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文化與產業
首先談一個故事,在一個盛產番茄的鄉村,當地的番茄非常美味,當地人用番茄做了不同菜色,美味的各式餸菜除了當地人喜歡,也漸漸吸引村外人和附近國家的人喜愛。漸漸地,除了種植番茄的農民外,當地或鄰近地區的廚師,紛紛利用美味的番茄製作不同產品, 除了有沙律,還有番茄意大利粉、番茄曲奇、番茄月餅等等,逐漸形成了一種「番茄文化」;後來有些番茄農轉型為番茄批發商,也有些外來者加入成為批發商,這些外來批發商不懂種番茄,但他們很清楚大眾的消費習慣和心理。批發商透過各種市場調查和先進的大數據(Big Data)科技手段,完全掌握大眾的消費市場,更漸漸控制了番茄農的生產流程與產量,從而形成了堅強的「番茄產業鏈」,更有大量番茄相關的手機保護殼、番茄音樂與歌曲、番茄童話故事等等以番茄為主題的周邊產品,形成了龐大的「番茄產業」。雖然這些批發商從番茄產業中賺了錢,但他們沒有把賺來的資金投資到番茄農身上,沒有幫助他們改良種植番茄的技術,這些批發商把賺來的資金投資地產業和金融業,以求獲得更大的回報。漸漸地,地產和金融業的興起,使得種植番茄的農地越來越少,最後番茄農被迫離開了,番茄村也漸漸轉型成為一個金融城市。
從上述虛構的故事中,可以了解到文化與產業之間的微妙關係,在一般情況下先形成了文化,後再有產業的盛行,而重點是產業賺取的資源要回饋到產業的源頭,用以培養更多元化的人才與技術,令產業發展、升級或轉型。例如英國的流行音樂文化造就了極多元的音樂產業;美國人喜歡看故事的文化,造就了小說出版業和劇情長片工業(簡稱電影業);另外印度的電影工業(尤其歌舞片)亦很強盛,這更加與印度人喜歡載歌載舞的文化息息相關;泰國的靈異電影非常有味道,這與他們的倫理價值觀和文化背景有關;日本與韓國的電影更是百花齊放,題材非常多元化,這與兩國近代的政治經濟發展和面對外來文化衝擊有關。
理想的良性循環是:電影會強化在地文化,而在地文化亦會進一步鞏固電影業,當電影業發展至一定規模就會出現「電影產業鏈」,一種分工化、各施其職的合作系統。但要如何平衡產業鏈內的利益分配?以確保這個產業鏈不會出現內部矛盾、分化和互不合作的情況?這很重要,一個產業只有保持了良性循環才能不斷吸引有才華的人才加入。
觀察澳門現時的各行各業,並沒有太多行業能有效形成具規模的「產業鏈」,如果把電影(劇情長片)看作是新興行業,就更加未有形成氣候,但誰說產業鏈必定是龐然大物?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才最重要。本澳現時「微電影」(劇情或非劇情短片)非常多,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斷進步,而且逐漸形成了影像文化;而眾多拍攝者之間更加形成了小型網絡,互相支援、競爭、合作,形成了一個有機體。現在就要確保這是一個有良性循環的有機體,才有機會發展出有良性循環的電影文化與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