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08 11:51:51Connie

午夜場【The Pianist】

片名容易誤導,其實是以那位鋼琴家的視線及生命,來看待德國人對付猶太人的戰爭。
那時的德國人,為何如此仇視猶太人? 這種族問題,很難說得盡然。
是戰爭矇蔽了人心,還是人心禁不起考驗?
片中營造出德兵對待猶太人的方式,很慘忍,不是嗎。
戰爭底下,在敵方眼裡,每個人都像廢物,哪怕你是知識份子、有錢人、藝術家;或許是人的本能吧,沒命時求活命,哪管什麼是人性尊嚴;

鋼琴家是戰爭中幸運僥存者,與死神交錯好多次,如果是我,會選擇和家人一起搭上死亡猶太列車,當然,每個人會活著,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背後的道理在,他能活下來,真的挺好的,不是嗎。但像他那樣,不是我所要的人生。

哪天遇上戰爭,還真覺得自己挺弱的,從沒想過自己有從軍這碼子能耐,能做什麼? 像宋美齡她們裁縫嗎? 唱軍歌鼓舞士氣嗎? 弱歸弱,棄械投降的事也不會有吧,堅持到最後一秒鐘。

蕭邦的曲子,在片中很能代表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