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3 03:31:34hokacheng

關於「電影節魅惑」

 七月份,經過大街小巷,都會看見一本澳門商業雜誌以「電影節魅惑」作標題,置放在便利商店及各大超級市場中,本來也沒打算買,最終也忍不住買了。

「斷章取義」或作出批判,總是會惹人討厭的,不過看過此報導後,本人認為有幾個地方可以詳細補充。

 

以下是本人認為可再詳細補充的地方:

 

1>關於「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有以下句子:

「雖然整場活動只是傳媒給予電影的頒獎禮,不能說有多專業……」

 「華傳獎」到底有多不專業呢?也應該說個理由吧。例如評審人員不夠專業?、參展電影不夠專業?、評審過程不夠專業?不過本人有收到一本「華傳獎」出版的專刊論述(超過150頁),專門介紹本年度的中國電影,本人感覺還是有點誠意吧。

───   ───   ───   ───   ───

2>關於澳門電影產業的未來,有以下句子:

「…以電影節為核心,以培養人才為基礎,以澳珠合作創建橫琴影視文化科技產業園,目前尚無電影產業的澳門也有可能築起一條內涵豐富的影視文化產業鏈。……」

 以電影節為核心,以培養人才為基礎,然後在橫琴弄個電影產業園區。這個觀點不錯,不但可創造就業機會,也可把獎頒給這些人才以鼓勵他們。有飯吃、有獎拿,本來是不錯,但這也未免有點一廂情願。

產業園區就是用來整合上中下游各企業,以群聚優勢整合出高效率與效能的產業鍊,情況好像生產汽車、電子產品一樣。世上能擁有完整電影產業鍊、而又能有效運用這個模式的國家不多,香港有過,現在不是很完備,台灣現在還很鬆散,未成氣候。但這真的適合澳門電影產業未來的發展嗎?到底有沒有做過客觀一點的調研工作?現在感覺好像隨便說說而已。

試想想,如果橫琴的所謂電影產業園,每年生產十部劇情長片的話,到底要賣給誰?(總不能一年才生產一兩部片吧,公司要怎生存?)而且橫琴那麼偏僻,如何吸引公司駐紮下來?再者,鍊條內其中一個環節長期虧本的話,整個產業鍊很快就會解體。

───   ───   ───   ───   ───

3>其中一段引用了蘇小姐的話:

「康城是個小鎮,人口才七萬多,也沒有電影產業,但由於經營得法,使得一年一度的電影節成為世界矚目的盛事,為當地旅遊及相關的服務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

 康城除了電影節,還有電視節、商業廣告節、各式展覽會及各類型的藝術活動,附近還有個科技產業山谷,不要搞錯了,不是因為電影節而帶旺了經濟,即使沒有電影節,人們還是喜歡去康城渡假,這到底為甚麼呢?如果辦電影節單純為帶旺觀光旅遊,那還是不要辦吧,要帶旺旅遊,還有很多別的選擇呢。

電影節除了獎項,還包括了展映、交易會、器材交流、研討會……最最最重要的是要有很喜歡電影的觀眾基礎,觀眾口味要夠多元,有獨立思維,才夠力支撐電影節的運作,產生良性循環。否則,只是一味把電影當作娛樂休閒的活動來辦,這種電影節注定失敗,觀眾要把看電影當作一種思維活動的樂趣才行。

如果看電影只是為了殺掉多餘的時間,大笑一場,那就不好玩了。

───   ───   ───   ───   ───

4>關於在澳門每年一次在永樂戲院舉辦的中國優秀電影展,文中有這樣的句子:(我還真不知道有這個電影展呢。)

「『大陸的電影展映,票子都是免費派送的,有空就去拿了睇睇啦。』一位早已退休家居的老伯如此說。本地像他這種的『影迷』,在優秀電影展的觀眾中不在小數。澳門影視傳播協進會的一位成員坦言,澳門基本上沒有電影作品的專業觀眾……」

 問題不是澳門有/沒有所謂的「專業觀眾」,該問的是我們到底有沒有去理解過觀眾?有沒有做「觀影人口普查」?有沒有做觀影人口的分析工作?我們是否有計劃、有系統地培養過觀眾?因為觀眾的養成涉及到了其他層面,例如:年齡、性別、教育水平、工作種類、經濟收入(這決定品味和品位)、對藝術的興趣、愛不愛思考問題……頗為複雜。

在美國有所謂的「全國研究集團」,專門針對觀影人口進行訪查工作,為電影公司針對某類型電影進行受眾認知研究,研究不同族群觀眾對電影公司以往的行銷手法、開拍題材,甚至故事結局的反應,最後分析師會把不同時期做的統計資料,定期提交報告給電影公司,基本上,電影公司在開拍下一部電影之前,就已經先掌握了觀眾。

───   ───   ───   ───   ───

5>報導中還引用了李先生的文字來印證「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影響力與澳門本身沒有多大關係。

 本人拜讀過李先生的文章《書寫的契機與局限──在澳門看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李先生寫出了當今中國、香港、台灣等地的電影,在「反映社會現況」及「回應當下問題」上的局限,很有洞見及趣味。

而澳門之所以在「兩岸三地」中「隱形」,依李先生之見,是因為澳門很少有電影輸出,也缺乏一種澳門的本土書寫。(如果我理解錯誤,煩請指正。)

以我的想法,正確一點說,澳門是缺乏一種「劇情長片的書寫形式」。所以,澳門一直未能加入國際上以「劇情長片」為主導的遊戲之中。同時,澳門人一直未能透過大量的「本土的劇情長片」來探索自己的身份,這也是當然的。除了劇情長片之外,文學作品、電視節目、電視廣告、漫畫及流行曲等等,都沒有多少輸出,研究者自然很難找到「樣本」來探索澳門人的身份。但不要緊的,澳門仍然有些劇情短片、紀錄片及動畫等「樣本」可供參考,不妨試試從中發掘些甚麼吧。

一個獨立精神獎與幾分鐘的澳門電影片段,當然不能打破甚麼,獎項──只是用來表揚和肯定電影工作者與推動者的努力與付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