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9 00:32:10

豈只經濟學

人之所以能進步,在於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
風暴過後,我又學懂了甚麼?

七月中,恆生指數三日間從二萬點回升至二萬二千點,
很多人都認為股票市場已見底,是時候買入,
我卻叮囑身邊好友不要急於入市,
走勢雖略為好轉,唯二萬四千點下降軌阻力強大,
破不到會回跌至二萬點水平形成下降三角走勢,
守不住二萬點底線的話會下試一萬五千至一萬六千點。
朋友都說太誇張,加上很多分析員說大市見底,
於是我也主觀地渴望著見底回升。
一日一日的等待,換來了預言的應驗,
二萬點破了,一下子的急跌,又要再坐一會。
主觀的奢望,往往陷我們於萬劫不復之地,
此刻,我懂了。

是升是跌我其實是看得開的,無奈自己一早看出了問題,
卻因主觀的期待掩蓋理智,耳朵掩蓋了眼睛,心裡有點不甘。

九月中,恆生指數低見一萬六千多,
給我說中了,是喜還是悲?
一個單日大轉向,加兩日抽升,又回到了二萬點,
這一次,我理智了,我相信眼睛了,我狠心了,
我把所有股票都賣掉了。
賣完了,告訴所有朋友作為參考,大家都說我太狠心。
我卻深信,此刻不引刀成一快,定必追悔莫及,傷得更深。

今天,十月中,恆生指數收報一萬五千四百多,
我算是逃過了一劫,亦印證狠心的必要性。
很多東西,該斷便斷,拖拖拉拉,花掉了時間,失掉了機會。
當日賣出了股票後的幾天,我買入了黃金ETF,
到今日微升了1%,恆生指數同期下跌了超過20%。
機會,永遠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為何要糾纏於過去的一些錯誤選擇呢?

很多朋友說,他們的股票跌了這麼多,如何能賣掉?
這其實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學問題。
我們作一個決定,是從眼前的所有選擇中取一個最有價值的。
從前付出了多少,已是從前的事,不應該影響現在的決定。
這一種過去式的成本,我們稱之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簡單地從字面去了解,就是讓它沉沒好了,沒有再看的價值。
放不低過去,就走不出正確的將來,
大家都懂得說了,能實踐的又有多少人?

推而廣之,這又豈只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