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9 11:51:26hokacheng

關於《愛情在城》及澳門電影產業的幾點思考



作者:何家政(「拍板視覺藝術團」理事長、《愛情在城》策劃人之一)

隨着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公佈2012中國文化產業報告」,去年中國文化產業佔GDP比重首次突破3%(英國在2004年時達7%),中國電影市場規模亦突破100億元人民幣,澳門亦正積極推展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努力拓展產業結構多元化的工作,而2011年可說是澳門電影發展的重要一年,多個民間社團積極推廣本土電影的活動,多個國際性的電影活動亦選擇澳門舉辦,澳門電影未來發展的取向漸受關注。是甚麼因素影響着本土創作人在拍攝電影時的取向?從頗受關注的本土電影《愛情在城》之中,反映了哪些發展澳門電影的危與機?要如何改變故有觀念,重新看待「澳門電影產業」?又有哪些具體可以執行的措施?

 

總體而言,影響本土創作人拍攝電影的因素大致有三個:

 

資金來源機構與數量,影響創作人的取向與心態;在促進了創作意欲後,宜再多推動後續的創作意識。

本地拍攝影片資金來源九成來自政府,分別透過各類的影片比賽或徵件等活動;澳門基金會、文化局、教青局、民政總署等部門發放,創作人會因應獲得資金數量、比賽/徵件性質、來源機構性質等等,選擇拍攝的題材與片長。不同比賽活動及主辦機構會有不同的需求與要求,因此會直接影響創作人的取向與心態,不管是為了資金、為了獲獎/獎金或為了累積經驗,也促進了本土創作人的創作意欲,此可作為一地區影像發展最基礎的條件。但在完結了活動後,創作人需要進一步提升創作自覺,培養高瞻遠矚的創作視野、獨立思維及創作倫理。此可作為第二階段的推動工作,進一步開拓本土與外地市場、多參與境外的競賽及各項活動,建構起自由開放的藝術市場,讓創作人有機會把藝術興趣轉化成為事業,在長時間鍛鍊下持續培養創作意識。

 

在實際拍片時,各項電影製作的配套能否完備與省時?直接影響製作成本與進度。宜透過民間與政府合組本地拍片資源網絡,快速更新與交換資訊。

拍攝許可申請手續與時間、不同場地拍攝申請需要走訪不同政府部門、治安警察部門與交通部門的協商與配合,各項申請手續的步驟與所需文件、本地租借器材的機構、尋找演員、美術與各項工作人員的途徑等等。這些電影製作的相關配套實際上是環環相扣,形成一個網絡,將來如果政府或電影專責部門能進一步整合與疏理這個網絡並公開,將會對本地及外地來澳拍攝的個人或商業機構有巨大助益。例如台灣網站「台灣電影人論壇」便整合了各項影視系學生作品的徵才資訊、交流平台、演員資訊、製片公司資訊;另一網站「台灣電影網」提供了電影政策法規資訊、各項電影輔導與獎勵計劃資訊等等。澳門宜透過民間與政府合組本地拍片的資源網絡,這非單純的資料庫或數據庫,而是一個能夠保持快速更新與交換資訊的平台,除了建構能快速更新的網站以提供最新資訊外,還需要實際地為拍片方快速統合人力資源,這可以增加本地製片人才的就業機會,並可促進外地拍片方與本地製片的合作關係,提升素質。

 

作品的放映管道影響製作規模,宜多鼓勵電影院放映本地作品,提升製作團隊的專業技術與專業精神。

如果要在網路上放映,一般雙聲道、畫質為DVHDV便可以了,但如果要在正規電影院放映的話,則需要達到5.1聲道、畫質為2K4K解析度,而且在大銀幕上放映,任何技術上的微小瑕疵都會被放大,因此作品的放映管道會直接影響製作規模;現場錄音、後期混音、影像後期處理、演員演技等等都需要有一定水準才能於正規電影院放映,如果本土電影院願意多放映本土作品,必有助鼓勵提升本地電影的製作技術。

 

 

從《愛情在城》反映了發展電影的危與機?

 

從《愛情在城》的拍攝與公映過程中,完全反映了澳門發展電影業的局限。電影作為大眾媒體、內容產業與媒體產業的組成部分,極有賴地區內的各類藝術人才與媒體通路的配套與發展,澳門現時受困於人口量小、市場規模細、人才不足、技術不足、沒有明星制度、電影藝術教育不足、欠缺電影產業鏈各項環節、影院院線種類少(連帶上映電影種類少,觀眾選擇有限)、各類媒體通路產業少、各類廣告業、電視網絡、流行音樂、文學出版業、表演藝術行業等等產業在種類與規模都很微小,完全無法形成第一線商業電影市場的發展條件,目前澳門影視產品完全不具進入第一線市場的競爭力,只能選擇進入第二線及第三線的影視市場,或參與外地影展以拓展商機。危機與困境到處都是,是否證明澳門不該把資源投放在電影產業之中?或是等待三十年之後再發展電影業?這實在考驗着我們對電影的認知與電影產業的經營管理智慧。

2010年美國透過WTO強行要求中國開放電影商品市場,但以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堅稱電影不是單純的商品,而是文化性產品,拒絕全面開放電影市場,由此展開了新的經濟與文化競賽,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文化永續是「軟實力」,目前立即要求《愛情在城》要打入第一線商業電影市場是天荒夜談,但在提升本土觀眾文化自覺、強化文化永續效果上有助提升本土文創軟實力;另外,雖無法進入第一線市場,但仍可由第二或第三線電影市場著手,如向兩岸電視網路售賣播放版權,並透過海外影展拓展亞洲以至歐洲的商機,甚至吸引歐洲的藝術基金支持,最重要是從中學習如何建構澳門電影產業的商業模式組合,並摸索出符合市場規律的搭配方式。

拍出同時兼具商業性、藝術性與文化性的電影產品是不可能的任務嗎?在種種危機與困境之中,我們仍然看到了機遇,《愛情在城》在社交網站上造成討論話題,掀起熱潮;本地導演作品進入電影院公映,接受觀眾檢視,有助創作人更了解觀眾的需求與反應;電影院由小型影廳換成較大影廳,並一再加場放映,合共上映了約十場,開拓出本土製作與本地商業院線的合作關係;本地觀眾不管是出於支持、審視或旁觀的態度,都會對《愛情在城》這個本地作品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這些廣泛認知也反映了本地觀眾對本地電影作品的渴求與期待,有助我們更了解觀眾的需求,隨着本地觀眾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與文化自覺的提升,未來定必對本地影視產品有更多需求,有助影視產品在生產技術、市場區間與定位,以及行銷技巧上力求進步。

雖然《愛情在城》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必需加以改進,包括在劇本、敍事的流暢度、節奏感、鏡頭語言的運用、宣傳與行銷策略的改進等等。把「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放在澳門整體的電影發展脈絡之中,只是一個微小的開始,卻是本土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步,並具有代表性,為未來的澳門電影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可行性:以本土題材、本土導演為核心、結合境外攝製及後製技術支援(與電影業界建立合作關係)、進入本土商業院線、參與外地影展,並進一步納入華語電影文化脈絡之中。《愛情在城》整體的開創性包括:具本土性與在地性、具現代或當代觀點與敍事模式、具普世價值與普遍性元素、結合本土藝人與明星參與、配合兩岸專業攝製及後製技術以貼近商業電影規格、堅持進入電影院售票公映以測試本土市場、參與外地影展以增加曝光,並測試境外觀眾反應、有效善用社群行銷策略。

 

在討論澳門電影產業的同時,首先必需在觀念上有所改變。以下幾點思考旨在拋磚引玉,電影產業、電影文化的發展極需各位同業先進、專家學者共同努力、共建未來。

 

澳門產業結構獨特,該避免把兩岸、歐美等對商業電影市場的理解套在澳門身上。澳門電影如要進入中國市場,必須另闢蹊徑。

澳門受制於人口數量、寬頻及光纖等網路發展滯後、共四間電影院不足二十塊銀幕、媒體與資訊行業種類少等等諸多制約,本土商業電影市場難以與兩岸華語地區相比,因此澳門電影必須跨出本土,向外尋求發展,與兩岸華語電影市場合流為終極目標。

2010年中國全年生產約500部電影,但能進入商業院線的約100部,真正能賺錢僅佔1/10。而電影票房預計能達100億元,《阿凡達》佔13億、《唐山大地震》佔6.6億,另外票房前10名的電影佔35億,剩下的約80部電影佔了餘下的50億元,可以想見,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結構呈現「以大食大」趨勢,中小型電影發展呈委縮狀態,澳門電影要如何進入中國電影市場?這需要另闢蹊徑尋求獨特的商業模式。

 

電影是內容產業不是製造業,該避免把製造業慣常的產業鏈觀念放在電影產業上討論。

一般電影產業鏈可以分為內外兩個範圍,核心部份為電影前製、拍攝、後製、發行及交易系統等。另一個為較外面的,如:廣告商、品牌商、媒體通路業者、週邊產品設計與製造商等的參與,這意味着電影消費終端線可以拉得很長,自由市場會自動去優化商業模式的組合,一個符合市場規律的搭配方式就會自然出現。世上能擁有完整的電影產業鏈,又能發揮產業群聚優勢的國家不多。澳門的市場和經營結構有別於兩岸三地,很難把一般的市場原則套在澳門討論。

 

賣電影不同賣手信,不能把「賣手信」的商業模式套在電影產業,這會浪費了電影作為大眾媒體的傳播力量。

目前而言,澳門電影要單靠境內票房回本不可能,因此必需要向外推廣,這幾乎與澳門固有的旅遊業商業模式反過來,電影業不能用「賣手信」的概念來思考,期望來澳消費的旅客會進入戲院看本土電影,這不太實際。既然要向外推廣,就必需把電影作為大眾媒體的傳播力量發放到最大,結合本地以至外地的媒體力量與消費通路行業。

 

除了「電影產業政策」還必需要有「電影文化政策」,否則就是本末倒置,因為藝術和文化才是內容產業的支柱。

健全的電影市場應包括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這意味着一個地區除了電影產業之外,更應該要有電影文化,一個沒有電影文化的地區,就像美式快餐店一樣,很會賺錢但卻不知道食物對人類的意義在哪裡。

任何電影產業管理的終極目標,都是極力地、有機地聚合與組織三類人:愛看電影的人、愛拍電影的人及愛研究電影的人。澳門需要「有理念」的電影文化、產業政策,何謂「有理念」?具體就是「扶植具商業、藝術及文化價值三合一的本土電影」。強化「文化永續」及「文化自覺」的理念,政策需要有系統的、能讓市民參與及認同的、能結合不同藝術領域的、讓各政府部門能理解的、商業機構與大學能參與的。簡單而言,首先做到一個透明化的機制已經將有助於產業良性競爭。另外,也必需推動有電影發展潛力的非營利組織轉化成商業組織,以增強澳門的電影競爭力、改善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未來的文化產業基金可望有助推動電影的產業發展,但發展產業的同時,也必須適時建立電影文化政策,使資源能獲得有效運用。

 

在橫琴興建電影製片廠及後製技術支援中心之前,必須經過詳細研究與調查,配合實際情況,否則會浪費資源。

一般電影製片廠都是為了方便及減低拍攝大型史詩式影片的成本而設計,試問澳門每年會有多少這樣的影片生產?再者,電影是內容產業、媒體產業,並非製造業,因此不能用固有的製造業思維來考慮,正如生產手機,與生產手機內的APPS是不一樣的,如要在橫琴內建造製片廠、影視城或影視技術支援中心等硬體設備,這需要更詳細的研究才能落實,否則只會造成浪費。

美國的片廠制度被認為有阻自由市場的壟斷原則,在40年代「反托拉斯法案」執行之後,經歷痛苦的轉型,最終化成強勁的商業模式,成功搶佔全球電影市場。但美國的成功經驗不能直套在澳門身上,近三十年的發展顯示,日本、台灣及香港都分別證明了大型製片廠的電影生產模式無法經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獨立集資和拍攝的彈性模式,例如北野武的「北野辦公室」(Office Kitano)採取彈性的集資和行銷包裝、拍攝類藝術電影,以滿足商業口味以外的觀眾;或是獲得境外文化藝術類的基金資助拍攝,例如:韓國釜山電影節資助馬來西亞的獨立電影,釜山電影節銳意成為亞洲電影的權威影展,因此逐漸成為華語電影的重要交流平台。

 

電影的發展不能揠苗助長,必需了解由藝術到產業的循環系統;澳門要成為「國際化的電影城市」非不可能,但需要深入了解「國際化」的意涵、培育更為成熟的文創消費群體更為重要。

藝術培育文化、文化培育創意、最後才是把創意進一步產業化,轉化成有效的商業模式,組合出適合澳門的文創產業鏈,並改變現行的市場與產業結構;「產業化」到最後必需回饋到最初的藝術創作之上,促進更多人願意投身藝術之中,因為一個成熟的文創產業市場,觀眾並非只是追求消費娛樂,他們定必有更多文化與藝術的需求;並從這個系統中也反映了藝術人、文化人與產業人之間各自的角色與定位。除了每年頒授自設的電影獎、辦國際電影節之外,澳門有可能成為「國際化電影城市」,必先要了解何謂「國際化」,那不是英語好就等如國際化,因為英語給不了思想和創造力,是創造力造就了語言的強勢,不是語言帶來了創造力,「國際化」就是找到一個能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方式,我們有多瞭解自己,就有多少國際化的潛力,而本土電影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也提供了一個能讓別人瞭解我們的方式;同時,澳門需要引入更多類藝術電影,擴展本地觀眾的觀影經驗,有系統地培育更為成熟的文創消費群體。

 

文創產業或電影產業並非下一個「龍頭產業」,而是總體產業結構不可缺少的一環,如果是必需要犧牲大多數人的夢想才能成就「龍頭產業」,這不是真正的「產業多元化」。

現時澳門的「龍頭產業」為博彩業,其次是以博彩帶動的旅遊業(手信業、飲食業及會展業等),要使澳門產業結構多元化,其中一個方向是增加新的旅遊項目,融合博彩、娛樂、觀光、會展、購物為一體,向着綜合性、多元化的旅遊業方向發展,在澳門現有的優勢上,進一步擴大旅遊業的多元性,改善現時的產業結構,這幾乎成為社會共識。

至於文創產業,近年來備受關注與期望,部份人可能會期望文創產業可以在短期內能賺錢,積極地朝「創意產業化」思考,甚至幻想文創產業最終可以成為「龍頭產業」,目前而言這不太可能;又或者把文創產業結合旅遊業,着力在擴闊旅遊業多元化的方向上發揮作用,這可能需要一段融合的時間,而且更需要對旅客的結構及消費形態等市場調查分析後,方能找出文創如何融合旅遊的具體方向。

作為新興項目,文創所以讓澳門人覺得陌生,重點在於整個澳門的藝術氛圍不足,在歐美,藝術和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利用藝術來賺錢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如果因為出於害怕博彩業會下滑或崩潰,而急着追尋下一個「龍頭產業」來替代博彩業,這並非「真正的」產業結構多元化,產業的多元化除了反映在行業的種類上,更反映在澳門人對事物的態度與價值觀。

 

急功近利只會造成反效果,由淺入深,由劇情短片開始,發展劇情長片,同時,紀錄片及實驗電影亦需同步發展,建構媒體藝術、以至多媒體藝術的發展氛圍。以下提供一些參考。

 

短期可實行的措施:

鼓勵劇情短片、長片劇本的創作風氣。

‧降低光纖收費、增加普及率,改善本地電腦網路的上載頻寬,讓本土短片可以快速上載網路,流通世界。

促成本地電視台外判單元劇集,讓本地影視工作室有生存空間,培養人才。

透過政府與外地電視台進行合作,把本地影視作品推向外地。

促成本地大學現有的傳播科系,或民間電影組織,改組或建立電影課程。

支持有志就讀電影科系的中學畢業生到外地就讀。

促成本地電影院在每場電影放映前,先播放本地影視作品預告片,或本地電影活動的廣告。

開放本地政府部門的宣傳渠道,讓本地電影活動的消息可以廣大流通,例如:旅遊局的「城市指南」、旅遊局網站、民政資訊小冊子、文化中心、各博物館的宣傳小冊子,都可以預留版面,讓本地民間電影組織或本地電影消息對外流通。

‧支持高質素的本地劇情片、紀錄片、動畫及實驗電影進行影碟發行,進一步推廣本地作品。以及到外地參加電影節,吸取經驗。

 

中期可實行的機制:

‧設立類似「香港電影發展局」、「新加坡媒體發展局」、「台北電影委員會」等專責機構,統一處理所有電影相關事項。

工作內容包括:

‧吸引外地電影製作團隊到澳門進行電影拍攝。

‧設立本地電影資助基金,推廣和發展電影政策,按照參與比例,讓民間人士參與其中,建立具有民間電影人才組成的委員會,同時建立具高透明度的撥款機制、公正而合理的撥款準則。

‧有效運用及妥善分配用作支援電影發展的政府資源。

‧策劃、協調和推行與電影發展有關的政府資助活動項目。

‧電影人才的培訓:深化社區、大學、中小學等電影文化推廣工作。

 

更長遠的未來願景:

‧整合本地影視力量、輔助影視產業發展

‧創建文化電影窗口、擴闊視野提升素質

‧營造電影文化氛圍、普及提升影視教育

‧保存本地影視文化、認識歷史規劃未來

‧增加各類電影放映,培育多元口味的電影觀眾

‧創建本地影視文化資料庫:為本地影視發展相關議題進行研究

‧創建本地影視作品發行品牌:進一步輔助影視產業化發展,形成歐亞影像文化交流平台,讓澳門成為文化性電影交流窗口,進一步建立歐亞影視作品貿易平台。

 

總結:回到人類的心靈需求

人類發明了電影約110多年,約在80年前電影開始與故事合流,逐漸發展出劇情長片的敍事模式,並逐漸以商業化模式大量產製劇情長片以滿足人類的心靈需求,雖然電腦的出現使「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彷彿已經落伍,但人類對電影的需求仍然沒有減退,這是為甚麼呢?引用龍應台女士的一段話:「(文化藝術)是孤獨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痛苦找到名字和定義……文化藝術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門,走出去,找到同類。她發現,她的經驗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體經驗,她的痛苦和喜悅,是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悅」(龍應台,2006196),可以說文化藝術讓人類感覺自己是共同體的一部份,而電影則可能是現代人感覺自己是共同體的一種最通俗化的藝術形式。電影可以是人類娛樂的一部份,但人類對電影仍然有更多別的需求,觀眾想要的滿足感不一定是官能刺激,亦可以是心靈上的洗滌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