是「異國」的文明和詩歌;而其內在起源,縱然並不追求「西域南海」那套傳統,其實仍是從中國傳統的「異國風情」中發展出來的。
參考資料:
胡適,《嘗試集》,胡適作品集27,(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雷夢水、潘超 等編,《中華竹枝詞 (六):台、港、澳、其他 附錄:海外》,(北
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陳香 編著,《台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翁聖峰,《清代台灣竹枝詞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______,〈由清代台灣雜事詩論雜事詩的性質與發展〉,《問學集》,第2期,
1991.12,頁61-70。
高玉,《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出版,2000)。
馬祖毅,《中國翻譯史(上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新加坡]李慶年,《馬來亞華人舊體詩演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費孝通,《美國與美國人》,(北京:三聯書店,1985)。
Hom, Marlon K., Songs of Gold Mountain: Cantonese Rhymes from San Francisco
Chinatow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去國集》中的〈水調歌頭—今別離〉,這首詩同樣有一段「全球化」的有趣本事,與乏味的中國古典文本——
民國四年,七月二十五夜,月圓。疑是陰曆六月十五夜也。余步行月光中,賞玩無厭。忽念黃公度「今別離」第四章,以夢詠東西兩半球晝夜之差,其意甚新。於四章中,此為最佳矣。又念此意亦可假月寫之。杜工部:「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白香山云:「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蘇子瞻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皆古別離之月也。今去國三萬里,雖欲與國中骨肉歡好共此嬋娟之月色,安可得哉。感此,成英文小詩二章。復自譯之,以為「今別離」之續。人境廬有知,或當笑我為狗尾之續貂耳。
此詩的特色其實在胡適以英文寫詩,又自譯成中文,自己寫的英文詩,其意旨當然自己清楚,既能兼通兩種語文,翻譯自應無礙。然而,胡適將這首詩「中譯」如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歌坡老佳句,回首十年前。照汝黃山下,照我春申古渡,同此月團欒。皎色映征袖,輕露濕雲鬢。今已矣!空對此,月新圓,清輝脈脈如許,誰與我同看?料得今宵此際,伴汝鷓鴣聲裡,驕日欲中天。簾外繁花影,邨上午炊煙。
黃遵憲的〈今別離〉中最有名的詩句是運用「文明詞」(即現代新科技發明物)入於詩中,例如「所願君歸時,快乘輕氣球」、「安得如電光,一閃至君旁?」等等。〈今別離〉受陳三立、梁啟超的讚譽而聲名大噪,受其啟發的仿作很多,如曹昌麟、劉大白等詩人,皆有佳作。胡適這闕「水調歌頭」大概是最差的一首,詩中美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只讓人覺得胡適此時在美國仍做著中國夢。為了與黃遵憲原詩比較,全引如下:
汝魂將何之?欲與君追隨。飄然渡滄海,不畏風波危。
昨夕入君室,舉手搴君帷。披帷不見人,想君就枕遲。
君魂倘尋我,會面亦難期。恐君魂來日,是妾不寐時。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豈知?彼此不相聞,安怪常參差。
舉頭見明月,明月方入扉。此時想君身,侵曉剛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相去三萬里,晝夜相背馳。
眠起不同時,魂夢難相依。地長不能縮,翼短不能飛。
只有戀君心,海枯終不移。海水深複深,難以量相思。
黃詩之中其實只有「相去三萬里,晝夜相背馳。眠起不同時,魂夢難相依。」四句點出了現代科學的地球時差知識,若要論其詞彙,並沒有用什麼新名詞或翻譯詞,其新意其實是在詩中白話辨證性的語法。反觀胡適「水調歌頭」,令人不可想像這是一首英文詩的中譯,安徽老家變成了「黃山下」,上海變成了「春申古渡」,真不知道用這種中國古典詩的邏輯怎麼寫出一首英文詩?其實《去國集》中另一首〈墓門行〉也有同樣的問題,這是胡適翻譯《紐約晚郵報》上一位美國詩人克琴(Arthur Ketchum)的一首輓詩,譯詩同樣完全被「中國化」了,完全不見其原文氣息:
伊人寂寂而長眠兮,
任春與秋之代謝。
野花繁其弗賞兮,
亦何知冰深而雪下?
水潺湲兮,
長楊垂首而聽之。
鳥聲喧兮。
好音誰其應之?
風嗚咽而怒飛兮,
陳死人安所知兮?
和平之神,
穆以慈兮。
長眠之人,
於斯永依兮。
誠然,翻譯的技巧,或「信、達、雅」的掌握是另一個問題,說不定胡適此處以中國賦體翻譯此詩,正合英文原詩之古雅韻味。但此處舉胡適的翻譯詩為例,意在說明當中國詩的語文仍在杜甫、白居易、蘇東坡等強大傳統的籠罩下時,無論詩人身在何處、身處何時、所詠何事,其吟詠的詩句將會是一個味道。中國古典詩傳統中並非沒有「異國風情」,就像前引的〈越人歌〉或〈滿剌加國〉,應該說中國自有一套「異國風情」傳統,胡適若要追求這種情趣,他自會運用另一整套中國傳統詞彙,也就是「西域」和「南海」那種(關於這點下文還會討論)。顯然,不用說《去國集》時期,就連《嘗試集》時期的詩人胡適,也沒有想過要運用中國的「異國風情」傳統。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帝國主義的時代,歐、美、日本列強爭先恐後地併吞殖民地,國際外交關係隨之詭詐多變,同時也是移民的時代,華人開始大量移民到世界各地,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地區接納了大量華人移民。黃遵憲以使臣的身分來到東南亞,以詩歌記錄了見聞,與當地華人名士如邱菽園等以詩歌互相酬唱,留下了珍貴的回憶,也對海外華人文學的發展有所助益。黃遵憲的文學創見,其實與他的出使海外的經驗密切相關。做為影響胡適新詩的重要人物,先在此做一簡單介紹。
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號人境廬主人、法時尚任齋主人,廣東嘉應(今梅縣)人。在詩歌創作上提出「我手寫我口」的主張,被梁啟超譽為倡導「詩界革命」的傑出詩人,著有《人境廬詩草》。黃遵憲青年時代科舉屢試不第,二十九歲才考中舉人。遂放棄科考仕途,於一八七六年跟隨清朝首任駐日大使何如璋,擔任使日參贊,苦心調查日本明治維新的成效,編寫成《日本國志》,受到推行自強運動的大臣們的賞識。一八八八年黃遵憲被推薦為駐英二等參贊,遍訪英、法、義、比諸國,建立開闊的國際觀。
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四年間,黃遵憲昇任駐札新加坡兼轄海門等處總領事官,對團結華人社群、維持治安、廢除中國的海禁和保護歸國僑胞等方面貢獻重大。又在新加坡積極推廣文教,於一八九二年創立詩文社團「圖南社」,號召華人仕紳、學子創作詩文,相互砥礪。他在《圖南社序》中云:
南洋諸島,自海道已通,華民流寓甚眾,遠者百數十年,頗有置田園, 長子孫者,大都言華言、服華服、守華禮;豪富子弟,兼能通象寄之書,識佉盧之字,文質彬彬,可謂盛矣。夫新嘉坡一地,附近赤道,自中國視之,正當南離,吾意必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應運而出,而寂寂猶未之聞者,則以董率之先人,而漸披之日尚淺也。
黃遵憲敏銳地觀察到新加坡的華人移民,從事工商業努力致富後,仍然保持中華的語言、服裝與禮俗,並讓下一代讀書學習,發展中華文教。「象寄之書」、「佉盧之字」則是指外國語言,當時有些華人富家子弟開始接受英國教育,學習外國語文,許多華人因世居其地,亦通曉當地的馬來語文。對海外華人而言,「文質彬彬」的修養已不限於中國的經典知識,而是兼通中外文化的精華。黃遵憲認為新加坡的華人移民漸漸具有以華文創作優秀詩文的潛力,只是尚缺乏鼓吹藝文風氣的人物。黃遵憲以此為己任,組織「圖南社」以文會友、以友輔文,並創作許多描寫新加坡風光的詩歌,將文學落實到當地的日常生活中。
黃遵憲一直對詩歌創作情有獨鍾,他在日本寫成了《日本雜事詩》一百五十四首,在巴黎作〈登巴黎鐵塔〉抒發接觸到歐洲文化的震撼感,在新加坡也寫了《新加坡雜詩》十二首等許多作品。他大膽地將鄉土俚語、流行語、外來語寫入詩中,使舊體詩既有現代感,又真實地展現地方的風俗特色。其實「竹枝詞」具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特性,「竹枝詞」雖本是歌誦中國地方鄉土民情的文體,頗有風景明信片或素描小景的趣味,但是當中國文人開始旅居邊疆或海外的時候,「竹枝詞」所描述的「地方」也移到海外,充滿「異國風情」的趣味。現在新加坡已成為以馬來文、華文、英文、泰米爾文為主的多元文化國家,回顧黃遵憲在東南亞的華文詩創作,雖然以華夏中心自居,但已有了兼容各國語文的觀念。黃遵憲對新加坡早期華文文學社團的組織、詩歌的創作,以及華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正如前引〈水調歌頭〉的本事所示,無庸置疑地,黃遵憲的詩對胡適後來的白話詩創作產生重大啟發。從「異國風情」的角度觀之,無論在《去國集》還是《嘗試集》,有許多作品其實可以視為某類「美國竹枝詞」。例如,《去國集》中的〈水龍吟—綺色佳秋暮〉、〈耶穌誕節歌〉、〈大雪放歌〉、〈遊影飛兒瀑泉山作〉,以及《嘗試集》中的〈贈朱經農〉、〈「赫貞旦」答叔永〉等等。當然,這並不是說上述作品是嚴格意義上的「竹枝詞」,而是說倘若考慮到「竹枝詞」(及關係密切的「雜事詩」)中敘述風土民情的特性,以及明清代以來「竹枝詞」(和「雜事詩」)開始紀錄邊疆和海外的習俗風情的新發展,應該可以說胡適上述的作品是某類「美國竹枝詞」。
在此筆者所要釐清的是,胡適追求中國語文及詩歌的「現代化」(或「西化」)以及「口語化」、「大眾化」的過程中,首先遭遇的問題是如何讓語文有能力描述新的時代、新的環境,這其實與「異國風情」詩歌運用「贏形漆膚體,椎髻布纏頭」這類詞彙描寫所謂的「蠻夷」,其運用語言的原理是相通的。只是如前所述,胡適並不會將美國視為「蠻夷異國」,他所追尋的也不是中國「西域南海」的那種「異國風情」。然而,從《去過集》過渡到《嘗試集》,可以發現除了「西化」的「文明詞」之外,一整套的詞彙、語法、結構、思考模式正在胡適的詩中發生轉變。然而,探討中文白話新詩的發展,其外在影響,縱然將歐美視為文明的理想國度,歸根究底仍是「異國」的文明和詩歌;而其內在起源,縱然並不追求「西域南海」那套傳統,其實仍是從中國傳統的「異國風情」中發展出來的。
參考資料:
胡適,《嘗試集》,胡適作品集27,(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雷夢水、潘超 等編,《中華竹枝詞 (六):台、港、澳、其他 附錄:海外》,(北
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陳香 編著,《台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翁聖峰,《清代台灣竹枝詞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______,〈由清代台灣雜事詩論雜事詩的性質與發展〉,《問學集》,第2期,
1991.12,頁61-70。
高玉,《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出版,2000)。
馬祖毅,《中國翻譯史(上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新加坡]李慶年,《馬來亞華人舊體詩演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費孝通,《美國與美國人》,(北京:三聯書店,1985)。
Hom, Marlon K., Songs of Gold Mountain: Cantonese Rhymes from San Francisco
Chinatow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