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10 23:13:13藍色水瓶

[短評]左右為難的多元入學


在台灣實行多年的聯考終於即將步入歷史了,在後學考大學(1996)前,其實已有推徵、保徵的制度,可以算是現今多元入學的前身。
近來開始有人質疑多元入學腳步太快,甚至有人反對,事實上這些聲音在一開始就已經存在。
台灣版的多元入學是參考許多國外版本,最主要是美國。
以美國而言,其實也不是我們所想像的完美,一樣有許多類似問題,這是無法避免的,於是有學者提出,既然在國外都不甚理想的制度,為何還要搬到台灣。
多元入學的標準出現極大的彈性,公平性更是最為人詬病,有人不免擔心,恐怕再也沒辦法出現第二個貧民出身的總統,因為家庭背景和家長的付出都在無形中成為入學的考量。
試想如果沒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如何取得較有效用的推薦信,或許真的優秀的可以,但是有錢又優秀的學生卻可以取得更好的推薦信。
縱使擁護者提出總總統計和比例數字,但事實上貧富之別造成的不公平是確實是存在的。
再者還有規定與實行的落差,原本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心和關懷社會,卻造成一大堆義工潮。
種種因素造成教改者立意良好,但是在老師家長學子的眼中完全不是如此,為了加分不擇手段,甚至讓家長和學子負擔更大。
支持者也說了,由於制度的改變讓親子互動增加了,可以不用一試定終生,而且現在保留丙案,即是聯招過渡時期之用。
多元價值發展自身的能力,多元入學與多角化分散風險一如遺傳變異,不再抹煞某些具有特長,卻被傳統教育排斥的雨人天才(註1)。
其實教改者的想法很容易理解,想用制度引導做法,讓老師和學生必須多元
民國初年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德先生與賽先生,新觀念新形式上的改變,不如思想上的改變,避開國外的錯誤。
每一個大時代的變革與策略,錯誤所造成的罪孽承受者是下一代。
對於世界的解釋往往不是真實的樣子,卻得到相同結果,例如真實的邏輯是f(x)=x+1,但我們誤以為是g(x)=x²+1,兩者是不相同的,但是帶入x=0卻可能得到相同的結果1,例如命理中醫、演化論、宇宙的運轉等等(註2)。
以現在的教育成果而言,教育品質低落,量增加了,品質並沒有提昇,於是劣幣驅逐良幣。
假使原本有資格讀大學的人口佔總人口數的5﹪,如今將門檻降低增加至20﹪但是整體人力素質卻沒有相對性的增加,那麼增加的15﹪只徒具學士之名卻無學士之實。
每個世代要尋找自己的書櫃,找的合適自己的書一昧的接收前一個世代留下的書櫃,只是龐雜的資料,並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教育就像推一部尚未發動的車子,推到一個程度,必須找到鑰匙讓車子發動引擎,車子可以自行運作,我們能做的就是幫每部車子找到鑰匙,自發性的引擎啟動了教育才算完成。
就現階段而言問題非常多,但是我們應該考量的是將來,10年後?50年後?100年後?
顯而易見的大部分的學者專家事實上都是支持多元的重要和價值,這點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只是在於做法。
多元入學與多元教育之別?兩者的平衡點? 切入點為何?是否能兼顧?
我們實在無法預知這樣的做法究竟好不好,也許過幾年完全被另一套系統理論推翻了。
我們只給時間以時間,人類的文明和歷史不就是如此,反覆的、一再的,從錯誤中學習…

註1:1988年電影「雨人」裡由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角色「雷蒙」,具有「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這是種不尋常的情況,出現在各式各樣發育過程失常的人身上,包括自閉症在內;他們整體的心智有所缺失,卻不相稱地具有孤立的驚人能力及才華。
10個自閉症患者,以及2000個腦部損傷或智能障礙者當中,可能有一位出現學者症候群。在已知的這類「學者」中,至少一半患有自閉症,其餘的則有他種的發育失常。
註2:從前的人一直以為某一味中藥有補充體力的作用(g(x)=x²+1),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是那味中藥經常與雞肉燉煮,補充體力事實上是雞肉(f(x)=x+1),並非那一味中藥,雖然結果相同(x=0卻可能得到相同的結果1),但是真正的原因竟是南轅北轍,但是在未被科學分析之前都搞錯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