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周刊】英語為母語者,是幸或不幸
進入名校--劍橋大學,已經不需要學習外語。
英國的大學以全國共通考試的成績為錄取標準。劍橋大學決定沒有選考外語的學生也有申請資格,這項決定適用於今年秋季的考生。
報名外國文學系等科系的學生除外,理科學生理所當然,想攻讀法律﹑經濟﹑歷史的學生也可不選考外語,報考外語且成績優秀,雖然有利錄取,但並非義務。
令人驚訝的一點是,劍橋大學並非是第一家做此決斷的學校,而是最後。也就是說,其他英國所有的大學已經排除外語。
劍橋大學入學選考負責人--傑夫帕克斯博士(核子技術系)為校方的決定感到遺憾。「我認為大學應該是廣泛學習知識之處,所以外語的素養也曾是必要....」
英國自04年教育改革起,規定14歲以下的學生,沒有接受外語教育的義務。這項規定的結果導致選修生減少一半以上。不開課的公立學校也增加。只有私立名校等學校持續開課。如果外語繼續為必修科目,對公立畢業生不利,又,如果因為外語的障礙,而阻礙理科等優秀學生入學,對大學本身而言是項損失。抱此想法的大學陸續廢除外語,最終連劍橋也妥協。
只有英語就足夠了。
在廢除外語的背景下,可以窺探到上述的想法。現今,英語在科技、經濟上是世界的共通語言。的確,我們可以理解,把學習外語的精力用在其他方面是比較有效率的。
難道,在英語圈出生長大的人都是幸運兒,而一定要努力學習英語的人,都不幸嗎?
當然也不盡如此。在2月,歐盟提出一份報告--嚴重缺少以英語為母語的口譯人才。能操流利外語的英國人過少,人才不足。
不單是不能成為口譯,歐洲委員會幹部也指出「多數企業不願聘用只會說英語的學生」,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LSE)語學中心--尼克潘所長也認為「英語為母語像一把雙刃劍。瑞典人﹑義大利人若能說流利的英語,還能會母語等其他語言,有利就職」。用英語進行的商談,如能理解對方的文化且把握對方的心理,無疑更為順利。
「而且」,潘所長說到「英語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其實也是意味著沒有自己單獨的語言」。
的確,知道本國和外國的兩種語言,不單是加深對他人的理解。可以將母國的社會和文化放在更廣闊的視野上,在比較的過程中,成為重要的關鍵。學習外語,可以注意到陷在單一語言空間中而看不到的自己。
果然,名校倫敦大學學院反潮流,舉叛旗,最近打出自12年度起,開始恢復外語為入學資格的方針。「在全球化時代下,應該活躍在國際舞台的畢業生,不學外語不理解文化差異,畢竟讓人覺得奇怪」,麥克溫頓副校長(法國文學系)說到,「無論主修是化學還是天文學,沒有例外」。
這是英語非外語國家的外語教育的糾葛。從糾葛中浮現的是,作為環球時代之通識的外語,已不能單用實務性蓋括其重要性。
英語非母語的成長環境,或許並非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