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7 05:37:58小段

《眠眠》

 

自小討厭睡覺,總覺得太浪費時間。人早晚要死的,死後你不想睡也無可挽回。既然還在世,就更一寸光陰一寸金。未看過未聽過未嗅過未嚐過未感受過的事還有那麼多,怎捨得每天花數小時來「浪費青春」?

 

討厭睡覺,於大眾間大概算是異數;然而睡眠不足,卻是每個城市人的典型,尤以香港人為甚。睡眠對香港人來說,大概跟GucciLV一樣,是窮一生追求又盡一世也不能滿足的奢侈品。除卻搖籃中昏昏迷迷的日子,往後就只有陷在無止境的「眠債」之中。上學考試讀讀讀,工作糊口做做做,年青力壯玩玩玩,成家立室捱捱捱。香港人,除了討不回的迷債,償不完的卡債,還有清不掉的眠債。勞勞碌碌大半身,直至百年歸老、壽終正寢,才能一筆勾銷。

 

說到底,大家並非討厭睡覺,只是不願入眠。青春反正要流逝,既然能用時候換嬉戲、換鈔票、換這換那,總不可能錯過吧?於是上堂上班的「既定睡眠時段」外,放學收工一走人,大家總是邊喊「好眼瞓」,邊打機秘撈吹水浦天光。直到天亮一刻,逼著回歸被窩短暫叉電。然後嗶嗶嗶、嗶嗶嗶,再抱著黑眼圈載浮載沉於上堂上班的死海之中。人們一直歌頌「搏到盡」的香港精神,大概是個美麗過頭的誤會:不是「做嘢搏盡」,只是「搏盡唔瞓」。看看一天最有朝氣的時刻,是返工返學的早晨,還是放工放學的傍晚,自然明白。香港人是最勤奮的市民?唉,慳dbaby

 

一生積下眠債,沒有詐騙agent,依然自願中招,多恐怖。

 

還是阿珍說得好,「這輩子不還,下輩子也得要還。」因此深信香港人死了投胎,還是會再做香港人,然後無止境地惡性loop下去。每天看著營役的人們(當然也包括自己),打呵欠時嘴張得像能容下整個世界,卻沒預留半寸空間給睡床,就感到作孽。或者世上有太多該爭取的東西,睡眠卻為何總是半自願半被迫的不在第一位?是我們太懂得犧牲?還是不懂珍惜的老毛病故態復萌?

 

想起老媽半夜起來讀報,「失眠啊!」原來人老了,入夢鄉比入豪宅還要難。從沒想過,能睡,也是一種年輕的揮霍。與其朝思暮想上不了車,不如甜睡一覺做個好夢。真的,我從來討厭睡覺,覺得太浪費時間,但近來也開始珍惜能睡的一分一秒。尤其發現,一覺睡醒,其實也是個好好活著的證明。

 

從來未愛你,眠眠……

有緣人 2010-12-18 10:02:31

人生在世總有這樣...那樣...想做而又未做完的事,難得的是懂得暫時放低,好好享受現時還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