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9 10:35:33愛鬼扯兼亂拍照的震宇
~ 來台南必知的旅遊資訊 ~
台南是知名古城,但許多人到台南幾次,可能還是只記得赤崁樓、孔廟和安平古堡等。若不是為了台南著名的小吃,許多人實在想不出,台南還有什麼地方比較值得去玩。
不過台南的府城可不是隨便說說,只要靜下心來走走,就可以在西門路、民權路一帶看到日治時代的古老樓房夾雜在現代的店面、大樓之間,甚至有些茶館設在古老的建築裡。到台南走走,想看到文化台南的一面,絕不能只是走馬看花。
想逛府城,最好的辦法是騎鐵馬深入台南的核心─巷弄。不只台南古老的廟宇幾乎都藏在巷弄內,想要看到古老歷史的遺跡,也要往巷弄裡找。這些巷弄都不是開車可以到的,走路也嫌辛苦了點,要在台南來一趟深度之旅,就騎車來吧。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景點,以赤崁樓為中心的廟宇和小吃區,以及台南古街遺址林立的五條港文化園區都是建議路線,走完這幾條街,精神與口腹都可以同時獲得滿足。
天后宮月老 喜歡吃大餅
不過台南的府城可不是隨便說說,只要靜下心來走走,就可以在西門路、民權路一帶看到日治時代的古老樓房夾雜在現代的店面、大樓之間,甚至有些茶館設在古老的建築裡。到台南走走,想看到文化台南的一面,絕不能只是走馬看花。
想逛府城,最好的辦法是騎鐵馬深入台南的核心─巷弄。不只台南古老的廟宇幾乎都藏在巷弄內,想要看到古老歷史的遺跡,也要往巷弄裡找。這些巷弄都不是開車可以到的,走路也嫌辛苦了點,要在台南來一趟深度之旅,就騎車來吧。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景點,以赤崁樓為中心的廟宇和小吃區,以及台南古街遺址林立的五條港文化園區都是建議路線,走完這幾條街,精神與口腹都可以同時獲得滿足。
天后宮月老 喜歡吃大餅
赤崁樓武廟區沿永福路往赤崁樓方向走,武廟擋在路中間,再旁邊就是著名的大天后宮。據說在日據時代,因都市計劃欲拆除武廟,引起附近居民和信眾群起抗議,最後以路就廟,道路得繞道而行。結果現在橫亙在永福路上的武廟已經成了當地特別的地標,與鄰近的赤崁樓形成特殊的古蹟區。
大天后宮與武廟都與鄭成功有深厚的關係。祭祀媽祖的大天后宮香火鼎盛,廟中「文昌祠」和「月老祠」也是許多信徒造訪的地方,尤其「學測」前後,許多家長帶著莘莘學子求文昌帝君保佑。廟裡三不五時都有信徒帶供品回來還願,鮮花素果外,拜月老要用「大餅」,拜文昌帝君要用包子、粽子、芹菜、菜頭,各有各的規矩。
石精臼米糕 75年傳統味
出武廟大門向後左後轉可抵赤崁樓,除看古蹟外,永福路上有著名的冬瓜茶、魚羹等著名小吃,民族路的「石精臼」,更是有名的台南小吃集散地,石精臼裡的米糕可是75年的傳統味,配上古味的四神湯,感覺上時間似乎就停留在很久很久以前了。
喝過武廟旁的冬瓜茶後,可以再往民權路方向走,著名的天壇就在過了民權路往忠義路的巷子裡。還沒到天壇,就會先看到以台南口味聞名的阿霞飯店;經過天壇之後,順著巷子走出公園路,台灣少見的古老氣象測候所就在右邊。
逛完廟宇之後,如果餓了,可以在民權路與公園路口的再發號享用肉粽,渴了則有氣象站對面的「奉茶」可以喝茶。再發號是台南的老字號就不用說了,奉茶是以台南的老建築改建而成的,逛完古蹟再看看老房子,倒也是頗為一致。
五條港文化園區17世紀時,台南的海岸線約在今西門路一帶,以西是一片沙洲。後來台江內海淤塞,府城「三郊」便於這片海埔新生地上疏通數條港道(運河),其中通商用的五條運河像人的五指攤在台南的西部,稱為「五條港」,由北到南分別是「新港墘港」(約今日文賢路、信義街一帶,開鑿時間最晚,故名新港)、「佛頭港」(又稱禿頭港,約今日民族路三段一帶)、「南勢港」(今神農街一帶,亦稱北勢港)、「南河港」(今民生路、民權路一帶)及「安海港」(今民生路和中正路一帶)。
簡單說,大約就是今日民生路二段以北、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金華路三段以東的區域。
移民初來時除了在工作上情義相挺,也在碼頭邊供奉家鄉的神祇,有些甚至由家廟發展成信仰中心,如西羅殿,這種建廟模式也是五條港地區的一大特色,五條港也形成一個結合經濟、宗族、信仰的地區。
由金華路進入文賢路數百公尺的右邊,就看到位於信義街口的「兌悅門」。兌悅門是台南唯一現存的外城門,也是唯一仍供人車出入的城門,建於道光15年,為府城大西門的外城,因處台南西邊,在八卦中為「兌」方,因而得名。
文賢路右轉接成功路,一直到海安路右轉,這裡有古早味的「汕頭意麵」、「瑞穗沙茶火鍋」、標榜由頭吃到尾的牛肉湯,以及海產、燒烤,路口的「台南蔡虱目魚」則是傳統小吃現代化的典型之一。
再越過海安路,來到神農街,神農街是沿南勢港發展出來的街道,三郊盛時,酒肆、青樓林立。三郊沒落後,北勢街由絢爛歸於平淡,但留下來的「店屋」,仍訴說著昔日的榮光。店屋就是一樓為店面、二樓為倉庫的房屋,門前有「卸貨石」的房屋即為店屋,當貨物送達時,工人便用繩索將貨物吊上二樓存放。
神農街店屋 知三郊盛衰
神農街地處金華路、民族路、海安路和民權路間,不管四周如何喧囂、熱鬧,住在這裡的人們還是以其一貫悠閒的步調過日子,當夜晚街燈量亮起,三、五人在屋前喝茶聊天,更顯現老街質樸的面貌。
附近的金華路三段沿路美食頗多,如戽斗米糕、溪仔香腸熟肉、「八寶彬、圓仔惠」分店,想吃清淡一點的,轉個彎到民族路有清粥小菜。再往前金華路四段,海龍肉粽、石精臼海產粥都是有名的小吃。
隔康樂街前行往風神廟和接官亭。南河港早年和大陸有舟楫相通,為便利官員往來,乾隆四年建接官亭及風神廟。
轉自【經濟日報】
下一篇:生活 = 城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