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26 17:57:25魷魚絲

作為「方法」的中國

溝口雄三所著的《作為「方法」的中國》第二編部分,主要是在探討研究中國的方法論,其中有提到「抹煞中國的中國學」、「以世界為方法、中國為目的的中國學」、「以中國為方法、世界為目的的中國學」、「津田支那學」、「法國支那學」等各式各樣的方法論。其間或有重疊之處,或有延續發展的關係,所以必須先把這些概念稍微說明一下。

有關「抹煞中國的中國學」,是指日本對中國的古代、近世之關心,並非源自對中國的關心,而是基於日本境內的理由或需要,以「架空中國」的方式進行了解,換言之,其所了解的中國已經基於日本的需要而加以日本化,是一種經過日本人內化後的中國學,所以他究竟是中國學或者是日本學,基本上已經混淆同化為一體,並無法客觀掌握與日本相異的中國學。因此,他基本上是對中國加以抹煞後所作的認識,雖然在接收吸取上較具親切感,但卻導致無法對異文化有正確的認識。

有關「以世界為方法、中國為目的的中國學」,是在把中國推向世界並使之復權的意圖下自然產生的中國學。因為要踏入世界爭取復權,所以就必須以「世界」為基準,來斟酌它的完成度或相異度。目前在世界史的普遍法則下所指的「世界」是歐洲,是一種單一世界觀而非多元世界觀。因為世界只是歐洲,所以世界對中國而言得以構成方法。

有關「以中國為方法、世界為目的的中國學」,是把中國及歐洲均視為構成要素之一的多元性世界。中國不但可把自己視為世界成員之一展現於世界舞台,也可透過「中國」這副眼鏡來觀察歐洲。所謂「以中國為方法」,意味把日本相對化後,再藉此觀點針對中國施以相對化,然後再透過這個中國充實我們對其他世界的多元認識。而所謂「以世界為目的」,則意味著在施以相對化的多元性原理上,試圖進一步創造出更高層次的世界相。「相對的範疇」如果能夠取得彼此認同,則根據中國和亞洲來計量歐洲亦可,反之亦然,而透過此種交流,才能邁向新的世界相之創出。基此,所謂「以中國為方法」者,就是指邁向「世界之創造」本身的原理之創造。

有關「津田支那學」,一方面是以等同世界文化的西洋文化為尺度,把支那文化視為停滯不前的文化,另方面則透過日本文化與支那文化的異別化,進而闡明具有世界性的日本文化之獨特性,亦即以「支那異別化」(實質上是蔑視支那)為目的的支那學。由於津田支那學過於具有時代性,而且他的世界概念幾乎侷限於歐洲一地作為抽取原理之源頭,故必須作批判性的繼承,也就是必須要歸結到「異別化」,以確立下述中國學和外國學的標誌:第一,把中國視為一個獨特的世界,而從日本或世界的角度加以相對化﹔第二,把日本這個獨特的世界加以客觀化,而從中國乃至世界的角度加以相對化﹔第三,透過這些個別的相對化,建立一個多元性的世界觀,並進而建立津田氏所謂的「真正的普遍性」的中國學和外國學的一種標誌。

至於「法國支那學」方面,則多半把儒教當作線索來了解皇帝制、科舉官僚制、家族制等中國制度。面對中國文化,除把他視為「異」而施以對象化後加以理解,並將中國整體的經濟、政治、社會結構及上下銜接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社會結構納入考量。

日本戰前江戶時代對儒學傾向於「接受」,並使之與自己同化,甚至把中國儒學視為顯示自己世界的道具。所以中國儒學堪稱為自己內在的世界,本質上只是日本學而非外國學。他跟之前提到的「法國支那學」,在方法上乃有所不同,例如法國支那學是把中國和日本二個「異」世界相互施以對象化及相對化,日本漢學則試圖構築一個「異」不存在的、「我的」世界,亦即捨棄「異」而試圖構築一個以自己為小宇宙的世界。

日本在戰後則有以西歐人文主義或亞洲民族主義的立場進行研究者,這二種立場的學問根柢,是一種對歐洲那種「異」(或「同」)世界的認識,或是從歐洲角度所見的亞洲那種「異」(或「同」)世界的認識,而且其中具有一種對「普遍性」(流貫於個別「異」或「同」的普遍性)的確信。但是,由於被歐洲歧視的近代亞洲是一個已被視為蔑視對象的亞洲,所以這樣的看法並無法冷靜將亞洲世界視為一個世界而加以異別化。要突破日本漢學研究困境,必須回歸到外國學的原點,觀察其間「質」、「量」的差異性,除需以科際整合的方式做研究外,並且應將中國視為一個整體,從他的經濟政治社會結構等各層面進行國與國之間差異性的比較。

因此,在這裡所強調的方法,毋寧是一種「異中有同、同中有異」,並進而在「同」、「異」中尋求彼此認同的「普遍性」。這樣的方法,相信不論在研究歷史、文化、甚至國際秩序、世界人權等各方面,均是一個不錯的立場、方法與邏輯思考模式。


【參考書目】
溝口雄三,林右崇譯,《作為「方法」的中國》,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陳怡如 撰/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生