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7 15:23:24愛鬼扯兼亂拍照的震宇
~喜愛的歷史人物-前田利家~
這些........是我很喜歡的歷史人物!!
他們是我把這樣的人物當成榜樣的人物
經過史書,小說,電影,電視劇....
他們是這樣活生生的在我腦海裡出現
尤其是前田利家與前田慶次郎!!
在經過了之前有名的大河劇”利家與松”的洗禮後
這個鐵掙掙的男子漢!!
就在我心中存下了不可抹滅的感觸
也許是唐澤壽明的演技過於高明
但經過深入了解之後,便會發現,其實真正了不起的是利家這個男人
之前便有尋找過這些人的一些相關史蹟
但是因為當初對電腦資訊的不夠了解
不小心將這些資料遺失,未做保存
現在剛好有看到一些相關資料,所以就把這些資料順便存放在我的新聞台裡
也許那天會有機會可以用到之處
嗯嗯.............
他們是我把這樣的人物當成榜樣的人物
經過史書,小說,電影,電視劇....
他們是這樣活生生的在我腦海裡出現
尤其是前田利家與前田慶次郎!!
在經過了之前有名的大河劇”利家與松”的洗禮後
這個鐵掙掙的男子漢!!
就在我心中存下了不可抹滅的感觸
也許是唐澤壽明的演技過於高明
但經過深入了解之後,便會發現,其實真正了不起的是利家這個男人
之前便有尋找過這些人的一些相關史蹟
但是因為當初對電腦資訊的不夠了解
不小心將這些資料遺失,未做保存
現在剛好有看到一些相關資料,所以就把這些資料順便存放在我的新聞台裡
也許那天會有機會可以用到之處
嗯嗯.............
前田利家(まえだ としいえ)
前田利家(1539年1月15日-1599年4月27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也是加賀藩之祖。父親是前田利昌,母親是長齡院。幼名犬千代,因為善於舞槍,人稱槍之又左。1551年時開始在織田信長麾下工作,翌年的萱津之戰為其初陣。後來成為赤母衣眾,並且在1558年時與表妹阿松結婚。但是後來卻因為殺害同朋眾的拾阿彌,遭信長放逐,直到利家在1560年的桶狹間之戰立功而得以赦免。
原本利昌過世後,由利家的長兄前田利久繼承前田家,但是1569年時,信長命利家繼承前田家,利久遂被迫離開尾張荒子城。1575年,利家平定越前一向一揆,信長授與他越前府中三萬三千石的領地,利家當時與佐佐成政、不破光治被合稱為「府中三人眾」。之後,利家成為柴田勝家的助手,參與平定北陸地方的戰事。之後,利家成為能登國七尾城的城主,在能登國又另外建立了小丸山城。
1582年發生本能寺之變,利家便依靠勝家方面。但是由於利家的女兒豪姬是羽柴秀吉的養女,算是有親戚關係。後來在1583年發生秀吉攻伐勝家的賤岳之戰,利家私下投降秀吉,因此在戰後他的領地增加,成為加賀國金澤城主。之後利家在秀吉麾下建立許多戰功,成為秀吉身邊的重臣。秀吉規畫出五大老與五奉行,讓他們在自己死後輔佐其幼子秀賴,而利家就名列五大老之一,地位僅次於德川家康。
1598年,秀吉過世。因為秀吉過世,家康勢力得以抬頭,於是五大老五奉行之間也開始分為石田三成、德川家康兩派,互不相讓。為此利家忙於在兩方之間調停,為此煩悶憂慮,在1599年於大阪城病逝。歷史學家認為,前田利家的去世使唯一能夠制約德川家康的因素消失,直接導致了豐臣家的滅亡。法號「高德院傳桃雲淨見居士」,葬於野田山墓地。
以下是日本網站上有關前田利家的歷史與年表網站
史記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89%8D%E7%94%B0%E5%88%A9%E5%AE%B6
年表
http://www.geocities.jp/hosinoufo3/maeda-tosiie.html
再介紹一些事蹟
如果有看過利家與松電視劇的人
應該會對這些人感到懷念吧
哈
補充:
加賀藩=(前田利家的領地與後代):
江戸時代,由加賀、能登、越中三國大半領地所組成的藩國。其主世代皆為國主格。大政奉還時支持徳川慶喜,幕府軍在鳥羽・伏見之戦敗北後,方針改為向新政府的北陸鎮撫軍帰順。前田家在華族令中為侯爵。
加賀八家,加賀八個有力組頭。家老級。
本多家(50,000石) - 家祖,本多正信的二男本多政重。
長家(33,000石) - 家祖,長連龍。
横山家(30,000石) -
前田対馬守家(18,000石) - 家祖,前田長種之妻為利家的長女“幸“。
奥村河内守家(奥村宗家,17,000石) - 家祖,前田家譜代家臣,奥村永福。
村井家(16,500石余) - 家祖,村井長頼。村井長次後継之。
奥村内膳家(奥村支家,12,000石) - 奥村宗家的分家。
前田土佐守家(11,000石) - 家祖,利家的二男前田利政。
前田 利益(まえだ とします)=前田慶次郎
前田利家(1539年1月15日-1599年4月27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也是加賀藩之祖。父親是前田利昌,母親是長齡院。幼名犬千代,因為善於舞槍,人稱槍之又左。1551年時開始在織田信長麾下工作,翌年的萱津之戰為其初陣。後來成為赤母衣眾,並且在1558年時與表妹阿松結婚。但是後來卻因為殺害同朋眾的拾阿彌,遭信長放逐,直到利家在1560年的桶狹間之戰立功而得以赦免。
原本利昌過世後,由利家的長兄前田利久繼承前田家,但是1569年時,信長命利家繼承前田家,利久遂被迫離開尾張荒子城。1575年,利家平定越前一向一揆,信長授與他越前府中三萬三千石的領地,利家當時與佐佐成政、不破光治被合稱為「府中三人眾」。之後,利家成為柴田勝家的助手,參與平定北陸地方的戰事。之後,利家成為能登國七尾城的城主,在能登國又另外建立了小丸山城。
1582年發生本能寺之變,利家便依靠勝家方面。但是由於利家的女兒豪姬是羽柴秀吉的養女,算是有親戚關係。後來在1583年發生秀吉攻伐勝家的賤岳之戰,利家私下投降秀吉,因此在戰後他的領地增加,成為加賀國金澤城主。之後利家在秀吉麾下建立許多戰功,成為秀吉身邊的重臣。秀吉規畫出五大老與五奉行,讓他們在自己死後輔佐其幼子秀賴,而利家就名列五大老之一,地位僅次於德川家康。
1598年,秀吉過世。因為秀吉過世,家康勢力得以抬頭,於是五大老五奉行之間也開始分為石田三成、德川家康兩派,互不相讓。為此利家忙於在兩方之間調停,為此煩悶憂慮,在1599年於大阪城病逝。歷史學家認為,前田利家的去世使唯一能夠制約德川家康的因素消失,直接導致了豐臣家的滅亡。法號「高德院傳桃雲淨見居士」,葬於野田山墓地。
以下是日本網站上有關前田利家的歷史與年表網站
史記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89%8D%E7%94%B0%E5%88%A9%E5%AE%B6
年表
http://www.geocities.jp/hosinoufo3/maeda-tosiie.html
再介紹一些事蹟
如果有看過利家與松電視劇的人
應該會對這些人感到懷念吧
哈
補充:
加賀藩=(前田利家的領地與後代):
江戸時代,由加賀、能登、越中三國大半領地所組成的藩國。其主世代皆為國主格。大政奉還時支持徳川慶喜,幕府軍在鳥羽・伏見之戦敗北後,方針改為向新政府的北陸鎮撫軍帰順。前田家在華族令中為侯爵。
加賀八家,加賀八個有力組頭。家老級。
本多家(50,000石) - 家祖,本多正信的二男本多政重。
長家(33,000石) - 家祖,長連龍。
横山家(30,000石) -
前田対馬守家(18,000石) - 家祖,前田長種之妻為利家的長女“幸“。
奥村河内守家(奥村宗家,17,000石) - 家祖,前田家譜代家臣,奥村永福。
村井家(16,500石余) - 家祖,村井長頼。村井長次後継之。
奥村内膳家(奥村支家,12,000石) - 奥村宗家的分家。
前田土佐守家(11,000石) - 家祖,利家的二男前田利政。
前田 利益(まえだ とします)=前田慶次郎
前田慶次郎(まえだけいじ) -- 本名:前田 利益(まえだ とします)
(天文2年(1533年) - 慶長12年(1612年)),戰國中後期的名將,幼名宗兵衛,本名利益(利太、利貞),通稱慶次或慶次郎。幼年過繼予前田利久當養子,為前田利家之侄。
青年時期
永祿十年(1567年),織田信長命令前田利久讓出家督之位給前田利家,並在命令書上寫道:「前田家中有異行者(慶次),對繼家督來說是無所用,又左衛門(利家)常在我身邊為近習而仕織田家,而且立功無數,家督之位由又左衛門繼承,正符合正理!」而後,利久與慶次四處流浪。
根據<<米澤人國記>>的記載,慶次於(1567年-1582年)期間到了京都與關白一條兼冬及右大臣西園寺公朝的屋敷活動,學習文學、音樂,又聽學大納言三條公光講解源氏物語及伊勢物語、向名茶道家千利休學者茶道,更學懂亂舞、猿樂、笛吹、太鼓的舞技,且向連歌第一大師紹巴學習連歌、俳句和歌等藝文。慶次於當時又同時向伊勢松阪城主古田重然學習騎馬弓箭之術,自命文武相全、十八般武藝皆通。
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信長命喪本能寺,其後,羽柴秀吉打敗明智光秀,又於賤岳之戰打敗柴田勝家,掌握織田勢,前田利家倒向秀吉,得到極大的信任。同時利久、慶次回到能登,利家以七千石之地給予二人,利久分予慶次其中五千石。
天正十二年(1584年),佐佐成政攻打末森城,守將奧村永福以寡兵死守半年,利家命慶次前往救援,慶次到達後,立即與成政激戰,並且成功擊到成政,正當眾人期望成政之死時,向來我行我素的慶次因敬重成政而放其離開,這使利家非常憤怒。
天正十八年(1590年),慶次隨利家出戰北條氏,戰後協助利家為陸奧地方的檢田使。
天正十九年(1591年),利久病死,慶次決定出走,利家得知後大為憤怒,並揚言必將其殺之!這時的慶次再入京都,於各大名及貴族的屋敷間出入,同時在京都遇上了一生中的至友直江兼續,兩人一見如故,不時往來。
晚年時期
慶長三年(1598年),直江兼續極力推薦慶次予上杉景勝,據<<上杉將士書‧上>>記載,當時的慶次自稱名為「穀藏院了齋」,有趣的是當時為盛夏,慶次卻穿著厚衣,據說當時景勝見到後,驚言:「此果為傾奇者也!」。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向上杉用兵,派大軍直指會津,但由於石田三成於畿內起兵,九月十五日,家康引兵到關原與西軍決戰,而上杉則向最上義光用兵以擴大版圖。但卻被伊達、最上聯軍打敗並且追擊,慶次擔任殿後軍以換取撤退時間,並與直江兼續八百人共戰最上聯軍,使向來號稱於羽州縱橫無忌的最上軍損失慘重,幾次鬥爭後,最上撤離,慶次成功的阻止其進攻。
慶長十二年(1612年)六月四日,一代戰國傾奇者於米澤病逝,葬於堂森善光寺。保留甲胄、朱槍及和歌五首,收錄於「龜岡文殊奉納詩歌百首」中。其子正虎後出仕前田利常為藩士。慶次雖為傾奇者,但其實是文武相全的全才,連歌、音樂等藝術於當時非常出名。
前田慶次郎的史記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89%8D%E7%94%B0%E6%85%B6%E6%AC%A1%E9%83%8E
再補充一些相關資訊
戰國第一傾奇者前田慶次,所謂的傾奇就是:喜歡奇異姿態,愛好離奇舉動和行爲,真正的傾奇者,爲了自己的慣例, 可以豁出性命。”前田慶次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人人害怕的太閣秀吉,他也不放在眼裏。即使豁出性命,也不 會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所謂“第一”,可能是指當時這樣的敢做敢爲,不畏權貴的人不多吧。前田慶次,大名叫做 前田慶次郎利太,也有人寫利大,通常人們把郎字省略,稱其爲前田慶次。不但被稱爲是“戰國第一傾奇者”也有人 稱前田慶次爲戰國之闊步者,戰國快樂的豪傑。運氣,智慧都不錯,武藝超群,精通學問,詩歌,擁有大名的才幹, 卻始終只是一介浪人。經歷了多次失敗的戰爭而始終沒有負傷,當世少有的七十三歲高夀,他的一生始終充滿傳奇色彩 日本歷來發出過“如果我象前田慶次一樣自由就好了”的感歎,並寫成散文的有名作家很多。
天文二年(1533年)前田慶次出生于近江國,父親是瀧川益重,叔父就是後來成爲織田四天王之一的瀧川一益。日本的古代的忍者有兩大聖 地,一是伊賀國,一是南近江的甲賀郡。伊賀忍者的代表人物是百地丹波,而甲賀忍者代表人物就是鐵炮強手瀧川一益, 而當時瀧川一益還是一個在近江飄泊的浪人。後來,慶次被過繼到了尾張的荒子村土豪前田家,做了前田利久(前田利家的哥哥) 的養子。前田利久是家中的長子,自然繼承了家業,而後的繼承人也理當是養子前田慶次。但是,前田利家由於是信長的側近出身, 所以最後信長命令前田利家繼承前田家荒子城二萬石的領地,不但慶次的將來沒了,就連養父前田利久也變成了浪人。要知道,當時 二萬石的領地對於家臣來說是非常大的。事情發生在永祿十二年(1569),這對慶次打擊很大,也正是從此開始對武家社會所謂的秩序 産生不滿的。慶次的叔父瀧川一益在進攻齋藤的時候已加入了織田,正好這時(永祿十二年),在伊勢的進攻中立了大功,成爲 了尾張蟹江城主,前田利久父子轉而依賴于一益的門下。天正二年(1574),織田信長又把伊勢北部給了瀧川一益,瀧川移居長島。 天正十年(1582),瀧川爲進攻武田的先鋒。由於一系列的功績,瀧川一益後來被任命爲廄橋城城主,賞賜信濃,上野二國。當時 瀧川向信長要求獎賞密藏的茶器珠光小茄子,但是信長沒有答應,作爲補嘗,信長給予了瀧川一益關東管領的頭銜。但是,瀧川的運勢 隨著本能寺之變而急劇下降。信長死後,關東管領瀧川一益以及信長的舊領遭到上杉,北條,德川的圍攻,神流川之戰瀧川敗給北條以後, 瀧川回到領地伊勢。一年以後的賤岳合戰,瀧川跟著柴田勝家,都先後被豐臣秀吉擊敗,瀧川最後在越後大野失意地死去。前田利久父子, 只能再回去跟隨前田利家,但是利久,利家兄弟的關係一直都不和睦。天正十三年(1585),越中佐佐成政反叛,領有加賀,能登的前田利家 奉命首先攻擊,前田慶次也在陣中。戰鬥中前田慶次大喊:“我的槍法第一!”然後騎著愛馬“松風”在敵陣前溜來溜去,敵將都敢怒不敢言。 過了很久,終於有一將沖出,兩人先在馬上大戰,後來又下馬,脫了盔甲繼續大戰,過了很長時間,最後慶次終於將敵將俘虜。人們都以爲慶次會 割下對方的首級,但是慶次由於愛惜敵將也是勇武非凡,就把他放了。前田利家對此很不高興。天正十五年(1587),慶次的養父前田利久病亡, 慶次離開了前田家,來到上杉家。隨後一直到1605年死,前田慶次一直都是在上杉家度過的。
(天文2年(1533年) - 慶長12年(1612年)),戰國中後期的名將,幼名宗兵衛,本名利益(利太、利貞),通稱慶次或慶次郎。幼年過繼予前田利久當養子,為前田利家之侄。
青年時期
永祿十年(1567年),織田信長命令前田利久讓出家督之位給前田利家,並在命令書上寫道:「前田家中有異行者(慶次),對繼家督來說是無所用,又左衛門(利家)常在我身邊為近習而仕織田家,而且立功無數,家督之位由又左衛門繼承,正符合正理!」而後,利久與慶次四處流浪。
根據<<米澤人國記>>的記載,慶次於(1567年-1582年)期間到了京都與關白一條兼冬及右大臣西園寺公朝的屋敷活動,學習文學、音樂,又聽學大納言三條公光講解源氏物語及伊勢物語、向名茶道家千利休學者茶道,更學懂亂舞、猿樂、笛吹、太鼓的舞技,且向連歌第一大師紹巴學習連歌、俳句和歌等藝文。慶次於當時又同時向伊勢松阪城主古田重然學習騎馬弓箭之術,自命文武相全、十八般武藝皆通。
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信長命喪本能寺,其後,羽柴秀吉打敗明智光秀,又於賤岳之戰打敗柴田勝家,掌握織田勢,前田利家倒向秀吉,得到極大的信任。同時利久、慶次回到能登,利家以七千石之地給予二人,利久分予慶次其中五千石。
天正十二年(1584年),佐佐成政攻打末森城,守將奧村永福以寡兵死守半年,利家命慶次前往救援,慶次到達後,立即與成政激戰,並且成功擊到成政,正當眾人期望成政之死時,向來我行我素的慶次因敬重成政而放其離開,這使利家非常憤怒。
天正十八年(1590年),慶次隨利家出戰北條氏,戰後協助利家為陸奧地方的檢田使。
天正十九年(1591年),利久病死,慶次決定出走,利家得知後大為憤怒,並揚言必將其殺之!這時的慶次再入京都,於各大名及貴族的屋敷間出入,同時在京都遇上了一生中的至友直江兼續,兩人一見如故,不時往來。
晚年時期
慶長三年(1598年),直江兼續極力推薦慶次予上杉景勝,據<<上杉將士書‧上>>記載,當時的慶次自稱名為「穀藏院了齋」,有趣的是當時為盛夏,慶次卻穿著厚衣,據說當時景勝見到後,驚言:「此果為傾奇者也!」。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向上杉用兵,派大軍直指會津,但由於石田三成於畿內起兵,九月十五日,家康引兵到關原與西軍決戰,而上杉則向最上義光用兵以擴大版圖。但卻被伊達、最上聯軍打敗並且追擊,慶次擔任殿後軍以換取撤退時間,並與直江兼續八百人共戰最上聯軍,使向來號稱於羽州縱橫無忌的最上軍損失慘重,幾次鬥爭後,最上撤離,慶次成功的阻止其進攻。
慶長十二年(1612年)六月四日,一代戰國傾奇者於米澤病逝,葬於堂森善光寺。保留甲胄、朱槍及和歌五首,收錄於「龜岡文殊奉納詩歌百首」中。其子正虎後出仕前田利常為藩士。慶次雖為傾奇者,但其實是文武相全的全才,連歌、音樂等藝術於當時非常出名。
前田慶次郎的史記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89%8D%E7%94%B0%E6%85%B6%E6%AC%A1%E9%83%8E
再補充一些相關資訊
戰國第一傾奇者前田慶次,所謂的傾奇就是:喜歡奇異姿態,愛好離奇舉動和行爲,真正的傾奇者,爲了自己的慣例, 可以豁出性命。”前田慶次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人人害怕的太閣秀吉,他也不放在眼裏。即使豁出性命,也不 會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所謂“第一”,可能是指當時這樣的敢做敢爲,不畏權貴的人不多吧。前田慶次,大名叫做 前田慶次郎利太,也有人寫利大,通常人們把郎字省略,稱其爲前田慶次。不但被稱爲是“戰國第一傾奇者”也有人 稱前田慶次爲戰國之闊步者,戰國快樂的豪傑。運氣,智慧都不錯,武藝超群,精通學問,詩歌,擁有大名的才幹, 卻始終只是一介浪人。經歷了多次失敗的戰爭而始終沒有負傷,當世少有的七十三歲高夀,他的一生始終充滿傳奇色彩 日本歷來發出過“如果我象前田慶次一樣自由就好了”的感歎,並寫成散文的有名作家很多。
天文二年(1533年)前田慶次出生于近江國,父親是瀧川益重,叔父就是後來成爲織田四天王之一的瀧川一益。日本的古代的忍者有兩大聖 地,一是伊賀國,一是南近江的甲賀郡。伊賀忍者的代表人物是百地丹波,而甲賀忍者代表人物就是鐵炮強手瀧川一益, 而當時瀧川一益還是一個在近江飄泊的浪人。後來,慶次被過繼到了尾張的荒子村土豪前田家,做了前田利久(前田利家的哥哥) 的養子。前田利久是家中的長子,自然繼承了家業,而後的繼承人也理當是養子前田慶次。但是,前田利家由於是信長的側近出身, 所以最後信長命令前田利家繼承前田家荒子城二萬石的領地,不但慶次的將來沒了,就連養父前田利久也變成了浪人。要知道,當時 二萬石的領地對於家臣來說是非常大的。事情發生在永祿十二年(1569),這對慶次打擊很大,也正是從此開始對武家社會所謂的秩序 産生不滿的。慶次的叔父瀧川一益在進攻齋藤的時候已加入了織田,正好這時(永祿十二年),在伊勢的進攻中立了大功,成爲 了尾張蟹江城主,前田利久父子轉而依賴于一益的門下。天正二年(1574),織田信長又把伊勢北部給了瀧川一益,瀧川移居長島。 天正十年(1582),瀧川爲進攻武田的先鋒。由於一系列的功績,瀧川一益後來被任命爲廄橋城城主,賞賜信濃,上野二國。當時 瀧川向信長要求獎賞密藏的茶器珠光小茄子,但是信長沒有答應,作爲補嘗,信長給予了瀧川一益關東管領的頭銜。但是,瀧川的運勢 隨著本能寺之變而急劇下降。信長死後,關東管領瀧川一益以及信長的舊領遭到上杉,北條,德川的圍攻,神流川之戰瀧川敗給北條以後, 瀧川回到領地伊勢。一年以後的賤岳合戰,瀧川跟著柴田勝家,都先後被豐臣秀吉擊敗,瀧川最後在越後大野失意地死去。前田利久父子, 只能再回去跟隨前田利家,但是利久,利家兄弟的關係一直都不和睦。天正十三年(1585),越中佐佐成政反叛,領有加賀,能登的前田利家 奉命首先攻擊,前田慶次也在陣中。戰鬥中前田慶次大喊:“我的槍法第一!”然後騎著愛馬“松風”在敵陣前溜來溜去,敵將都敢怒不敢言。 過了很久,終於有一將沖出,兩人先在馬上大戰,後來又下馬,脫了盔甲繼續大戰,過了很長時間,最後慶次終於將敵將俘虜。人們都以爲慶次會 割下對方的首級,但是慶次由於愛惜敵將也是勇武非凡,就把他放了。前田利家對此很不高興。天正十五年(1587),慶次的養父前田利久病亡, 慶次離開了前田家,來到上杉家。隨後一直到1605年死,前田慶次一直都是在上杉家度過的。
再來是戰國海上霸主-海大名-九鬼嘉隆
雖然我對九鬼嘉隆的印象不是頂好
但是介紹他是為了能夠將等下要介紹的韓國破日大將”李舜臣”
能夠做個接聯!!
順便在此說明一下為什麼在日本戰國時期
為什麼日本會攻打朝鮮,以及為什麼會敗戰而回!!
中日朝鮮之役
朝鮮之役
甲、起因
明憲宗時,日本發生內亂,到神宗萬曆初年,為豐臣秀吉所平定,日本全國統一。秀吉野心勃勃,計畫先併朝鮮,再向明進攻,遂於公元1592年(萬曆二十年)發兵十餘萬渡海。那時朝鮮由於承平日久,兵不習戰,王京(漢城)、平壤都先後失陷,朝鮮王李日公(「日公」為一合成字)出奔義州,遣使向明求救。由於朝鮮納貢於明,恭順忠謹,明廷遂派兵往援。
乙、經過
明先派遼陽副總兵祖承訓率遼東兵往援,戰況不利;再命宋應昌、李如松統大軍前往,在平壤大破日軍,收復了開城和漢城,日軍被迫返到釜山。豐臣秀吉遣使議和,明遂撤兵而日軍仍留朝鮮。公元1597年,秀吉以為經過長時期休養後,兵力已足,再度向北進逼漢城,日亦派楊鎬和日軍力戰,初勝後敗,但日軍亦感疲乏,海戰又一再失利。公元1598年,豐臣秀吉死,日軍就退出朝鮮,前後七年的中日戰爭於是結束。
丙、影響
朝鮮之役的結果是使朝鮮轉危為安,從此明廷和朝鮮兩國的關係更加密切。但中日兩國都因這場戰役而受到很大的損害:日本在這場戰役傷亡很重,國力損耗,所以終明之世,再無力入侵朝鮮。至於明朝亦喪師十餘萬,消耗軍費數百萬,於是國力更呈衰竭,所以後來流寇為患,滿族入侵,朝廷也無力抵抗,終於走上了覆亡的道路。
九鬼嘉隆(1542-1600)
九鬼嘉隆,九鬼定隆的次男,九鬼氏是藤原北家的後裔,熊野八莊司中的一家,熊野三山別當家新宮氏的支族,因為世代居於紀伊牟婁郡九鬼浦,遂以九鬼為苗字。在長兄淨隆當家時遭到被祖輩擊敗的志摩七島眾在得到國司北畠家的奧援後大舉反攻,九鬼黨的居城田城陷入籠城的困境,九鬼嘉隆協助兄長淨隆進行守城戰但仍是無力回天,田城陷落後淨隆當場戰死。嘉隆則帶著侄子澄隆逃往朝熊岳。
三年之後,嘉隆擁立姪兒澄隆起兵反擊,重新奪回奪回了田城,澄隆成為志摩九鬼氏的第七代當主。但澄隆卻在不久後病故,因此改由嘉隆繼承家督一職,並另築鳥羽城為根據地,在嘉隆繼位後,極力接近伊勢國司北畠氏,取得其容許擊敗浦、安樂島、小濱氏等志摩土豪。但是後來因為年貢問題與北畠家發生爭執,北畠氏當主北畠具教以九鬼黨居城鳥羽城位於伊勢神宮的領地範圍內,以嘉隆侵犯神領的理由聯合志摩境內
受到九鬼嘉隆壓迫的國人土豪大規模出兵九鬼家的領地。危機往往也是轉機,面對北畠氏的大軍壓境,在不遠的北方尾張國國主織田信長於永祿十年平定美濃後,已然命令其部將瀧川一益侵攻北伊勢,九鬼嘉隆看準時機經安濃津走海路進入尾張,透過瀧川一益的仲介,在織田信長擁足利義昭繼為將軍之時,上洛拜謁信長,宣誓從屬織田家,並在翌年信長出兵伊勢時率領九鬼水軍為織田軍開路,同時參予攻打北畠具教為日後隱居所建的大淀城,討取多員敵將,在阿坂城、船江城相繼陷落後織田軍直撲北畠氏老巢大河内城,期間信長使用乾殺戰術,大河内城在城內彈盡糧絕,水路又被九鬼嘉隆封鎖的困境中籠城五十日後稱降,北畠具教收信長次男茶筅丸為養子,並讓位給他。在北畠氏名存實亡後,九鬼嘉隆在織田家的支持下展開志摩制壓發兵攻打各地土豪,小濱久太郎景隆和千賀志摩在戰敗後投往三河,浦豐後、矢美作兵敗自殺、越賀隼人及和具的青山豐前戰敗投降成為九鬼氏家臣、鳥羽的橘宗忠獻出女兒當作人質後降伏。
天正二年,信長在前兩次跟長島一向一揆作戰失敗後發起第三次進攻,與前兩次相異的是這次信長是採用水陸並進的方式,九鬼嘉隆在信長的命令下率領由安宅船十四艘、軍船三百艘、輜重用小船三百艘所組成的大船隊參戰,由伊勢灣走揖斐川溯流直上封鎖了長島一揆的海上補給線,利用船上的長銃和大炮擊毀了一揆軍的篠橋和大鳥居兩砦,為這次成功鎮壓長島一揆做出莫大的貢獻。
因為武田信玄之死、朝倉、淺井之滅以及長島一向一揆的瓦解,讓長年與織田軍交鋒的本願寺一下子陷入必須獨力和織田軍交戰的險境,逼不得已下石山本願寺十一世宗主顯如光佐只好在翌天正三年十月透過三好康長向織田信長乞和,信長也考慮到織田軍必須休生養息而同意。然而,本願寺就在一年後與制霸中國的毛利輝元結成同盟後,再次樹起反旗。在和本願寺籠城多年以來的交戰中始終因為無法切斷其在大坂灣的海上補給線而無法致勝,這跟大坂灣制海權被控制在毛利家麾下瀨戶內海的三島村上水軍及紀伊半島由一向宗徒組成的雜賀水軍手上是脫不了關係的。
天正四年七月,九鬼嘉隆率領真鍋主馬兵衛及沼野伊賀守的河內水軍眾組成大安宅船十艘、軍船三百艘的船隊在大坂灣木津川沖與毛利家運送軍需入本願寺的村上武吉展開激戰,是役之中村上武吉統率的以三島村上水軍、小早川水軍、安芸水軍、屋代島水軍的船隊軍船九百艘,不但在數量方面具優勢,更以靈巧的小船使用焙烙戰術對織田水軍火攻,織田水軍大敗慘虧,連真鍋主馬兵衛等船手大將亦戰死,封鎖大坂灣的軍船全被燒燬。
此役大敗之後,讓信長正視到水軍飆颺千里的迅速與毛利水軍的火攻戰術的威力,於是突發奇想決定讓軍船披上盔甲以防備火攻,於是信長馬上找來九鬼嘉隆命他督造鐵船,並讓瀧川一益調度國友村的鐵砲匠人來跟九鬼黨的船匠一同研發。鐵甲船的建造理所當然是項龐大的支出,為此信長特令界的代官松井友閑以「九鬼兵糧」的名義調度部分界的稅收給九鬼嘉隆。
嘉隆從紀州熊野調來造船用的木材,在居城鳥羽開始建造鐵船,嘉隆從明船、荷蘭船等外國船身上吸收其長處,加上國友村的鐵砲匠人新製的大砲,建成橫七間、全長十二間外披鐵板為裝甲的鐵甲船。天正六年,九鬼嘉隆統領已經建造完工的六艘鐵甲船從伊勢浦出發,經由鳥羽大湊繞過紀州沖再次開始執行封鎖大坂灣的任務。在大坂方於七月八日接獲嘉隆啟航的情報後,便出動了雑賀、淡輪的門徒水軍迎擊,在紀州沖的海面上不再畏懼火攻的六艘鐵甲船搭配長銃和新型大砲輕易地擊潰了雜賀水軍,在七月十七日於界的港口靠岸。
在九鬼嘉隆的船隊進入界的港口後,信長廣邀近衛、細川、一色等重臣名士及界的豪商,並開放給一般民衆參觀,舉辦了名為「大船御覽」的檢閱,成功完成任務的嘉隆得到了信長的褒獎,賜給嘉隆黃金二十枚及九人扶持。
雜賀水軍慘敗後,深覺危機感的本願寺顯如讓嫡子教如光壽秘密向毛利家求援,於是毛利水軍在當年十一月再度出現在木津川沖,聞訊之後九鬼嘉隆率領著以鐵甲船為主力的織田水軍為大坂灣的制海權與毛利水軍鑒戰大海,面臨鐵甲船的裝甲毛利水軍以往百戰百勝的燒夷戰術再難奏效,反而被鐵甲船上裝備的長銃和新型大砲所構成的火網殲滅,化成海上的殘木浮板,嘉隆因此戰功在信長的承認下得到伊勢、志摩兩國內三萬五千石的領地,同時得到從五位下大隈守的官位。
天正十年,織田信長急死於其部將明智光秀發動的本能寺之變中,信長在生時九鬼嘉隆一直是配屬在瀧川一益麾下,所以在大變之後嘉隆仍是跟隨瀧川一益行動,其後羽柴秀吉為了擊破瀧川一益跟柴田勝家、織田信孝組成的反秀吉同盟首先出兵攻入伊勢,瀧川一益戰敗投降,同時九鬼嘉隆也隨之歸降秀吉,手上握有播磨、淡路水軍且跟毛利家交戰多年的秀吉深知水軍在戰場上的重要性於是破格將嘉隆至瀧川配下拔擢為自己的直屬。
天正十一年九月,大坂城開始構建,九鬼嘉隆受命負責搬運石垣要用到的巨石,同時他也在採買時多替自己的居城鳥羽買了一些巨石以做補強之用。翌年,九鬼嘉隆於小牧、長久手之戰中出陣於伊勢小濱浦封鎖德川家的水運,但是卻遭熟悉水域的德川船手大將向井正綱一度擊退。
天正十三年,秀吉對根來、雜賀的一揆勢力討伐中九鬼嘉隆被任為水軍方面的總大將,名字甚至足以跟毛利、小早川等大大名齊列,可見當時在秀吉政權之中的嘉隆因其出眾的水戰能力獲得了超品的禮遇。
天正十六年,秀吉頒布海賊禁止令,海賊行為和海上交通關所的帆別錢都遭到禁止,對當時最為活躍的村上水軍和九鬼水軍等說,這無疑是阻斷了他們的經濟命脈,等若拔去老虎的牙齒一般要讓他們失去對豐臣政權的反抗力,村上武吉因強烈反對這項律法而被秀吉下令自盡,最後是倚靠老上司小早川隆景在秀吉面前說情方免去一死,改為流放,而九鬼嘉隆則是看清了局勢的變化順應了秀吉的要求,表示完全臣服之意的嘉隆受到秀吉的重用,在九州、小田原征伐等戰役中負責兵站補給和海上警護的要職,並且在天正十八年對小田原城北條氏征伐時選在九鬼家的鳥羽城召開事前作戰會議,嘉隆的實力獲得了各方大名承認,戰後嘉隆得到鳥羽灣的通行支配權,掌握著紀伊水道到伊勢灣一帶的水域。
統一日本後的秀吉其野心急速膨脹,以「假道入明」為由在文祿元年出兵朝鮮,在秀吉的命令下嘉隆建造了寬31·3尺、長100尺、深10尺的巨船「日本丸」,領秀吉的金團扇馬印率一千五百水軍與藤堂高虎、脇坂安治、加藤嘉明擔任日本水軍的先鋒,在一開始的沖島之戰中在九鬼嘉隆老練的指揮下順利擊破朝鮮水軍並奪得兩艘大船,之後朝鮮慶尚道右水使元均率朝鮮水軍的主力興戰,朝鮮水軍在熊川之戰再次被九鬼嘉隆擊潰,九鬼家家臣越賀隼人隆政更奪取了數十艘敵船,元均退往釜山逃入南海道向全羅左水使李舜臣求助。
面對九鬼嘉隆的逐步進逼,李舜臣於五月七日展開反擊,從全羅道麗水出發,先在玉浦沖擊破藤堂高虎的船隊,其後遠征慶尚道在泗川浦對以日本丸為中心的九鬼嘉隆、加藤嘉明的十二艘樓閣船發動攻勢,當時在陸上的泗川城還駐有四百日軍,但是見到李舜臣一敗即退的九鬼嘉隆因為接連的勝利失去了冷靜,未仔細判斷便下令追擊,結果被李舜臣借滿潮之機反攻,蒙受重大損失。
同年六月,九鬼嘉隆和脇坂安治、加藤嘉明再次聯合出擊,立功心切的脇坂安治在嘉隆跟加藤嘉明出發前便已拔營啟程,結果李舜臣巨濟島西的閑山島沖多有暗礁的地利巧妙布陣將脇坂安治的船隊殲滅,七十艘戰船被擊沉了六十三艘,九鬼嘉隆和加藤嘉明的水軍來援時與李舜臣部隊在安骨浦發生遭遇戰,該役中九鬼嘉隆被李舜臣的龜甲船部隊迎頭痛擊,再食敗果。
慶長二年,九鬼嘉隆在海戰的連續大敗遭到秀吉問責,心灰意冷的嘉隆被命隱居,將家督之位讓予守隆,守隆繼承了鳥羽城三萬石的封地,嘉隆自領隱居料五千石。在日本所謂的水軍其實就等同於海賊,支配著水路的通行權設立私家海關對來往的船隻收取帆別錢一直是各地水軍的主要收入之一,當年秀吉雖然發布了海賊禁止令,但因為嘉隆的戰功,仍舊讓他擁有在鳥羽灣徵收帆別錢的特權。然而在秀吉歿後,於慶長四年間伊勢的田丸岩出城主稻葉道通運輸木材入京畿,途經嘉隆的領地,稻葉道通拒繳帆別錢,雙方發生爭議,最後由五大老首席的德川家康裁決,有鑑於帆別錢對水軍勢力的助益以及當年嘉隆在小牧、長久手之戰時封鎖水運的舊事,家康不但免去道通的稅,更命令九鬼家不得再徵收帆別錢,這讓嘉隆對德川家康極為不滿。
慶長五年,關原合戰爆發,石田三成起兵與意圖取代豐臣政權的德川家康一戰,當時九鬼守隆正隨德川家康出兵會津,得知嘉隆與家康有怨的的三成以伊賀、伊勢、紀伊三國為酬,力邀九鬼嘉隆加入西軍,嘉隆以自己年老不堪兵事為由回絕,但不死心的三成又遣嘉隆的女婿堀內氏善遊說,嘉隆終心動答應。淡路岩尾城主菅平左衛門達長派出軍船二十艘和九鬼嘉隆聯手,再加上與九鬼家數代親交的伊勢沼木鄉中島村的土豪北勝藏三百士兵先逐出守隆麾下的留守兵丁,重新控制了鳥羽城,讓堀內氏善於此鎮守,然後和菅達長、北勝藏對岩出城發動攻擊,但因為稻葉道通的穩守而未成功,之後九鬼嘉隆與菅達長率三十艘軍船襲擊尾張、三河的沿岸民家奪取糧食。
九鬼守隆聞訊後大驚,連忙由下野小山回轉志摩,家康為免九鬼守隆生變於是派遣了池田家臣石丸雲哲隨軍監視,回到志摩的守隆遣使要求歸還鳥羽城遭拒,無奈的守隆只好從國府村移兵安乘。後來守隆在軍使的監視下不得已調出二百兵士攻打鳥羽城,嘉隆領兵迎擊演變成巷戰,戰後守隆方退走,移往九鬼嘉隆的出生地田城。
之後守隆在國府沖大破西軍進攻桑名城主將氏家行廣欲侵入伊勢灣的艦隊,並將首級送往了家康處,得賜感狀。之後守隆再度攻打鳥羽城,九鬼嘉隆號令部下只放空砲,守隆卻迫於家康使者的監視,射以實彈,攻破了城池。同時西軍在關原戰敗的情報也在這時傳到,嘉隆乘日本丸遁入紀州,之後又逃往志摩答志島的和具依附女婿青山豐前。
戰後,守隆得到了鳥羽的安堵與南伊勢的加封,守隆向家康請求,願意用戰功來換回父親嘉隆的生命,起先本被家康嚴詞拒絕,守隆索性表示願放棄之前所賜的南伊勢五郡,來換取嘉隆活命,並且透過福島正則、池田輝政等戰友遊說,最後家康終於軟化,答應了守隆的請求,心喜不勝的九鬼守隆馬上派出使者前往通報嘉隆,但是使者已經晚了一步,九鬼嘉隆因戰敗之責,為保九鬼家的延續誤信家臣豐田五郎右衛門的勸說已經在答志島和具的潮音寺,於十月十二日在洞仙庵切腹,由青山豐前介錯,享年五十九歲。
九鬼嘉隆死後,守隆悲痛萬分,得知父親之死出於豐田五郎右衛門的讒言後,盛怒之下以「竹鋸引」把他處死。之後九鬼守隆接受了家康原賜的領地,領有志摩鳥羽五萬六千石,擔任德川幕府的船手大將,大坂之陣中率水軍封鎖大坂灣。然而,在守隆於寬永九年病故後,五子久隆跟三子隆季爭位,當時正力圖削減外樣大名勢力的德川幕府因守隆生前的意見裁定久隆為嫡子,讓久隆作為九鬼家的嫡流轉封到攝津三田三萬六千石,另立隆季為分家轉封丹波綾部二萬石,兩家都存至明治時期。幕府對強力的水軍勢力都一直保有戒心,所以接連以不同的理由將有利水軍眾的第二代、第三代分別轉封入進山國或是平原,不過三田九鬼家在被改封至攝津後仍然在城下的河川中訓練水軍,以示不忘本源
雖然我對九鬼嘉隆的印象不是頂好
但是介紹他是為了能夠將等下要介紹的韓國破日大將”李舜臣”
能夠做個接聯!!
順便在此說明一下為什麼在日本戰國時期
為什麼日本會攻打朝鮮,以及為什麼會敗戰而回!!
中日朝鮮之役
朝鮮之役
甲、起因
明憲宗時,日本發生內亂,到神宗萬曆初年,為豐臣秀吉所平定,日本全國統一。秀吉野心勃勃,計畫先併朝鮮,再向明進攻,遂於公元1592年(萬曆二十年)發兵十餘萬渡海。那時朝鮮由於承平日久,兵不習戰,王京(漢城)、平壤都先後失陷,朝鮮王李日公(「日公」為一合成字)出奔義州,遣使向明求救。由於朝鮮納貢於明,恭順忠謹,明廷遂派兵往援。
乙、經過
明先派遼陽副總兵祖承訓率遼東兵往援,戰況不利;再命宋應昌、李如松統大軍前往,在平壤大破日軍,收復了開城和漢城,日軍被迫返到釜山。豐臣秀吉遣使議和,明遂撤兵而日軍仍留朝鮮。公元1597年,秀吉以為經過長時期休養後,兵力已足,再度向北進逼漢城,日亦派楊鎬和日軍力戰,初勝後敗,但日軍亦感疲乏,海戰又一再失利。公元1598年,豐臣秀吉死,日軍就退出朝鮮,前後七年的中日戰爭於是結束。
丙、影響
朝鮮之役的結果是使朝鮮轉危為安,從此明廷和朝鮮兩國的關係更加密切。但中日兩國都因這場戰役而受到很大的損害:日本在這場戰役傷亡很重,國力損耗,所以終明之世,再無力入侵朝鮮。至於明朝亦喪師十餘萬,消耗軍費數百萬,於是國力更呈衰竭,所以後來流寇為患,滿族入侵,朝廷也無力抵抗,終於走上了覆亡的道路。
九鬼嘉隆(1542-1600)
九鬼嘉隆,九鬼定隆的次男,九鬼氏是藤原北家的後裔,熊野八莊司中的一家,熊野三山別當家新宮氏的支族,因為世代居於紀伊牟婁郡九鬼浦,遂以九鬼為苗字。在長兄淨隆當家時遭到被祖輩擊敗的志摩七島眾在得到國司北畠家的奧援後大舉反攻,九鬼黨的居城田城陷入籠城的困境,九鬼嘉隆協助兄長淨隆進行守城戰但仍是無力回天,田城陷落後淨隆當場戰死。嘉隆則帶著侄子澄隆逃往朝熊岳。
三年之後,嘉隆擁立姪兒澄隆起兵反擊,重新奪回奪回了田城,澄隆成為志摩九鬼氏的第七代當主。但澄隆卻在不久後病故,因此改由嘉隆繼承家督一職,並另築鳥羽城為根據地,在嘉隆繼位後,極力接近伊勢國司北畠氏,取得其容許擊敗浦、安樂島、小濱氏等志摩土豪。但是後來因為年貢問題與北畠家發生爭執,北畠氏當主北畠具教以九鬼黨居城鳥羽城位於伊勢神宮的領地範圍內,以嘉隆侵犯神領的理由聯合志摩境內
受到九鬼嘉隆壓迫的國人土豪大規模出兵九鬼家的領地。危機往往也是轉機,面對北畠氏的大軍壓境,在不遠的北方尾張國國主織田信長於永祿十年平定美濃後,已然命令其部將瀧川一益侵攻北伊勢,九鬼嘉隆看準時機經安濃津走海路進入尾張,透過瀧川一益的仲介,在織田信長擁足利義昭繼為將軍之時,上洛拜謁信長,宣誓從屬織田家,並在翌年信長出兵伊勢時率領九鬼水軍為織田軍開路,同時參予攻打北畠具教為日後隱居所建的大淀城,討取多員敵將,在阿坂城、船江城相繼陷落後織田軍直撲北畠氏老巢大河内城,期間信長使用乾殺戰術,大河内城在城內彈盡糧絕,水路又被九鬼嘉隆封鎖的困境中籠城五十日後稱降,北畠具教收信長次男茶筅丸為養子,並讓位給他。在北畠氏名存實亡後,九鬼嘉隆在織田家的支持下展開志摩制壓發兵攻打各地土豪,小濱久太郎景隆和千賀志摩在戰敗後投往三河,浦豐後、矢美作兵敗自殺、越賀隼人及和具的青山豐前戰敗投降成為九鬼氏家臣、鳥羽的橘宗忠獻出女兒當作人質後降伏。
天正二年,信長在前兩次跟長島一向一揆作戰失敗後發起第三次進攻,與前兩次相異的是這次信長是採用水陸並進的方式,九鬼嘉隆在信長的命令下率領由安宅船十四艘、軍船三百艘、輜重用小船三百艘所組成的大船隊參戰,由伊勢灣走揖斐川溯流直上封鎖了長島一揆的海上補給線,利用船上的長銃和大炮擊毀了一揆軍的篠橋和大鳥居兩砦,為這次成功鎮壓長島一揆做出莫大的貢獻。
因為武田信玄之死、朝倉、淺井之滅以及長島一向一揆的瓦解,讓長年與織田軍交鋒的本願寺一下子陷入必須獨力和織田軍交戰的險境,逼不得已下石山本願寺十一世宗主顯如光佐只好在翌天正三年十月透過三好康長向織田信長乞和,信長也考慮到織田軍必須休生養息而同意。然而,本願寺就在一年後與制霸中國的毛利輝元結成同盟後,再次樹起反旗。在和本願寺籠城多年以來的交戰中始終因為無法切斷其在大坂灣的海上補給線而無法致勝,這跟大坂灣制海權被控制在毛利家麾下瀨戶內海的三島村上水軍及紀伊半島由一向宗徒組成的雜賀水軍手上是脫不了關係的。
天正四年七月,九鬼嘉隆率領真鍋主馬兵衛及沼野伊賀守的河內水軍眾組成大安宅船十艘、軍船三百艘的船隊在大坂灣木津川沖與毛利家運送軍需入本願寺的村上武吉展開激戰,是役之中村上武吉統率的以三島村上水軍、小早川水軍、安芸水軍、屋代島水軍的船隊軍船九百艘,不但在數量方面具優勢,更以靈巧的小船使用焙烙戰術對織田水軍火攻,織田水軍大敗慘虧,連真鍋主馬兵衛等船手大將亦戰死,封鎖大坂灣的軍船全被燒燬。
此役大敗之後,讓信長正視到水軍飆颺千里的迅速與毛利水軍的火攻戰術的威力,於是突發奇想決定讓軍船披上盔甲以防備火攻,於是信長馬上找來九鬼嘉隆命他督造鐵船,並讓瀧川一益調度國友村的鐵砲匠人來跟九鬼黨的船匠一同研發。鐵甲船的建造理所當然是項龐大的支出,為此信長特令界的代官松井友閑以「九鬼兵糧」的名義調度部分界的稅收給九鬼嘉隆。
嘉隆從紀州熊野調來造船用的木材,在居城鳥羽開始建造鐵船,嘉隆從明船、荷蘭船等外國船身上吸收其長處,加上國友村的鐵砲匠人新製的大砲,建成橫七間、全長十二間外披鐵板為裝甲的鐵甲船。天正六年,九鬼嘉隆統領已經建造完工的六艘鐵甲船從伊勢浦出發,經由鳥羽大湊繞過紀州沖再次開始執行封鎖大坂灣的任務。在大坂方於七月八日接獲嘉隆啟航的情報後,便出動了雑賀、淡輪的門徒水軍迎擊,在紀州沖的海面上不再畏懼火攻的六艘鐵甲船搭配長銃和新型大砲輕易地擊潰了雜賀水軍,在七月十七日於界的港口靠岸。
在九鬼嘉隆的船隊進入界的港口後,信長廣邀近衛、細川、一色等重臣名士及界的豪商,並開放給一般民衆參觀,舉辦了名為「大船御覽」的檢閱,成功完成任務的嘉隆得到了信長的褒獎,賜給嘉隆黃金二十枚及九人扶持。
雜賀水軍慘敗後,深覺危機感的本願寺顯如讓嫡子教如光壽秘密向毛利家求援,於是毛利水軍在當年十一月再度出現在木津川沖,聞訊之後九鬼嘉隆率領著以鐵甲船為主力的織田水軍為大坂灣的制海權與毛利水軍鑒戰大海,面臨鐵甲船的裝甲毛利水軍以往百戰百勝的燒夷戰術再難奏效,反而被鐵甲船上裝備的長銃和新型大砲所構成的火網殲滅,化成海上的殘木浮板,嘉隆因此戰功在信長的承認下得到伊勢、志摩兩國內三萬五千石的領地,同時得到從五位下大隈守的官位。
天正十年,織田信長急死於其部將明智光秀發動的本能寺之變中,信長在生時九鬼嘉隆一直是配屬在瀧川一益麾下,所以在大變之後嘉隆仍是跟隨瀧川一益行動,其後羽柴秀吉為了擊破瀧川一益跟柴田勝家、織田信孝組成的反秀吉同盟首先出兵攻入伊勢,瀧川一益戰敗投降,同時九鬼嘉隆也隨之歸降秀吉,手上握有播磨、淡路水軍且跟毛利家交戰多年的秀吉深知水軍在戰場上的重要性於是破格將嘉隆至瀧川配下拔擢為自己的直屬。
天正十一年九月,大坂城開始構建,九鬼嘉隆受命負責搬運石垣要用到的巨石,同時他也在採買時多替自己的居城鳥羽買了一些巨石以做補強之用。翌年,九鬼嘉隆於小牧、長久手之戰中出陣於伊勢小濱浦封鎖德川家的水運,但是卻遭熟悉水域的德川船手大將向井正綱一度擊退。
天正十三年,秀吉對根來、雜賀的一揆勢力討伐中九鬼嘉隆被任為水軍方面的總大將,名字甚至足以跟毛利、小早川等大大名齊列,可見當時在秀吉政權之中的嘉隆因其出眾的水戰能力獲得了超品的禮遇。
天正十六年,秀吉頒布海賊禁止令,海賊行為和海上交通關所的帆別錢都遭到禁止,對當時最為活躍的村上水軍和九鬼水軍等說,這無疑是阻斷了他們的經濟命脈,等若拔去老虎的牙齒一般要讓他們失去對豐臣政權的反抗力,村上武吉因強烈反對這項律法而被秀吉下令自盡,最後是倚靠老上司小早川隆景在秀吉面前說情方免去一死,改為流放,而九鬼嘉隆則是看清了局勢的變化順應了秀吉的要求,表示完全臣服之意的嘉隆受到秀吉的重用,在九州、小田原征伐等戰役中負責兵站補給和海上警護的要職,並且在天正十八年對小田原城北條氏征伐時選在九鬼家的鳥羽城召開事前作戰會議,嘉隆的實力獲得了各方大名承認,戰後嘉隆得到鳥羽灣的通行支配權,掌握著紀伊水道到伊勢灣一帶的水域。
統一日本後的秀吉其野心急速膨脹,以「假道入明」為由在文祿元年出兵朝鮮,在秀吉的命令下嘉隆建造了寬31·3尺、長100尺、深10尺的巨船「日本丸」,領秀吉的金團扇馬印率一千五百水軍與藤堂高虎、脇坂安治、加藤嘉明擔任日本水軍的先鋒,在一開始的沖島之戰中在九鬼嘉隆老練的指揮下順利擊破朝鮮水軍並奪得兩艘大船,之後朝鮮慶尚道右水使元均率朝鮮水軍的主力興戰,朝鮮水軍在熊川之戰再次被九鬼嘉隆擊潰,九鬼家家臣越賀隼人隆政更奪取了數十艘敵船,元均退往釜山逃入南海道向全羅左水使李舜臣求助。
面對九鬼嘉隆的逐步進逼,李舜臣於五月七日展開反擊,從全羅道麗水出發,先在玉浦沖擊破藤堂高虎的船隊,其後遠征慶尚道在泗川浦對以日本丸為中心的九鬼嘉隆、加藤嘉明的十二艘樓閣船發動攻勢,當時在陸上的泗川城還駐有四百日軍,但是見到李舜臣一敗即退的九鬼嘉隆因為接連的勝利失去了冷靜,未仔細判斷便下令追擊,結果被李舜臣借滿潮之機反攻,蒙受重大損失。
同年六月,九鬼嘉隆和脇坂安治、加藤嘉明再次聯合出擊,立功心切的脇坂安治在嘉隆跟加藤嘉明出發前便已拔營啟程,結果李舜臣巨濟島西的閑山島沖多有暗礁的地利巧妙布陣將脇坂安治的船隊殲滅,七十艘戰船被擊沉了六十三艘,九鬼嘉隆和加藤嘉明的水軍來援時與李舜臣部隊在安骨浦發生遭遇戰,該役中九鬼嘉隆被李舜臣的龜甲船部隊迎頭痛擊,再食敗果。
慶長二年,九鬼嘉隆在海戰的連續大敗遭到秀吉問責,心灰意冷的嘉隆被命隱居,將家督之位讓予守隆,守隆繼承了鳥羽城三萬石的封地,嘉隆自領隱居料五千石。在日本所謂的水軍其實就等同於海賊,支配著水路的通行權設立私家海關對來往的船隻收取帆別錢一直是各地水軍的主要收入之一,當年秀吉雖然發布了海賊禁止令,但因為嘉隆的戰功,仍舊讓他擁有在鳥羽灣徵收帆別錢的特權。然而在秀吉歿後,於慶長四年間伊勢的田丸岩出城主稻葉道通運輸木材入京畿,途經嘉隆的領地,稻葉道通拒繳帆別錢,雙方發生爭議,最後由五大老首席的德川家康裁決,有鑑於帆別錢對水軍勢力的助益以及當年嘉隆在小牧、長久手之戰時封鎖水運的舊事,家康不但免去道通的稅,更命令九鬼家不得再徵收帆別錢,這讓嘉隆對德川家康極為不滿。
慶長五年,關原合戰爆發,石田三成起兵與意圖取代豐臣政權的德川家康一戰,當時九鬼守隆正隨德川家康出兵會津,得知嘉隆與家康有怨的的三成以伊賀、伊勢、紀伊三國為酬,力邀九鬼嘉隆加入西軍,嘉隆以自己年老不堪兵事為由回絕,但不死心的三成又遣嘉隆的女婿堀內氏善遊說,嘉隆終心動答應。淡路岩尾城主菅平左衛門達長派出軍船二十艘和九鬼嘉隆聯手,再加上與九鬼家數代親交的伊勢沼木鄉中島村的土豪北勝藏三百士兵先逐出守隆麾下的留守兵丁,重新控制了鳥羽城,讓堀內氏善於此鎮守,然後和菅達長、北勝藏對岩出城發動攻擊,但因為稻葉道通的穩守而未成功,之後九鬼嘉隆與菅達長率三十艘軍船襲擊尾張、三河的沿岸民家奪取糧食。
九鬼守隆聞訊後大驚,連忙由下野小山回轉志摩,家康為免九鬼守隆生變於是派遣了池田家臣石丸雲哲隨軍監視,回到志摩的守隆遣使要求歸還鳥羽城遭拒,無奈的守隆只好從國府村移兵安乘。後來守隆在軍使的監視下不得已調出二百兵士攻打鳥羽城,嘉隆領兵迎擊演變成巷戰,戰後守隆方退走,移往九鬼嘉隆的出生地田城。
之後守隆在國府沖大破西軍進攻桑名城主將氏家行廣欲侵入伊勢灣的艦隊,並將首級送往了家康處,得賜感狀。之後守隆再度攻打鳥羽城,九鬼嘉隆號令部下只放空砲,守隆卻迫於家康使者的監視,射以實彈,攻破了城池。同時西軍在關原戰敗的情報也在這時傳到,嘉隆乘日本丸遁入紀州,之後又逃往志摩答志島的和具依附女婿青山豐前。
戰後,守隆得到了鳥羽的安堵與南伊勢的加封,守隆向家康請求,願意用戰功來換回父親嘉隆的生命,起先本被家康嚴詞拒絕,守隆索性表示願放棄之前所賜的南伊勢五郡,來換取嘉隆活命,並且透過福島正則、池田輝政等戰友遊說,最後家康終於軟化,答應了守隆的請求,心喜不勝的九鬼守隆馬上派出使者前往通報嘉隆,但是使者已經晚了一步,九鬼嘉隆因戰敗之責,為保九鬼家的延續誤信家臣豐田五郎右衛門的勸說已經在答志島和具的潮音寺,於十月十二日在洞仙庵切腹,由青山豐前介錯,享年五十九歲。
九鬼嘉隆死後,守隆悲痛萬分,得知父親之死出於豐田五郎右衛門的讒言後,盛怒之下以「竹鋸引」把他處死。之後九鬼守隆接受了家康原賜的領地,領有志摩鳥羽五萬六千石,擔任德川幕府的船手大將,大坂之陣中率水軍封鎖大坂灣。然而,在守隆於寬永九年病故後,五子久隆跟三子隆季爭位,當時正力圖削減外樣大名勢力的德川幕府因守隆生前的意見裁定久隆為嫡子,讓久隆作為九鬼家的嫡流轉封到攝津三田三萬六千石,另立隆季為分家轉封丹波綾部二萬石,兩家都存至明治時期。幕府對強力的水軍勢力都一直保有戒心,所以接連以不同的理由將有利水軍眾的第二代、第三代分別轉封入進山國或是平原,不過三田九鬼家在被改封至攝津後仍然在城下的河川中訓練水軍,以示不忘本源
接下來是我很喜歡的朝鮮抗日英雄海軍將領李舜臣
我對這位大將的認識是在韓國電影”天軍”裡的大將軍李舜臣(朴重勳飾)
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拿去看看
蠻好看的是韓國新銳導演Min Jun-gi的作品,不過台灣沒上映就是了XD
李舜臣
朝鮮民族英雄﹑抗倭愛國名將。字汝諧﹐號德水。京畿道開豐(今屬漢城)人。22歲開始習武﹐32歲考武科及第。歷任權管﹑郡守﹑左議政﹐賜號「宣武功臣」。
公元1952年,豐臣秀吉藉口朝鮮拒絕攻明,於1592年4月正式開始了侵略朝鮮的戰爭。
日軍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為先鋒,統率十多萬軍隊,上千艘戰船,偷渡對馬海峽,第一批部隊(1.8萬人)分乘350艘艦船,於1592年5月25日在釜山登陸。數量不多的釜山守軍和居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因眾寡懸殊,城市終為日本人攻佔。小西行長首先在釜山登陸成功後,在南部沿海登陸的由加藤清正率領的第二批部隊(2.2萬人)經慶州、熊川和新甯數城向北推進。幾乎與此同時,第三批部隊(1.1萬人)在洛東江口登陸,占領了清元城,並向春川山口推進。在這幾批部隊登陸之後,日本將主力(8萬人)和其餘艦隊全都調往朝鮮。
此時慶尚道的朝鮮水軍則徹底被九鬼嘉隆所敗,右水使元均竟自焚船艦,根本無法配合陸軍阻止敵人登陸。結果小西行長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東萊城。然後整個先遣隊按照計劃分成三路:小西行長猛進密陽,直指忠州﹔加藤清正則攻打彥陽、蔚山,企圖在忠州同小西行長會師,進而直逼京城(漢城)。黑田長政則越過秋風嶺北上,以策應友軍。於此同時,日軍水軍則攻佔了慶尚、全羅、忠清等道的沿岸地區。
對此朝鮮大驚失色,但是朝鮮封建統治集團由於朋黨之爭,對侵略者無力組織抵抗。數量不多的政府軍接連失利。日本人擊潰了朝鮮的一支8000人的部隊的抗擊,奪取了全寧山口。此時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已經會師,以大軍團開始強攻忠州,日軍嫻熟的攻城技巧令朝軍防不勝防,第二天就被攻破了城池,忠州一失,漢城(京城)實際上已經沒有防禦力了。日軍迅速逼近漢城(京城)。朝鮮有些地方官吏棄地而逃,朝鮮國王驚慌失措,倉皇放棄首都,先奔平壤,繼而逃往鴨綠江邊的義州。7月初,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領王京(漢城),此時距日軍登陸僅僅過了二十天。
日本入侵前,朝鮮水軍共有4支獨立艦隊,其中有兩支在戰爭剛一開始就損失了。衹有李舜臣統轄的有85艘戰艦的艦隊,在陸軍的支援下抗擊日本艦隊,李舜臣長於戰略,吸取朝鮮水軍的傳統經驗,在舊有戰艦的基礎上,發明瞭「龜船」戰艦。龜船外包鐵板,不易被重炮擊傷﹔周身插滿錐刀,使敵人不敢攀登上船。倉內備置火炮,可以隨時射擊,噴出火焰。龜船形制輕巧,行動敏捷,可以出入敵艦陣內,在打擊日軍的海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同日本陸軍的接連勝利相反,日本水軍卻是連連受挫,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是全羅道的水軍節度使李舜臣。此人弓馬嫻熟,精通兵法,尤其水戰方面更是不世出的天才。1592年4月20日,他就調動全道的水軍趕往慶尚道去重新編組被擊潰了的慶尚水軍。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出海做遊擊戰,以便尋找有利時機。5月7日,在玉埔海面突然襲擊了停泊在這的日軍50艘艦艇,共擊沉了26艘,其後在追擊到永登浦時又破壞了5艘。緊接著李舜臣第二天在赤珍浦偷襲了日軍的補給船隊,又擊沉13艘。而朝鮮水軍方面卻僅僅一人輕傷而已,這種戰果令戎馬一生的秀吉也無話可說。朝鮮水軍的巨大勝利,打亂了日本侵略者水陸並進的作戰計劃,陸軍的補給開始出現危機。
1592年5月29日,李舜臣的艦隊開到泅川附近的露梁海面,遇到了龜井茲矩率領的12艘日艦。龜井因為懼怕李舜臣的威名,棄船登山,在陸地上擺開半月長蛇陣。適逢退潮,對朝鮮水軍不利。於是朝鮮水軍假裝撤退,等到日軍前來追討之際,突然全艦隊反轉,以龜船強大的火力一舉殲滅大部分敵軍。之後艦隊繼續向東前進,於6月2日在唐浦港追上了正在劫掠發泄的龜井茲矩。李舜臣借龜船的高機動力先行擊沉龜井的指揮艦,然後向敵人兩翼包抄,從四面攻擊已經失去指揮的日水軍。是役龜井戰死,21艘樓船被滅。隨後6月5日和6月7日又連破日軍的補給艦隊。至此秀吉的主力艦隊﹒黑島艦隊被摧毀,制海權完全掌握在了朝鮮手中。
而此時的日本陸軍在占領漢城以後兵分兩路,繼續向西北和東北進攻,小西行長過開城向平安道進發,加藤清正攻打咸鏡道。在臨津江一帶遇到朝鮮軍隊的堅固防禦而受阻。日軍使出軍事計謀,佯裝撤退,將朝鮮軍誘出工事,接著進行反沖擊將其擊敗。日軍占領了開城和平壤。到此距日軍釜山登陸不到兩個月,就已經控制了除平壤以北,全羅道沿海外的全部朝鮮半島。朝鮮國土大部分淪喪。
為了及時補給陸軍給養,九鬼嘉隆又派出了三路艦隊侵朝,同李舜臣艦隊在閒山島前展開決戰。閒山島水深,利於朝軍,一開始朝軍就利用小規模攻勢誘使日軍進入包圍圈中,待日軍全部進入後,隱藏在閒山島北的朝軍主力立刻擺開了鶴翼陣,同時從正面和側面擊潰了日軍。擊破了59艘敵艦、數千日軍,史稱閒山島大捷。這是被寫入馬漢《海權論》裏的著名戰例。之後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滅敵殘餘部隊。
豐臣秀吉得知己軍受挫,糧餉不足,疾病流行,便假意與中國議和,以誘使明朝撤兵,雖然朝鮮國王極力要求復仇,但明朝內部以兵部尚書石星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風,遂與日本和談罷兵。
鑑於日軍可能不會再有大的軍事活動,明軍大半在1593年八月回到國內,衹留下一萬人駐守朝鮮。李舜臣被朝廷任命為三道水軍節度使,掌管了朝鮮全部水軍,整飭軍隊,建造戰船。而秀吉也不斷地利用談判時間補充兵力,運送武器給養,以備再戰。
談判一直持續到了1596年9月,日本提出的無理要求,被朝鮮和中國方面拒絕,和議最後破裂。秀吉認為日軍已經有能力再戰了,但首先他要設法除掉李舜臣。1597年1月,小西行長用秀吉的計策,利用朝鮮的黨派之爭,派人在漢城散佈謠言,陷害李舜臣,結果李舜臣被捕入獄,被押送到京城。得知反間計成功後,秀吉立刻於2月21日再度調動14萬陸軍和數萬水軍侵朝。從動員到集結就緒共花費5個月時間,在7月准備完畢。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夏,豐臣秀吉又派軍從水陸兩路進犯,7月7日,九鬼嘉隆要一雪前恥,一舉重創元均為首的朝鮮水軍,又配合陸軍水陸夾擊漆川島的朝鮮水軍,朝軍幾乎全軍覆沒,日軍控制了制海權。8月1日,1萬4千日軍三路進攻全羅道,正好趕上明軍進駐全羅、忠清。大將楊元率3000人守衛南原,但寡不敵眾,兩千七百餘人戰死,楊元負傷。
8月19日,明軍除守衛稷山外全線退至漢城,日軍占領了全羅道全部地區。李舜臣重新被任命為三道水軍節度使,但此時他手中衹有12艘船和120名士兵而已。於是李舜臣整頓了殘餘部隊,在碧波亭水域悄悄准備恢復實力。9月7日黑田長政10,000人分攻稷城和舒川,被明將解生打敗。這時明將邢和麻貴統兵四萬和朝鮮權粟元帥會師,組成中朝聯軍,大舉南進。秀吉情知不妙,加上李舜臣又在鳴梁海峽以少勝多,大敗日水軍,所以日軍連忙後撤,令加藤清正守蔚山、小西行長守順天、島津義弘守泅川,形成沿海要點的守備態勢。自此,李舜臣保住了全羅、忠清兩道,爭得時間重整水軍。
這時,明朝因日本毀約大為震怒,也認識到日本的危險性,調動了川、陝、浙、薊、遼的陸軍和福建、吳的水軍共14萬,再度增援朝鮮。聯軍經過偵察,決定先進攻衹有兩萬人的蔚山。12月23日午夜,明軍三路直搗蔚山,李如松交戰後佯退,會同友軍消滅了五百餘日軍。正在監督西生浦的加藤清正連忙返回蔚山,親自守城。明軍連續四天猛烈強攻,仍舊沒有攻下城池,期間加藤清正也難以支撐,就送信給明軍乞求講和,被拒絕。雙方僵持之時,西生浦1萬3千多日軍趕來增援。1598年2月9日,明軍屢攻不下,被迫撤退。
蔚山戰役後,雙方都調整了戰略。秀吉眼見反攻無望,衹得繼續確保防線,在朝鮮南部站穩之後再蠶食朝鮮。而明軍雖經蔚山慘敗,但主力未損,而且國內又派陳遴和鄧子龍的水軍前來助陣。朝鮮水軍也得到了加強(已有5000餘人)。統帥邢當機立斷,逮捕內奸沈惟敬,大會諸將,分兵三路,同時進攻三座要塞:蔚山、泅川、粟林。而明水軍和李舜臣的聯合艦隊合力應戰,控制了南朝鮮海的控制權,切斷了日軍的退路。迫使日軍退守朝鮮半島的南端島山。
這時日軍盤踞朝鮮半島已有7年之久,在沿海分佈三處,戰線長達千餘里,士兵疲於奔命,供應不足,屢敗厭戰,士氣低落。日軍與明軍交戰往往「舉陣驚駭奔散」,投降者愈來愈眾。是時,日本國內普遍怨恨豐臣秀吉,1598年8月18日,征戰一生的豐臣秀吉因為朝鮮戰爭的失利,羞憤積郁,終於在伏見城死去。臨死前遺命退兵。這對朝鮮的日軍無疑是雪上加霜。小西行長進退不能,再次提出和談,並再度遭拒,衹能堅守城堡,等待援軍。
1592年11月,日軍的承受能力已經達到極限,小西行長再次准備厚禮送至李舜臣營中,希望和談,還是遭到拒絕。絕望的小西行長向島津義弘求救,島津於是集結近5百艘船,企圖沖破聯軍防線,打通回國的通路。此時,加藤清正率軍先逃,日軍紛紛撤退。中、朝軍隊英勇追擊,斷其歸路。在東南海岸露梁海戰中,李舜臣統率的水軍在露梁津灣截住了五百多艘企圖從朝鮮運走殘餘部隊的日本軍艦,朝中水軍與侵略者展開激戰,擊沉日艦450艘,殲滅日軍1萬多人,日軍徹底戰敗。在這次戰鬥中,李舜臣親自駕船擂鼓,率龜船沖入敵陣,被日軍包圍。明將陳璘捨身救援,年高70的明朝老將鄧子龍,率領壯士200人,躍上朝鮮戰船奮戰,所駕戰船不幸起火,壯烈犧牲。李舜臣、陳璘殺出重圍,趕來救援,李舜臣不幸身中流彈,傷重垂危,臨終之前,他叮囑不許聲張,把軍旗交部下代為發號施令,繼續戰鬥,直到勝利。
此次海戰,中朝軍隊大獲全勝,擊沉敵艦數百艘,全殲日本水軍。日本陸軍完全孤立,倉皇逃竄,勉強地撤回了日本。援朝抗日戰爭取得了徹底勝利。
大至上是這些資料,有興趣就看看吧
這些歷史人物,經過了影像的詮釋後,的確活生生的在我眼前出現
即使在影片中不是完全的依據正史來演
但又有誰能證明正史便是真實的一面呢?
其實不論如何,透過影像所傳答出的意念大過於史記上意念
我想這也是另外一種影像創作者所想達到的怨念吧!!
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說到這裡,懶人我還沒回留言耶>..<||
哈~
我對這位大將的認識是在韓國電影”天軍”裡的大將軍李舜臣(朴重勳飾)
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拿去看看
蠻好看的是韓國新銳導演Min Jun-gi的作品,不過台灣沒上映就是了XD
李舜臣
朝鮮民族英雄﹑抗倭愛國名將。字汝諧﹐號德水。京畿道開豐(今屬漢城)人。22歲開始習武﹐32歲考武科及第。歷任權管﹑郡守﹑左議政﹐賜號「宣武功臣」。
公元1952年,豐臣秀吉藉口朝鮮拒絕攻明,於1592年4月正式開始了侵略朝鮮的戰爭。
日軍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為先鋒,統率十多萬軍隊,上千艘戰船,偷渡對馬海峽,第一批部隊(1.8萬人)分乘350艘艦船,於1592年5月25日在釜山登陸。數量不多的釜山守軍和居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因眾寡懸殊,城市終為日本人攻佔。小西行長首先在釜山登陸成功後,在南部沿海登陸的由加藤清正率領的第二批部隊(2.2萬人)經慶州、熊川和新甯數城向北推進。幾乎與此同時,第三批部隊(1.1萬人)在洛東江口登陸,占領了清元城,並向春川山口推進。在這幾批部隊登陸之後,日本將主力(8萬人)和其餘艦隊全都調往朝鮮。
此時慶尚道的朝鮮水軍則徹底被九鬼嘉隆所敗,右水使元均竟自焚船艦,根本無法配合陸軍阻止敵人登陸。結果小西行長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東萊城。然後整個先遣隊按照計劃分成三路:小西行長猛進密陽,直指忠州﹔加藤清正則攻打彥陽、蔚山,企圖在忠州同小西行長會師,進而直逼京城(漢城)。黑田長政則越過秋風嶺北上,以策應友軍。於此同時,日軍水軍則攻佔了慶尚、全羅、忠清等道的沿岸地區。
對此朝鮮大驚失色,但是朝鮮封建統治集團由於朋黨之爭,對侵略者無力組織抵抗。數量不多的政府軍接連失利。日本人擊潰了朝鮮的一支8000人的部隊的抗擊,奪取了全寧山口。此時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已經會師,以大軍團開始強攻忠州,日軍嫻熟的攻城技巧令朝軍防不勝防,第二天就被攻破了城池,忠州一失,漢城(京城)實際上已經沒有防禦力了。日軍迅速逼近漢城(京城)。朝鮮有些地方官吏棄地而逃,朝鮮國王驚慌失措,倉皇放棄首都,先奔平壤,繼而逃往鴨綠江邊的義州。7月初,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領王京(漢城),此時距日軍登陸僅僅過了二十天。
日本入侵前,朝鮮水軍共有4支獨立艦隊,其中有兩支在戰爭剛一開始就損失了。衹有李舜臣統轄的有85艘戰艦的艦隊,在陸軍的支援下抗擊日本艦隊,李舜臣長於戰略,吸取朝鮮水軍的傳統經驗,在舊有戰艦的基礎上,發明瞭「龜船」戰艦。龜船外包鐵板,不易被重炮擊傷﹔周身插滿錐刀,使敵人不敢攀登上船。倉內備置火炮,可以隨時射擊,噴出火焰。龜船形制輕巧,行動敏捷,可以出入敵艦陣內,在打擊日軍的海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同日本陸軍的接連勝利相反,日本水軍卻是連連受挫,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是全羅道的水軍節度使李舜臣。此人弓馬嫻熟,精通兵法,尤其水戰方面更是不世出的天才。1592年4月20日,他就調動全道的水軍趕往慶尚道去重新編組被擊潰了的慶尚水軍。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出海做遊擊戰,以便尋找有利時機。5月7日,在玉埔海面突然襲擊了停泊在這的日軍50艘艦艇,共擊沉了26艘,其後在追擊到永登浦時又破壞了5艘。緊接著李舜臣第二天在赤珍浦偷襲了日軍的補給船隊,又擊沉13艘。而朝鮮水軍方面卻僅僅一人輕傷而已,這種戰果令戎馬一生的秀吉也無話可說。朝鮮水軍的巨大勝利,打亂了日本侵略者水陸並進的作戰計劃,陸軍的補給開始出現危機。
1592年5月29日,李舜臣的艦隊開到泅川附近的露梁海面,遇到了龜井茲矩率領的12艘日艦。龜井因為懼怕李舜臣的威名,棄船登山,在陸地上擺開半月長蛇陣。適逢退潮,對朝鮮水軍不利。於是朝鮮水軍假裝撤退,等到日軍前來追討之際,突然全艦隊反轉,以龜船強大的火力一舉殲滅大部分敵軍。之後艦隊繼續向東前進,於6月2日在唐浦港追上了正在劫掠發泄的龜井茲矩。李舜臣借龜船的高機動力先行擊沉龜井的指揮艦,然後向敵人兩翼包抄,從四面攻擊已經失去指揮的日水軍。是役龜井戰死,21艘樓船被滅。隨後6月5日和6月7日又連破日軍的補給艦隊。至此秀吉的主力艦隊﹒黑島艦隊被摧毀,制海權完全掌握在了朝鮮手中。
而此時的日本陸軍在占領漢城以後兵分兩路,繼續向西北和東北進攻,小西行長過開城向平安道進發,加藤清正攻打咸鏡道。在臨津江一帶遇到朝鮮軍隊的堅固防禦而受阻。日軍使出軍事計謀,佯裝撤退,將朝鮮軍誘出工事,接著進行反沖擊將其擊敗。日軍占領了開城和平壤。到此距日軍釜山登陸不到兩個月,就已經控制了除平壤以北,全羅道沿海外的全部朝鮮半島。朝鮮國土大部分淪喪。
為了及時補給陸軍給養,九鬼嘉隆又派出了三路艦隊侵朝,同李舜臣艦隊在閒山島前展開決戰。閒山島水深,利於朝軍,一開始朝軍就利用小規模攻勢誘使日軍進入包圍圈中,待日軍全部進入後,隱藏在閒山島北的朝軍主力立刻擺開了鶴翼陣,同時從正面和側面擊潰了日軍。擊破了59艘敵艦、數千日軍,史稱閒山島大捷。這是被寫入馬漢《海權論》裏的著名戰例。之後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滅敵殘餘部隊。
豐臣秀吉得知己軍受挫,糧餉不足,疾病流行,便假意與中國議和,以誘使明朝撤兵,雖然朝鮮國王極力要求復仇,但明朝內部以兵部尚書石星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風,遂與日本和談罷兵。
鑑於日軍可能不會再有大的軍事活動,明軍大半在1593年八月回到國內,衹留下一萬人駐守朝鮮。李舜臣被朝廷任命為三道水軍節度使,掌管了朝鮮全部水軍,整飭軍隊,建造戰船。而秀吉也不斷地利用談判時間補充兵力,運送武器給養,以備再戰。
談判一直持續到了1596年9月,日本提出的無理要求,被朝鮮和中國方面拒絕,和議最後破裂。秀吉認為日軍已經有能力再戰了,但首先他要設法除掉李舜臣。1597年1月,小西行長用秀吉的計策,利用朝鮮的黨派之爭,派人在漢城散佈謠言,陷害李舜臣,結果李舜臣被捕入獄,被押送到京城。得知反間計成功後,秀吉立刻於2月21日再度調動14萬陸軍和數萬水軍侵朝。從動員到集結就緒共花費5個月時間,在7月准備完畢。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夏,豐臣秀吉又派軍從水陸兩路進犯,7月7日,九鬼嘉隆要一雪前恥,一舉重創元均為首的朝鮮水軍,又配合陸軍水陸夾擊漆川島的朝鮮水軍,朝軍幾乎全軍覆沒,日軍控制了制海權。8月1日,1萬4千日軍三路進攻全羅道,正好趕上明軍進駐全羅、忠清。大將楊元率3000人守衛南原,但寡不敵眾,兩千七百餘人戰死,楊元負傷。
8月19日,明軍除守衛稷山外全線退至漢城,日軍占領了全羅道全部地區。李舜臣重新被任命為三道水軍節度使,但此時他手中衹有12艘船和120名士兵而已。於是李舜臣整頓了殘餘部隊,在碧波亭水域悄悄准備恢復實力。9月7日黑田長政10,000人分攻稷城和舒川,被明將解生打敗。這時明將邢和麻貴統兵四萬和朝鮮權粟元帥會師,組成中朝聯軍,大舉南進。秀吉情知不妙,加上李舜臣又在鳴梁海峽以少勝多,大敗日水軍,所以日軍連忙後撤,令加藤清正守蔚山、小西行長守順天、島津義弘守泅川,形成沿海要點的守備態勢。自此,李舜臣保住了全羅、忠清兩道,爭得時間重整水軍。
這時,明朝因日本毀約大為震怒,也認識到日本的危險性,調動了川、陝、浙、薊、遼的陸軍和福建、吳的水軍共14萬,再度增援朝鮮。聯軍經過偵察,決定先進攻衹有兩萬人的蔚山。12月23日午夜,明軍三路直搗蔚山,李如松交戰後佯退,會同友軍消滅了五百餘日軍。正在監督西生浦的加藤清正連忙返回蔚山,親自守城。明軍連續四天猛烈強攻,仍舊沒有攻下城池,期間加藤清正也難以支撐,就送信給明軍乞求講和,被拒絕。雙方僵持之時,西生浦1萬3千多日軍趕來增援。1598年2月9日,明軍屢攻不下,被迫撤退。
蔚山戰役後,雙方都調整了戰略。秀吉眼見反攻無望,衹得繼續確保防線,在朝鮮南部站穩之後再蠶食朝鮮。而明軍雖經蔚山慘敗,但主力未損,而且國內又派陳遴和鄧子龍的水軍前來助陣。朝鮮水軍也得到了加強(已有5000餘人)。統帥邢當機立斷,逮捕內奸沈惟敬,大會諸將,分兵三路,同時進攻三座要塞:蔚山、泅川、粟林。而明水軍和李舜臣的聯合艦隊合力應戰,控制了南朝鮮海的控制權,切斷了日軍的退路。迫使日軍退守朝鮮半島的南端島山。
這時日軍盤踞朝鮮半島已有7年之久,在沿海分佈三處,戰線長達千餘里,士兵疲於奔命,供應不足,屢敗厭戰,士氣低落。日軍與明軍交戰往往「舉陣驚駭奔散」,投降者愈來愈眾。是時,日本國內普遍怨恨豐臣秀吉,1598年8月18日,征戰一生的豐臣秀吉因為朝鮮戰爭的失利,羞憤積郁,終於在伏見城死去。臨死前遺命退兵。這對朝鮮的日軍無疑是雪上加霜。小西行長進退不能,再次提出和談,並再度遭拒,衹能堅守城堡,等待援軍。
1592年11月,日軍的承受能力已經達到極限,小西行長再次准備厚禮送至李舜臣營中,希望和談,還是遭到拒絕。絕望的小西行長向島津義弘求救,島津於是集結近5百艘船,企圖沖破聯軍防線,打通回國的通路。此時,加藤清正率軍先逃,日軍紛紛撤退。中、朝軍隊英勇追擊,斷其歸路。在東南海岸露梁海戰中,李舜臣統率的水軍在露梁津灣截住了五百多艘企圖從朝鮮運走殘餘部隊的日本軍艦,朝中水軍與侵略者展開激戰,擊沉日艦450艘,殲滅日軍1萬多人,日軍徹底戰敗。在這次戰鬥中,李舜臣親自駕船擂鼓,率龜船沖入敵陣,被日軍包圍。明將陳璘捨身救援,年高70的明朝老將鄧子龍,率領壯士200人,躍上朝鮮戰船奮戰,所駕戰船不幸起火,壯烈犧牲。李舜臣、陳璘殺出重圍,趕來救援,李舜臣不幸身中流彈,傷重垂危,臨終之前,他叮囑不許聲張,把軍旗交部下代為發號施令,繼續戰鬥,直到勝利。
此次海戰,中朝軍隊大獲全勝,擊沉敵艦數百艘,全殲日本水軍。日本陸軍完全孤立,倉皇逃竄,勉強地撤回了日本。援朝抗日戰爭取得了徹底勝利。
大至上是這些資料,有興趣就看看吧
這些歷史人物,經過了影像的詮釋後,的確活生生的在我眼前出現
即使在影片中不是完全的依據正史來演
但又有誰能證明正史便是真實的一面呢?
其實不論如何,透過影像所傳答出的意念大過於史記上意念
我想這也是另外一種影像創作者所想達到的怨念吧!!
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說到這裡,懶人我還沒回留言耶>..<||
哈~
上一篇:~新的一年,新的願望~
下一篇:~ NEW ~
韓國史新發現,確定抗日英雄李舜臣死於1598年露梁海戰
-------------------------------------------------------------------------------------------------------------------------
儘管依據中國的『明史』記載,朝鮮抗日英雄海軍將領李舜臣死於1598年大敗日本的露梁海戰。但韓國史學界一直有一派說法認為,李舜臣在1598年11月19日的露梁海戰中並沒有戰死,而是隱居起來。近來韓國的草書研究學者盧承奭完整翻譯了李舜臣長子的親筆信,再次確定了李舜臣死於露梁海戰。
在中國、朝鮮海軍於1598年11月19日的露梁津海域,大敗日本由小西行長、島津義弘、宗義智率領的海軍,贏得朝鮮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海戰後,1598年12月13日李舜臣長子寫給官員玄健表示感謝說:「上次親自弔唁,還送來了親自寫的祭文和祭物。」並寫道:「托大家幫忙,沒有發生意外,快速送來了靈柩。」盧承奭就該資料表示:「這證明了忠武公在露梁海戰中戰死的事實。」
明朝水師提督陳瞞為紀念並肩戰鬥的李舜臣將軍,把其屍體運到當年明朝水軍的大營—莞島郡古今島,並修建一座「忠武祠」,進行祭奠。15年後,李舜臣的靈柩才被移靈到現在的牙山市陰峰面。
李舜臣的頭像目前用在南韓的100元硬幣上,顯示韓國人對他的愛戴。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李舜臣「隱居說」才一直存在,因為人們可能不願意相信這樣的抗日民族英雄居然是死於抗日戰場的日軍之手吧?
(200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