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12 11:35:53藍色水瓶

[短評]知識經濟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的梭羅(Lester Thurow)給知識經濟下的定義是這樣的,「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的創新、擴散、應用為基礎的經濟。」
簡言之以知識為主體的經濟型態。
以報紙業為例《聯合報》有3000多人、《中國時報》有5000多人,對比香港最大的《蘋果日報》、《東方日報》為例,它們的張數不比《聯合報》、《中國時報》少,但它們人數只有900多人,香港最賺錢的《南華早報》為例,它的組織人數只有600多人。
再以TVBS來比,它擁有5個電視台,總人數也不超過1000個人,但邱復生(TVBS董事長)還覺得太多,因為相較於香港鳳凰衛視台而言,鳳凰衛視只有不超過100人的員工。
勞力、資金減少了,總產能卻增加了,原因是什麼,是知識。
這樣的思維其實源自於很早,由於社會型態轉變,從採集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商業時代、資本與能源的時代,僅需要極少部分的勞力就可以支援所有人的基本需求,那麼多餘的人力可以從事更多的知識工作,甚至回饋原本的從事勞力工作的人群。
其實嚴格說起來,從前已有知識經濟的概念,只是現在更有效率更有系統更專業,甚至還能整合創造所需要的知識。
多元文化的價值更顯重要,因為在封閉制式的系統無法產生,只有在現時,水到渠成才會出現。
社會型態轉變其實就相當於古人的語法說就是亂世,亂世出英雄,因為亂世就是社會型態轉變的時候,打破原本的體制結構,產生許多機會,等到一旦定型就很難改變了,台灣在每一次的產業變革中,都塑造了許多富翁。
記得農業社會演進至工業社會時,造就了王永慶、許文龍等。
工業社會進步到商業時代時造就了高清愿、辜濂松。
當發展到高科技產業時,又出現張忠謀、曹興誠、林百里等…。
知識經濟時代來臨,讓知識的複製與共享相較於以前也更為快速了,我們現在只要在適當的配備支援下,每個人的力量開始變得更強、變得更好;取得世界的服務更容易,採擷世界既有的知識也更容易。
這樣的進展,一部份是整個技術本身帶來的力量,一部份是我們與技術之間的關係。這樣的進展並不是個人努力可以達成,而是整個社會的條件才能完成。現在不論是Internet的應用,還是加入WTO的需要,社會都傳達了轉型的訊息,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就有可能成為落後者。
但是相對的,知識經濟會讓貧富發展更快速、更極端,知識的複製變得容易,但也更競爭。
專業分工,人人變成螺絲釘,必須依附在大型組織才能產生作用。
而且過分發展知識經濟會使工具理性更為極端,每個人都做的很認真積極,也做出一些成果,卻不知方向,以及所作為何。
只知道研究高科技,卻沒有考慮到製造出畸形的複製人所背負的道德責任,拼命推陳出新的行銷手法,刺激消費,卻間接造成過度消費所衍生的社會問題。
而且可以肯定的,高知識份子學習更快,競爭力更強,財富資源分配會更加不均,貧富差距將會更加大。
文明精神看似很豐富多元,實際上卻更為貧瘠,甚至有日漸枯竭的趨勢。
淡忘了人性、人文、人本,以及生命存在的理由。
禮運大同篇清楚寫著: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先哲們在數千年前為我們構織了這樣一幅理想國度的藍圖,下一個時代人類的共同方向才能引導人類,但是所謂的趨勢似乎都是難以控制的,未來取決於今天。
未來主義有一個很有趣的樂觀說法,他們相信要讓全世界的人都富有,要等到有一部份的人先富有,才能讓所有的人都富有。
如果真的是如此,到了經濟知識階段,當一部份的我們擁有知識,擁有更大的力量時,在汲汲營營於財富、權力、資源之餘,是否能花一些心思,關心正處於飢餓、戰亂、疾病的地球人。
全球化的定義應該不只是侷限於經濟和商業活動。
我想,世界可能還是很難大同,但至少不要那麼不同。
這不是聯考八股文的寫法,我是真誠的希望有來到的一天。

參考資料:經濟學的視野/林全朱敬一/聯經出版
PChome雜誌/詹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